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荣
- 作品数:21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段玉裁汉字研究的量化分析——以《说文解字注·糸部》为例
- 2016年
- 段玉裁运用考据学、校勘学的方法和他的文字学语言的正确观点,参核两宋以前群书所引《说文》大徐本为底本,综考小徐本及其它本子,对《说文》进行了大量的、精审的增删改订的工作。以《说文解字注》"糸部"字为例,用数据统计的形式把段玉裁对《说文》研究的具体成果加以展示,以证段氏《说文》研究用力之勤,成果之巨。
- 孙启荣孙瑜
- 关键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汉字研究
- 浅谈高职学生当众讲话紧张心理的克服
- 2016年
-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在当众讲话时紧张,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在当众讲话时遭到破坏,因而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本文分析了当众讲话紧张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 孙启荣
- 关键词:高职学生当众讲话紧张心理
- 浅谈汉字形体嬗变所遵循的几个原则被引量:1
- 2004年
- 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 ,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汉字形体嬗变不是随意的 ,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着汉字向前发展。
- 王珏孙启荣
- 关键词:汉字形体嬗变
- 谓词中心法:语言结构规律的凸显——《古代汉语》教学优化研究之二
- 2005年
- 运用谓词中心法,着重考察谓词与各种相关成分的关系,从句子成分的语法地位和语法作用出发,在语言结构规律的凸显中研究语言现象,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词类活用、虚词语法、以及古文标点等教学的难点问题。
- 古敬恒孙启荣
- 关键词:语言结构
- 古代居室演进的汉字文化透视
- 2013年
- 作为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字凝聚和反映了我国丰富的居室建筑文化。笔者通过相关汉字的构形分析,从古代穴居的演进、巢居的演进以及宫室建筑的产生历程,透视古代居室的演进及异彩纷呈的居室文化。
- 孙启荣
- 关键词:汉字文化
- 《汉语大字典》糸部字勘误举隅
- 2004年
-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权威性字典,使用时发现有若干瑕疵,现予举正,以供再版时参考。
- 古敬恒孙启荣
-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 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高职学生口才培养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对与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相关问题的调查,得知高职学生目前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不强,对口才重要性的认识也严重不足。本文分析了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的原因,建议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口才课程,教师应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孙启荣
- 关键词: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说服性演讲稿写作的三个修辞学维度被引量:1
- 2019年
- 韩非子在《难言》和《说难》阐述了说服君主的艰难和危险,他认为进言成功的根本在于弄清对方的真实心理,采用适当的话语和策略进行劝说。《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是一次说服的完美实践;关于说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逻辑诉诸三种修辞手段。在分析中西方关于说服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说服性演讲稿的写作应该从演讲者的可信赖性、引导受众情感以及内容的合理性三个修辞学维度来进行。
- 孙启荣游晓晔
- 关键词:修辞学演讲者
- 传统价值观念的语源学解读——以《论语》等经书为例
- 2016年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本文以《论语》等经书为例,从语源学角度探讨上述观念,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以及传统价值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渊源流变,以开拓大众视野,深化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 孙启荣
-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念语源学《论语》
- 从示意性符号看先民造字思维的转变被引量:1
- 2005年
- 示意性符号是汉字在一定发展阶段一种特殊的现象,它与文饰性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示意性符号的产生早于文饰性符号;前者具有表意功能,后者不具有表意功能只则起着使汉字字体平衡、对称的作用;前者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后者则逐渐被添加、保留。透过示意性符号,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造字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变的特征。
- 孙启荣
- 关键词:具象思维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