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滔

作品数:20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班公湖
  • 8篇地质
  • 8篇矿床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缝合带
  • 6篇班公湖-怒江...
  • 5篇岩石
  • 5篇西段
  • 4篇地质意义
  • 4篇找矿
  • 4篇同位素
  • 4篇锆石
  • 3篇岩石成因
  • 3篇岩体
  • 3篇山岩
  • 3篇侵入岩
  • 3篇锆石U-PB...
  • 3篇矿田
  • 3篇火山

机构

  • 13篇四川省地质调...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安徽省公益性...

作者

  • 20篇尹滔
  • 12篇尹显科
  • 12篇裴亚伦
  • 11篇张伟
  • 10篇李威
  • 8篇王波
  • 7篇雷传扬
  • 6篇徐晓春
  • 6篇吴建亮
  • 6篇刘文
  • 4篇楼金伟
  • 2篇王波
  • 2篇谢巧勤
  • 2篇鞠林雪
  • 2篇陆三明
  • 2篇褚平利
  • 2篇唐菊兴
  • 2篇石磊
  • 2篇张伟
  • 1篇范敏

传媒

  • 4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十届全国矿...
  • 1篇第四届全国成...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隆巴俄桑地区玄武岩与安山玢岩的地球化学:对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启示被引量:2
2020年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属性及其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的关系,是了解班公湖-怒江洋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对隆巴俄桑地区的玄武岩和安山玢岩脉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特征一致.安山玢岩脉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有向钙碱系列演化的趋势,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Pb、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显示岛弧成因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低ΣREE(11.8×10-6~13.8×10-6),(La/Yb)N=0.37~0.43,亏损LREE,与N-MORB相似,具有岛弧岩浆岩(IAB)和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双重特征,与不成熟的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特征一致.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隆巴俄桑玄武岩和安山玢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均与俯冲相关,可能分别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消减相关的洋内或者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和不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是中侏罗至早白垩世期间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消减的再循环的产物.
尹滔尹显科秦宇龙裴亚伦
关键词:岩石成因俯冲消减弧后盆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地质
铜陵狮子山矿田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狮子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最主要的矿田之一,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常印佛等,1991)。矿床产出铜和金,伴生有钼和银。矿田内岩浆岩非常发育,均形成于燕山期。矿床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D3)至中三叠统(T2)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内及岩浆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沉积地层中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岩浆岩体及其接触带中的矿体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
尹滔徐晓春
关键词:铅同位素组成狮子山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意义层状矿床铜陵矿集区
论安徽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岩石系列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铜-铁-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众多的铜、金、多金属矿床,同时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分布。区内金属矿床和岩浆岩一直是地质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仅就铜陵地区岩浆岩的岩石系列进行讨论。
徐晓春楼金伟尹滔石磊鞠林雪
关键词:侵入岩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
文献传递
西藏江玛地区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20年
目前对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的中酸性侵入岩的报道相对较少,对其成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构造带的岩浆作用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对西藏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江玛地区的闪长玢岩进行了年龄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闪长玢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 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玢岩具高Al2O3含量(18.2%~19.3%),属高铝玄武岩,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属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江玛地区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俯冲带前缘增生的岛弧环境,是早白垩世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消减背景下,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
尹滔张伟尹显科裴亚伦
关键词:闪长玢岩俯冲消减锆石U-PB年龄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冬瓜山铜金矿床位于狮子山矿田深部,是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十分重要矿床之一。   本文在系统掌握了铜陵狮子山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矿田深部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并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
尹滔
关键词:围岩蚀变铜金矿床矿床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革吉县江玛南铜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以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为主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该文对在该带西段新发现江玛南铜银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江玛南铜银矿赋存于去申拉组火山岩中,受破碎构造带控制,属于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成矿后受到次生氧化作用。该矿床的发现对该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除其南北两侧外,带内同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袁华云李威尹显科张伟张伟雷传扬吴建亮刘文王波王波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斑岩型矿床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沙木罗组地层中闪长玢岩脉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2018年
