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显科

作品数:40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地质
  • 11篇班公湖
  • 9篇缝合带
  • 8篇班公湖-怒江...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水电
  • 6篇电站
  • 6篇找矿
  • 6篇水电站
  • 6篇西段
  • 6篇矿床
  • 5篇地质特征
  • 5篇成矿
  • 4篇岩体
  • 4篇杂岩
  • 4篇沙木
  • 4篇蛇绿混杂岩
  • 4篇瀑布沟水电站
  • 4篇锆石

机构

  • 24篇四川省地质调...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水电工程...
  • 7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40篇尹显科
  • 16篇张伟
  • 15篇李威
  • 14篇雷传扬
  • 14篇王波
  • 13篇吴建亮
  • 13篇裴亚伦
  • 12篇尹滔
  • 11篇刘文
  • 6篇王能峰
  • 4篇张运达
  • 4篇谢剑明
  • 3篇张伟
  • 3篇周云金
  • 2篇范敏
  • 2篇王波
  • 2篇董孝璧
  • 2篇谭光杰
  • 2篇唐菊兴
  • 1篇杨建成

传媒

  • 12篇四川地质学报
  • 4篇水电站设计
  • 3篇地质通报
  • 3篇地球科学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四川地质科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瀑布沟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成因机制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瀑布沟水电站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位于拦河坝右岸坝轴线上游约780 m左右,对岸布置有电站进水口等建筑物。一旦边坡失稳,对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影响重大。拉裂变形体前后缘平面长约400 m,宽约360 m,高差达450 m。根据拉裂体的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特征、堆积物特征和变形破坏现象,边坡平面上分为两个区,剖面上分为松动带、拉裂变形带和正常岩体三个带。前期设计按照综合考虑各因素后,进行分区和分期支护、整体控制的加固措施,分别完成了一期及二期治理。结合近期监测成果分析,进行了稳定性复核评价,表明Ⅱ区变形稳定,无异常变形的迹象;Ⅰ区松动带出现变形现象。综合分析后建议进行三期支护处理。
张运达王能峰马金根尹显科
关键词:水电站稳定性分析边坡监测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沙木罗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沙木罗组分布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部,其沉积背景、源区性质与班-怒特提斯洋的演化息息相关。为了研究班怒带西段沙木罗组泥质岩的物源特征,探讨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和班-怒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时限,对泥质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显示,泥质岩的ICV、CIA、Al2O3/TiO_2、Th/Sc、Rb/Cs、(Gd/Yb)N、La、Ce、∑REE、La/Yb、(La/Yb)N、Eu/Eu*N和LREE/HREE均值分别为0. 80、72、21、0. 88、13. 5、1.58、42. 47×10-6、84. 81×10-6、200. 02×10-6、14. 22、9. 61、0. 65和9. 04,具有中等的Th、U、Hf含量(分别为16. 34×10-6、2. 85×10-6和4. 81×10-6)和Th/U、La/Th值(分别为5. 78和2. 61)。泥质岩的K2O/Na2O-SiO2、La-Th-Sc、ThCo-Zr/10、Th-Sc-Zr/10、TiO_2-Zr、Co/Y-Ti/Zr、La-Th-Sc、Th-Sc、La/Sc-Co/Th、REE-La/Yb、A-CN-K等关系图解具较好的指示意义,稀土元素特征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泥质岩为成熟的泥质岩,源区矿物组成以斜长石、碱性长石为主,源区母岩主要为后太古宙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安山岩等中酸性岩浆岩和碎屑岩。泥质岩源区母岩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物沉积时气候较温暖、湿润。不同层位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班怒带西段沙木罗组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从剖面下部到上部可能反映了板块俯冲加剧、岩浆活动加强的地质过程,至少在141 Ma左右班-怒特提斯洋西段正在向北俯冲消减。
刘文吴建亮尹显科雷传扬王波
关键词:泥质岩地球化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江玛地区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20年
