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心静脉压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中心静脉
  • 7篇中心静脉压
  • 7篇静脉
  • 7篇静脉压
  • 6篇低中心静脉压
  • 6篇肝叶
  • 6篇肝叶切除
  • 6篇肝叶切除术
  • 4篇血量
  • 4篇手术
  • 4篇麻醉
  • 4篇出血
  • 4篇出血量
  • 3篇术中出血
  • 3篇术中出血量
  • 3篇脉压
  • 3篇控制性低中心...

机构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田东县人民医...

作者

  • 18篇张光英
  • 14篇林成新
  • 3篇戴伟忻
  • 3篇刘敬臣
  • 2篇李英英
  • 2篇何文政
  • 2篇舒礼佩
  • 2篇韦秋凤
  • 1篇桂靖
  • 1篇林成新
  • 1篇卢寒冬
  • 1篇劳诚毅
  • 1篇李冬琴

传媒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教师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压变异率与下肢止血带相关低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下肢止血带应用中动脉脉压变异率(PPV)的变化,探讨上止血带期间PPV与止血带相关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择期行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镜交叉韧带修补手术患者50例,记录术中止血带放气前5 min(T1),止血带放气后1 min(T2)、3 min(T3)、5 min(T4)以及止血带放气后的最低血压时的动脉脉压变异率(PP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放气前后各时点PPV、HR且呈先升高后从T2开始降低的趋势,SBP和DBP呈先降低后从T3开始升高的趋势(均P<0.05)。将止血带放气后SBP低于90 mmHg定义为低血压,将T1的PPV通过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733,P=0.005,PPV的诊断阈值为7.5%,灵敏度84%,特异度64%。将PPV≤7%分为A组,PPV≥9%分为B组。A组松止血带后低血压阳性率为20%,低于B组的66.67%(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补术中,止血带放气前的PPV能够预测止血带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建议在止血带放气前将PPV控制在7%以下,以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风险。
李冬琴杨芙柳韦秋凤张光英林成新
关键词:膝关节手术
以脉压变异率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在开腹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在开腹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行开腹肝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PV1组和PPV2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控制性降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指导液体管理;PPV1组、PPV2组均采用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其中PPV1组将PPV维持在<10%水平,PPV2组将PPV维持10%~15%水平。记录3组患者肝门阻断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3组患者术中晶体液及胶体液的输入量、输液总量、出血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肝门阻断后,3组患者的MAP均较阻断前降低,心率均较阻断前升高(P<0.05),对照组MAP下降的幅度及心率升高的幅度最大,其次是PPV2和PPV1组(均P<0.05)。3组患者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PV2组、PPV1组的晶体液输入量及输液总量依次升高(均P<0.05),而3组患者的胶体液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V1组最多(P<0.05)。3组患者的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率最高(P<0.05),PPV1组和PPV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胃肠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PV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最短(均P<0.05),而3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肝脏手术中采用以PPV(维持在10%~15%)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晶体液输入量,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梁超琴张光英林成新陈小云
关键词:液体管理液体出入量并发症
基于“互联网+”的PBL结合CBL教学法在麻醉科带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文章主要研究了问题驱动教学法(PBL)以及案例教学法(CBL)在麻醉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作者选取2020年3月一2021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麻醉科实习的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和实验组(采取PBL结合CBL带教),每组各33人,并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统计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研究发现,麻醉学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闭玉华张光英
关键词:PBLCBL医学教学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麻醉诱导时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患儿麻醉诱导时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40例,年龄4~12岁,体重15~35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D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C组则输入林格液。采用8%七氟烷吸入和6 L/min的氧流量进行麻醉诱导,待患儿睡着后插入气管导管并行机械通气,然后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手术开始前用芬太尼3μg/kg。麻醉维持采用2%~3%七氟烷。记录患儿入室后右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插管前(T3)、插管时(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结果与C组比较,D组SBP、DBP和HR在T4~6时点明显较低(P<0.05)。D组SBP和DBP在T4~6时点明显低于T0时点(P<0.05);C组SBP T4~5时点、DBP T4时点及HR T4~6时点明显高于T0时点(P<0.05)。C组插管时有3例患儿出现呛咳和躁动反应,而D组所有患儿均无呛咳和躁动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0.3μg/kg可为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全麻诱导提供良好的镇静,并能较好地抑制插管反应。
张光英戴伟忻舒礼佩林成新
