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
- 作品数:42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地佐辛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上肺癌的首要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已成为首选手术方式。虽然胸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手术创伤仍较大,术后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少患者不愉快情绪和感受[3]。目前临床上常选用自控式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但是存在患者对镇痛泵的自控使用知识缺乏、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
- 鱼海峰徐凯谢宗涛朱军王振军王嘉伟王志强耿纪群刘传信朱扣军
- 关键词:肺癌发病率地佐辛胸腔镜手术镇痛泵传统手术
- 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镜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探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0.5 cm)的患者98例,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术后两周均行PET-CT检查并明确纵隔淋巴结有无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术后淋巴结的清扫有无差异。结果 PET-CT检查结果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7.50%(3/40),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5.17%(3/58)。两组术后淋巴结清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让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取得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效果。同时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朱军翁鸢蔡铭段超陈晓峰
-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肺癌PET-CT
- 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缝合技术改进与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缝合及引流管固定技术改进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缝合技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疤痕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二次缝合率、引流外渗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22、0.041),观察组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各项疤痕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6)。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利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安全可行,实现了微创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福栋翁鸢耿纪群朱军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引流管
- 血清可溶性Fas与上皮间质转化诱导因子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第一部分血清可溶性F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之间的不平衡是肿瘤形成的基础,细胞凋亡减少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Fas和Fas配体/(FasL/)的相互作用是...
- 朱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非小细胞肺癌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肺活检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肺活检装置,包括套管针和设置在所述套管针内的针芯,在所述针芯的前端设置有一对相互咬合的活检夹头,一对活检夹头的内腔形成取样腔,一对活检夹头的尾端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每一活检夹头的内腔还设置有被牵引...
- 朱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近红外条件下示踪用抗体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条件下示踪用抗体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为NaYF4:Yb,Ho@NaGdF4‑SCC抗体探针,通过利用稀土下转换NaYF4:Yb,Ho@NaGdF4晶体在EDC‑NHS反应将靶头SCC抗体与Na...
- 朱军
- 医源性支气管损伤1例及治疗经验的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气管支气管损伤可分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损伤。其中医源性气管支气管损伤主要发生于手术操作的误伤、气管插管导致的损伤,其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临床表现不一。气管支气管损伤诊断主要依靠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目前尚无系统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或先保守治疗后手术治疗。本文主要分享1例医源性支气管损伤并破裂的病例,分析并总结医源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朱军翁鸢王福栋
- 关键词:最佳治疗方案医源性损伤气管支气管损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关并发症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非常重要,以多西紫杉醇等为代表的药物联合铂类化疗使晚期NSCLC患者1年生存率达35%。培美曲赛的新应用方法、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联合应用是研究的新热点,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与手术、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 朱军周彩存张洁
- 关键词:药物疗法
- 免疫营养剂在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约有70%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1]。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2]。目前临床上外科手术仍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3]。食管癌患者常存在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因此,临床上越来越重视营养干预。研究证实,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屏障作用,保护胃肠道功能[2]。本研究在老年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采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 鱼海峰徐凯谢宗涛朱军王振军王嘉伟王志强耿纪群刘传信朱扣军
- 关键词:胃肠道功能微创外科技术肠内免疫营养腔镜手术早期肠内营养
- 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骨骼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的并发症如疼痛、功能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加快患者的死亡。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作用。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癌骨转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疼痛缓解率、血清AKP、Ca^(2+)和Scr的变化。结果:研究组骨骼疼痛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有效率71.1%比42.3%)(P=0.006);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KP和Ca^(2+)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苷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是安全、低毒性药物,其联合化疗有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和抑制骨转移的作用。
- 张洁朱军陈墨
-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肺肿瘤骨转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