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脑缺血
  • 2篇患儿
  • 2篇患儿血清
  • 2篇灌注
  • 2篇肺吸虫
  • 2篇肺吸虫病
  • 2篇IL-5
  • 2篇虫病
  • 2篇EOTAXI...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6篇郧阳医学院附...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王小菊
  • 4篇董继萍
  • 4篇万斌
  • 3篇周艳梅
  • 3篇王金堂
  • 1篇刘正梅
  • 1篇文静
  • 1篇李文芳
  • 1篇孙洁
  • 1篇刘政梅
  • 1篇王家宁
  • 1篇白淑霞
  • 1篇钟森
  • 1篇陈文超
  • 1篇钟森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Eotaxin和IL-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 (Eotaxin)、IL - 5水平与发病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肺吸虫病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Eotaxin、IL - 5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情况。结果 治疗前肺吸虫病患儿外周血Eotaxin、IL - 5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 ;随着治疗的深入 ,外周血中的IL - 5水平显著降低 ,每个治疗疗程结束后IL - 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5 ,<0 .0 1 ,<0 .0 0 1 ) ;治疗 3周后观察 ,肺吸虫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L - 5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外周血Eotaxin水平及EOS计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水平与EOS计数间存在正相关(r=0 .4 2 5 ,P <0 .0 0 1 ) ,而IL - 5水平与EOS计数间无相关性 (r=0 .0 33,P >0 .0 5 )。结论 血清IL- 5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吸虫病患者发病及疗效判定的指标 ,结合肺吸虫抗体可对疾病的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周艳梅王小菊董继萍万斌
关键词:肺吸虫病小儿EOTAXINIL-5
红外止咳贴佐治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
2006年
刘正梅王小菊
关键词:红外止咳贴婴幼儿肺炎
麝香保心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并予相应处理。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组织中Bcl-2、Caspase-3表达的部位及数量。结果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皮层、纹状体Bcl-2免疫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在再灌注后72、120、168h增加;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皮层、纹状体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在再灌注后72h显著减少;同时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皮层、纹状体Bcl-2、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数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皮层和纹状体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陈文超钟森王家宁董继萍王小菊王金堂文静
关键词:BCL-2CASPASE-3麝香保心丸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Eotaxin、IL-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IL 5水平与发病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肺吸虫病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Eotaxin、IL 5水平及EOS计数情况。结果 :治疗前肺吸虫病患儿外周血Eotaxin、IL 5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随着治疗的深入 ,外周血中的IL 5水平显著降低 ,每治疗疗程结束后IL 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5 ,<0 0 1,<0 0 0 1) ;治疗 3周后观察 ,肺吸虫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L 5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外周血Eotaxin水平及EOS计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水平与EOS计数间存在正相关 (r=0 42 5 ,P <0 0 0 1) ,而IL 5水平与EOS计数间无相关性 (r =0 0 3 3 ,P >0 0 5 )。结论 :血清IL 5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吸虫病患者发病及疗效判定的指标 ,结合肺吸虫抗体可对疾病的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周艳梅王小菊董继萍万斌
关键词:IL-5肺吸虫病血清患儿外周血
Pep-1-so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钟森董继萍周艳梅王小菊王金堂孙洁刘政梅万斌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a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胎儿宫内窘迫、缺氧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造成胎儿生后严重缺氧、窒息,产生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9例诊治分析
2007年
王金堂李文芳白淑霞万斌王小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