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敬恒
- 作品数:2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徐州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的历史演进被引量:1
- 2005年
- 体例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研治和传播《说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读若、一曰等若干有代表性的体例,梳理并探析它们的演进轨迹,并以体例为视角,考察《说文》学史发展的路径。
- 古敬恒王瑞英
- 关键词:说文解字体例演进
- 论清代“六书”学对宋元明“六书”说的传承与超越被引量:1
- 2006年
- 清代“六书”学研究在我国传统文字学研究中处于一个巅峰期,究其原因,除了清代尤其是乾嘉时代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氛围,《说文》学家的个人天赋与艰苦探索之外,他们对宋元明“六书”说的传承借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应全面客观地予以评价。
- 古敬恒李世新
- 关键词:清代六书学传承
- 《望山楚简》札记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从分析古汉字字形人手,考定望山楚简的“当读“栽”,即今湖北江陵的纪南城。文章详述了指称纪现郢都的理由,探讨了这一称说后来消逝的原因,对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为“在郢都附近举行柴祭的处所”之说提出了异议。文章还逐一分析了望山楚简中祭名,并通过与包山楚简的比较,指出望山楚简举祷时祭品不限于用牲、赛祷时不标出祭品等特点。
- 古敬恒
- 略论服饰类汉字的文化解读
- 2008年
- 服饰类汉字数量众多,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纺织业的悠久历史和服饰品类的异彩纷呈。文章以常见的服饰类汉字作为考察对象,上溯其源,下探其流,以求揭示服饰类汉字深邃丰厚的文化内蕴。
- 古敬恒吴楠楠仲卫东
- 关键词:服饰汉字文化
- 景点建筑得名理据说略
- 2012年
- 景点建筑命名包蕴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并掌握其命名理据以及古今语义的变化,不仅可以知其然又可知其所以然。特色建筑、宗教建筑、宫室建筑是中国景点建筑的代表,这些建筑的得名与古代礼制、历史名人有着密切联系。
- 古敬恒
- 关键词:理据语源文化
- 徐州方言中的委婉词语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徐州方言中,面对语言禁忌,有许多用以消解禁忌的委婉词语。这些委婉词语包括死亡与丧葬、生理现象与生理行为、人际交往等诸多类别。论其构成方式,可分为:1.利用相关联的事物替代应避忌的事物;2.利用相反相对的事物替代应避忌的事物;3.利用词语的省略替代应避忌的事物。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习俗文化背景。
- 古敬恒刘力国
- 关键词:徐州方言语言禁忌委婉词语习俗文化
- 饮食类字词辞书释义商兑
- 2016年
- 以《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大型辞书为考察对象,对其"食、侑食、饭梁、糖霜、饵、饺、饔飧、籴、粞、洒车"等饮食类字词所作释义中的不够完善之处提出商榷意见,以便为读者和辞书修订者提供参考。
- 古敬恒
- 关键词:字词辞书
- 事物归类的疏离与字书部首的整合
- 2004年
- 事物的实际类别与其在字书中的归类常常产生疏离现象,这是由于字书部首数量的限制,加之汉字本身的形体演变所造成的。对此,历代字书通过改变部首加以整合,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汉字对于语言的调适功能,也反映了字书收字的复杂状况。
- 古敬恒李晓华
- 关键词:疏离部首
- 楚简遣策丝织品字词考辨被引量:4
- 2002年
- 楚简遣策中丝织品字词纷繁 ,学界释读多有歧异。本文选取若干字词 。
- 古敬恒
- 关键词:遣策丝织品楚文化
- 《太平广记》中的简、复式同义表达被引量:1
- 2002年
- 《太平广记》中,用单式或复式词语表达同一意义的现象并不少见,它反映了汉语词汇从中古到近代的演变,也可为辞书编纂提供材料。
- 古敬恒
- 关键词:同义辞书编纂汉语词汇中古词语《太平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