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明
- 作品数:117 被引量:3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陈建明范士志李寒张云嵩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切口先天性
- 肺挫伤与SIRS、ARDS及其治疗被引量:11
- 2003年
- 肺挫裂伤是战伤和交通伤常见的损伤 ,伤后可出现全身和局部炎症介质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为特征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除伤侧肺损伤外 ,还可导致对侧肺的损害 ,严重的肺挫裂伤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直接原因 ,早期治疗可以阻止其进行性发展而避免ARDS的发生。
- 吴学祥陈建明蒋耀光
- 关键词:肺挫裂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症介质SIRSARDS
- 肺癌术后早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01/2003-06收治的252例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年龄、术前肺功能、肺切除范围、术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疼痛、缺氧等因素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8例(18.8%),年龄>60yr、术前肺功能重度降低、全肺切除术后、术后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疼痛、缺氧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 年龄>60yr、术前肺功能重度降低、全肺切除术后、术后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疼痛、缺氧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诱因。术前有效的心肺功能锻炼;适当的术式;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必要时采用呼吸机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有效地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 李寒范士志陈建明蒋耀光
- 关键词:肺癌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
- 肺移植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
- 1998年
- 仝小林赵凤瑞蒋耀光范志士郭永庆李福田陈建明
- 关键词:肺肿瘤肺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
- 主动脉夹层43例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情况及相关预后探讨。方法: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A型夹层22例、B型夹层21例。A型夹层恢复好转比例31.8%,其中手术干预恢复好转率...
- 彭才静胡义杰李志平陈建明李福平沈诚宋毅廖祥丽赵孝英钟前进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好转率
- 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系列报道
- 2025年
-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治疗效果。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MIDCAB相关数据、围术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为(58.17±7.49)岁,体质指数(BMI)为(23.99±3.25)kg/m2,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其中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例有扩张型心肌病,2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例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辅助MIDCAB,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乳内动脉损伤及术式的转变,乳内动脉和前降支吻合后桥血流良好。左胸切口长度为8(8,8)cm,手术时间为380(300,46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00,400)mL,ICU时间为3(2,3)d,胸腔引流量为780(525,1 040)mL,术后出院时间为(11.17±2.38)d,未发生住院期间及30 d内死亡率,其中1例患者在30 d内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予以心包穿刺引流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所有患者门诊及电话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乳内动脉游离技术精细、安全,微创小切口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安全、可行,近中期结果满意,适于在冠心病微创外科领域推广应用。
- 何沛玲宋毅袁烨吴文军钟昌明刘畅陈建明胡义杰
- 关键词:冠心病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机器人辅助
- 肺移植术后的中医辨证治疗(附1例病例报告)
- 作者于1996年8月15日在重庆为一名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右上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作了同种异体右侧单肺移植手术,术后在西药抗排异、抗感染为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患者术后存活48天,是国际上首例...
- 仝小林赵凤瑞蒋耀光范士志郭永庆李福田陈建明
- 关键词:肺移植术中医辨证治疗病例报告
-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计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5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 (MVC)。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83 .1%(5 4/ 6 5 ) ,有转移组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比例 (10 0 %,44/ 44)以及MVC(5 8.90± 31.45 )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47.6 %,10 / 2 1;2 1.44± 12 .77) (P <0 .0 1) ;Ⅲ期肺癌VEGF表达阳性率 (10 0 %,2 9/ 2 9)以及MVC(6 0 .2 4± 2 8.2 9)亦显著高于Ⅰ和Ⅱ期肺癌 (6 9.4%,2 5 / 36 ;19.5 3± 16 .2 7) (P <0 .0 1)。VEGF表达强度与MVC间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直径间VEGF阳性率和MVC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可能在NSCLC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VEGF表达及MVC有助于判断NSCLC转移及预测患者预后。
- 沈诚范士志蒋耀光陈建明李志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计数
- 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2011-06至2013-06,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5±...
- 邓建英钟前进陈建明李志平李福平
-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小切口
- 肺血流频谱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肺切除术危险性的评估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多普勒肺血流频谱的动态变化及多普勒肺血流频谱对肺癌肺切除危险性的评估。方法 分别测定 49例肺癌患者全肺 ( 12例 )及肺叶 ( 3 7例 )切除术前、术后 3~ 5天、术后8~ 10天的多普勒肺血流频谱 ,并按手术方式及术后有无心律失常进行分组。结果 肺切除术后 3~ 5天所有患者肺血流频谱均发生改变 ,表现为右室射血前期 (PEP)延长 ,右室射血加速时间 (ACT)缩短 ,PEP/ACT升高 ,肺动脉平均压 (PAMP)及肺血管阻力 (PVR)均升高 ,这些数据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肺叶切除患者在术后 8~ 10天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 ,而全肺切除组在术后 8~ 10天上述指标的改变仍持续存在。肺切除术后有心律失常组与无有心律失组术前的肺血流频谱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肺循环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 ,全肺切除术改变持续时间更久。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术前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已有明显改变。多普勒肺血流频谱既能有效地观察肺切除术后肺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
- 张云嵩陈建明范士志蒋耀光李陶熊秀琴牛会军
- 关键词:围手术期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