胡义杰
- 作品数:46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食管癌患者颈内静脉置管误入胸膜腔致误诊为自发性乳糜胸一例
- 2010年
- 胡义杰李志平吴小明范士志
-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颈段食管癌自发性乳糜胸胸膜腔进行性吞咽困难误诊
- 主动脉夹层43例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情况及相关预后探讨。方法: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A型夹层22例、B型夹层21例。A型夹层恢复好转比例31.8%,其中手术干预恢复好转率...
- 彭才静胡义杰李志平陈建明李福平沈诚宋毅廖祥丽赵孝英钟前进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好转率
- 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系列报道
- 2025年
-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治疗效果。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MIDCAB相关数据、围术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为(58.17±7.49)岁,体质指数(BMI)为(23.99±3.25)kg/m2,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其中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例有扩张型心肌病,2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例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辅助MIDCAB,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乳内动脉损伤及术式的转变,乳内动脉和前降支吻合后桥血流良好。左胸切口长度为8(8,8)cm,手术时间为380(300,46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00,400)mL,ICU时间为3(2,3)d,胸腔引流量为780(525,1 040)mL,术后出院时间为(11.17±2.38)d,未发生住院期间及30 d内死亡率,其中1例患者在30 d内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予以心包穿刺引流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所有患者门诊及电话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乳内动脉游离技术精细、安全,微创小切口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安全、可行,近中期结果满意,适于在冠心病微创外科领域推广应用。
- 何沛玲宋毅袁烨吴文军钟昌明刘畅陈建明胡义杰
- 关键词:冠心病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机器人辅助
- DNp73α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肺癌的免疫学效应研究
- 研究背景: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外科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仍然没有明显...
- 胡义杰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C疫苗自发性凋亡肺癌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及LDH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 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肌再灌注损伤STAT3转录因子
- 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结合社会公益基金发展实现免费医疗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医保政策对某些重大疾病提高报销比例、采取限价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但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而言其自付费用方面仍不能负担,往往导致患者延误或者放弃治疗。通过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大疾病医保与社会公益基金相结合为基础,采取医保按政策报销,基金会资助患者自付费用的方式,力求探索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全免费治疗模式,为今后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与社会基金发展的有效结合提出建议。研究认为,将国家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与社会公益基金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两者的优势性发挥,并能互补缺陷,最终受惠的是普通百姓和贫困家庭患者。
- 宋毅钟前进陈建明李志平李福平沈诚胡义杰
- 关键词:重大疾病公益基金先天性心脏病
- 右侧腋下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
-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小切直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83例。3例经电击除颤1次后心脏复跳,全部病例都顺利脱机。结果: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 白雪廖祥丽胡义杰雷钧陈静唐文帅钟前进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临床疗效
-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管理。方法全胸腔镜ECC下完成心脏手术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左心房血栓1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均采用经股动脉、股静脉(Carpentier双腔股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中度低温、中流量灌注,手术均采用4∶1含血冷停搏液经升主动脉顺行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9例患者ECC时间78~550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9~192min,术后无并发症,全组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无论是医师、灌注师均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早期病例选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合理地选择股动/静脉插管型号、术中连续泵压、血气分析监测和加强ECC管理至关重要。
- 廖祥丽钟前进陈建明范士志李志平沈诚胡义杰雷钧
- 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胸腔镜心脏手术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初步经验
- 目的:总结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初步经验。方法:统计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针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实施的经胸伞封堵手术情况,总结成功手术和经胸封堵失败中转为常规手术的体会。结果:共实施房...
- 钟前进胡义杰陈建明李志平沈诚宋毅廖祥丽范士志
- 关键词: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临床疗效
- 低氧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初步机制研究
- 目的 观察低氧培养下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现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含21%O2、5%CO2、74%N2混合气体)和低氧(...
- 胡义杰李志平陈建明沈诚宋毅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