为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沙木罗组地层中闪长玢岩脉的成因、构造环境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对其开展了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闪长玢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3.5±1.5)Ma,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中等分异,稀土配分模式呈左陡右缓的右倾型,具中等负铕异常,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Rb、K、Th、Zr、Hf、U等,而亏损Ba、Nb、P、Ti高场强元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闪长玢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的大陆边缘弧,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岩浆,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幔源岩浆向上运移,底侵下地壳,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与之发生混合,形成了研究区闪长玢岩的母源岩浆;早白垩世晚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仍向北俯冲于南羌塘之下。
雷传扬吴建亮尹显科刘文王波李威袁华云张伟尹滔裴亚伦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成因机制:硫同位素制约被引量:25
2010年
冬瓜山铜金矿床是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矿床上部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发育层状、似层状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受岩体及其接触带控制,在岩体及其接触带围岩中发育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上部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矿石类型以含铜(金)石英硫化物为主,矿石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主要成矿阶段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矿石矿物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冬瓜山矿床与斑岩型矿床相似,而与Sedex型和VHMS型矿床不同。结合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根据硫同位素储库效应,认为冬瓜山矿床硫化物阶段成矿热液中的含硫物种以H2S为主(XH2S>0.99),硫化物的结晶沉淀对成矿热液的δ34S值影响不大。应用大本模式,高温岩浆来源的热液与熔体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0‰~+5‰,依据岩浆岩全岩硫同位素组成可以确定岩浆来源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0.3‰~+12.0‰。在高温(600~350℃)硅酸盐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硬石膏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5.0‰~+19.0‰,而在高温(450~350℃)氧化物阶段后期及低温(350~200℃)硫化物阶段,黄铁矿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分别为-1.0‰~0‰和0‰~+1.5‰。据此计算的含硫矿物硫同位素组成理论值与冬瓜山矿床实测值基本一致,显示成矿热液流体中的硫源为岩浆来源。综合前人对区域及冬瓜山矿床的研究,本文认为冬瓜山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岩浆及其平衡热液中较高的总硫同位素组成暗示岩浆混染了区域沉积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膏盐成分。虽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区域沉积岩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但冬瓜山矿床矿石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成矿的�
徐晓春尹滔楼金伟陆三明谢巧勤褚平利
关键词:硫同位素物理化学条件矿床成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沙木罗组火山岩的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的主缝合带之一,其研究对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演化和造山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该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沙木罗组火山岩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火山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沙木罗组火山岩从底部至顶部共划分出3个火山喷发亚旋回,岩性为安山岩和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3个亚旋回的火山岩均为钙碱性系列,LREE和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而相对亏损HREE和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一喷发亚旋回火山岩具典型的高镁安山岩特征,暗示是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从第一喷发亚旋回至第三喷发亚旋回构造环境由大洋岛弧过渡为大陆边缘弧,火山岩形成于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的背景,且洋壳初始俯冲的时间不晚于晚侏罗世末。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弱富集地幔,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上升,引起上覆地幔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岩浆,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幔源岩浆向上运移,底侵下地壳,引发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之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研究区火山岩的母岩浆,在岩浆源区或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且岩浆演化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沙木罗组火山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向北向羌塘地块之下俯冲关系密切,沙木罗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木嘎岗日岩群之上不能作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盘闭合的证据。
雷传扬唐菊兴唐菊兴吴建亮尹显科刘文王波李威张伟张伟尹滔
关键词:火山岩
黑色岩系型金矿遥感解译与成矿规律研究——以乌兹别克斯坦龙套金矿床为例
2018年
黑色岩系型金矿床是世界最具工业价值的金矿床类型之一,其勘查方法种类繁多。通过对已发现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影像上色、形、纹等标志,结合其地质背景来建立一套遥感找矿模型,能够对该类型金矿床寻找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研究以亚洲最典型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为例,通过对矿床区域地层、构造及蚀变等遥感信息进行详细解译,建立了相应的遥感解译标志,总结出了该类金矿床的遥感特征及成矿规律,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型。
裴亚伦尹显科王波王波尹滔范敏
关键词:金矿床黑色岩系找矿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