目前对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的中酸性侵入岩的报道相对较少,对其成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构造带的岩浆作用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对西藏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江玛地区的闪长玢岩进行了年龄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闪长玢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 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玢岩具高Al2O3含量(18.2%~19.3%),属高铝玄武岩,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属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江玛地区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俯冲带前缘增生的岛弧环境,是早白垩世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消减背景下,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
尹滔张伟尹显科裴亚伦
关键词:闪长玢岩俯冲消减锆石U-PB年龄
遥感技术在四川乡城地区矿产远景调查中的应用
2007年
在我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发达的低覆盖区,遥感技术在矿产调查中发挥基础先导性作用。在部分遥感影像时相好、地层岩性差异大、变质作用轻微的地区,遥感技术有逐渐部分替代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的趋势。通过乡城地区矿产遥感调查工作,初步总结出高海拔地区的遥感工作方法。
宋元宝尹显科刘智
关键词:遥感矿产调查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9
1993年
沿甘孜-理塘断裂带广泛发育有三叠纪玄武岩,该断裂带北段的玄武岩多为SiO_2大部分不饱和蚀变较强的基性岩,根据TiO_2K_2O、P_2O_5、Al_2O_3和CaO含量判定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痕量元素特征表明,玄武岩为轻稀土弱富集型,∑REE、∑LREE/∑HREE、δEu、Eu/Sm、Sm/Nd都显示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笔者认为,理塘断裂带南段在晚二叠世打开并逐步向北推进,北段于早三叠世打开,中三叠世为甘孜-理塘海发育的鼎盛时期,晚三叠世逐渐闭合。
尹显科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蛇绿混杂岩构造岩片特征被引量:3
1995年
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首次应用构造岩片观点按构造-建造组合特征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划分为4个具岩性组合特征、构造意义的构造岩片,本文重点阐述与金矿化有直接联系的蛇绿混杂岩构造岩片特征。
尹显科
关键词: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岩片蛇绿混杂岩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示范研究——以甘肃省白银矿田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尹滔尹显科王波裴亚伦李威张伟
关键词: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白银矿田
甘孜色卡金矿地质特征
1995年
尹显科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化
汉源永定桥飞水沟堰塞湖成因及应急处理建议
2013年
永定桥水利工程水库区距坝上游约2.0km,左岸飞水沟附近基岩岸坡陡峻,缓倾坡外强卸荷拉裂灰岩因飞水沟沟水大量灌入裂缝中,岩体发生倾倒崩塌,至流沙河发生堵塞,形成库容约195万m3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决,对下游在建的水工建筑物和坝后居民等存在极大安全影响,且左岸仍残留有多个危岩体及诱发的土质滑坡,对处置堰塞湖有一定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紧急情况,经过现场紧急查勘,分析评价了堰塞体的渍决可能性和残留危岩体稳定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王能峰谢剑明尹显科
关键词:永定桥水库危岩体应急处置
新疆北山坡一基性-超基性岩体铬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坡一含铜镍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新疆北山西段早二叠世幔源岩浆活动产物之一。本文主要对该岩体中铬铁矿及内部固体包裹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坡一岩体铬铁矿主要成分呈线性变化并具低Zn、Ti和Fe3+的特征。铬铁矿内部固体包裹物由橄榄石、辉石等无水单矿物相包裹物,角闪石、金云母等含水多矿物相包裹物以及硫化物三类组成,硅酸盐包裹物化学成分上表现出富镁高铬的特点,其中云母具有富碱高镁的特征。估算得到铬铁矿结晶温度在1340~1411℃之间,结晶压力在2.56~3.33 GPa之间,坡一岩体原始岩浆Al2O3含量约为14.13%,Ti O2含量约为1.57%。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坡一岩体原始岩浆早期属于低钛苦橄质岩浆,可能是软流圈地幔环境下经历了15.5%~18.9%程度的部分熔融产物。原始岩浆早期存在含水富挥发份流(熔)体相且达到了硫饱和,铬铁矿结晶可能是导致硫饱和的重要原因。
吴建亮吕新彪冯金王恒邓刚刘月高尹显科张伟刘文
关键词:铬铁矿矿物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