关键词:儿童麻醉诱导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兔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建立坐骨神经阻滞的新西兰兔实验动物模型,观察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R组:经导管在左侧坐骨神经旁注射0.375%罗哌卡因注射液2.5 mL;RD组:经导管在左侧坐骨神经旁注射0.375%罗哌卡因+1.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5 mL。使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别在注药前(T0)、注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40 min(T4)、50 min(T5)、60 min(T6)共7个时间点,测量所有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R组给药后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逐渐延长,在T3、T4时间点延长明显;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在T3、T5、T6时间点减慢明显(P<0.05);RD组潜伏期逐渐延长,T4、T5及T6时间点较于T0明显延长,T5、T6时间点较于T1延长明显;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T2、T4、T5及T6时间点较于T0减慢明显,T5、T6时间点较于T1减慢明显(P<0.05);两组间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RD组长于R组(P<0.05);2组间坐骨神经干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及T6时间点,RD组慢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延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减慢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效果。
肖雪鑫张光英冯丝丝林成新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下肝叶切除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下肝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变化,探讨LCVP对围术期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正常中心静脉压(NCVP)组(N组)和LCVP组(L组)。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T2)、肝实质离断时(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后24h(T5)的SBP和HR的乘积值(RPP)、CVP和T1~T4时心电标准监护Ⅱ导联的ST段绝对值。在T1、T4及T5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cTnI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L组T3、T4时HR明显增快(P<0.05);T2、T3时SBP、T2时RPP、T3时CVP明显降低(P<0.05);而T4时L组RPP、CVP明显升高(P<0.05)。与N组比较,L组T3、T5时SBP;T3时CVP明显降低(P<0.05)。T1~T4时两组患者ST段绝对值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T1、T4、T5时两组患者cTnI浓度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结论 LCVP下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cTnI浓度无明显变化。
卢寒冬张光英林成新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心肌肌钙蛋白I肝叶切除术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全凭七氟醚麻醉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惠儿60例,年龄4~11岁,体重13~58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n=20):Ⅰ组(对照组)输入林格试液10ml,Ⅱ、Ⅲ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啶0.3ug·kg-1和0.5ug·kg-1给药结束后采用8%七氟醚和6L·min-1.02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2~5%七氟醚和022L·min-1。记录患儿各时点MBP、H1%和R,苏醒时间、躁动情况和1%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Ⅲ组MBP、Hg、R和II组HE在T1~T4时点明显低于Ⅰ组;燥动评分川组T1~T4时点和Ⅱ组T2~T4时点明显低于I组,1%amsay镇静评分川组丁1~T4时点、Ⅱ组T2~T5时点明显高于I组,且Ⅱ、Ⅲ组苏醒期燥动例数和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min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了良好的镇静效应,并较好的抑制了患儿苏醒期燥动,稳定了血流动力学。
张光英戴伟忻何文政林成新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儿童麻醉苏醒期
肝细胞癌肝叶切除术围术期血清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011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叶切除术的围术期血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变化,探讨全麻下肝叶切除术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肝右叶切除术患者30例,按有无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19例)和非肝硬化组(11例)。两组病人均常规全麻下行肝右叶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D-乳酸、DAO的浓度。结果:肝硬化组各时点血D-乳酸和DAO均明显高于非肝硬组(P<0.05),但两组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在围术期无明显的变化。
戴伟忻张光英林成新
关键词:肝叶切除术D-乳酸二胺氧化酶
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复合艾司洛尔用于控制性降压对兔椎静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时兔椎静脉血流的变化,探讨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对椎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S组维持MAP于(90±5)mm Hg。GTN组采用硝酸甘油0.5μg·kg^(-1)·min^(-1)、艾司洛尔2.5μg·kg^(-1)·min^(-1)(硝酸甘油∶艾司洛尔为1∶5的复合液)行控制性降压,将MAP降低至基础值的(70±10)%。SNP组采用硝普钠0.5μg·kg^(-1)·min^(-1)、艾司洛尔2.5μg·kg^(-1)·min^(-1)(硝普钠∶艾司洛尔为1∶5的复合液)行控制性降压,将MAP降至同一目标值。于静脉全麻下建立控制性降压模型,采用Terason 2 000彩色超声系统分别在降压前、降压稳定后1h测量兔椎静脉血流量。结果降压前三组MAP分别为:S组(89.0±5.2)mm Hg,GTN组(91.5±9.6)mm Hg,SNP组(92.0±5.7)mm 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实验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GTN组与SNP组降压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比降压前明显下降(P<0.05)。控制性降压后,GTN组与SNP组椎静脉血流量明显少于S组,GTN组明显少于SNP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选定的药物配比剂量内,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比硝普钠复合艾司洛尔能更有效地降低椎静脉血流,可能更适用于脊柱手术的术中控制性降压。
张光英郑若芳韦秋凤林成新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血流
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肝叶切除术中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对出血量的影响,寻找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最佳低中心静脉压安全值。方法:10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肝叶切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五组:Ⅰ组,CVP=1mmHg(n=2...
张光英林成新
关键词:出血量肝叶切除术低中心静脉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