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鸢

作品数:40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肺癌
  • 10篇胸腔
  • 8篇胸腔镜
  • 7篇食管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6篇胃镜
  • 6篇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电视胸腔镜
  • 5篇食管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胸腹

机构

  • 15篇无锡市第四人...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9篇江南大学附属...
  • 4篇苏州大学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江南大学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美国国立卫生...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39篇翁鸢
  • 15篇蔡铭
  • 8篇常建华
  • 7篇朱军
  • 7篇常建华
  • 6篇游庆军
  • 6篇李先华
  • 5篇丁卫军
  • 5篇耿纪群
  • 4篇屠惠明
  • 4篇朱扣军
  • 4篇常庆
  • 3篇徐富仁
  • 3篇金小寅
  • 3篇常庆
  • 2篇许洪卫
  • 2篇王卫理
  • 2篇辛定一
  • 2篇李捷
  • 2篇毛旻

传媒

  • 9篇山东医药
  • 4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两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佳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于皮肤,发生于消化道十分罕见,尤其发生于食管部位更为稀罕。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收治两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今对两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做一分析总结。
朱军朱军翁鸢白瑞珍常建华翁鸢
关键词: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胃镜活检
合并肝硬化的肺癌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被引量:3
2014年
肝硬化患者常有凝血异常和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病死率增加。本文总结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报道对胸腔引流量持续较多的患者实施自体静脉血胸腔内灌注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合并肝硬化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52-72岁。术前病理诊断为鳞癌13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
李平张玲敏沈翌卉翁鸢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内灌注
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比较被引量:54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49例I、Ⅱ期非小细胞肺癌,22例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cm)辅助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VATS组),27例在常规开胸手术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传统开胸组),比较2种术式肺功能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胸腔镜组2例为方便安全地处理肺门血管将小切口扩大至12~15cm。2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第1天达到峰值,胸腔镜组CRP术后1d(56.1±10.9)mg/L,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73.8±15.1)mg/L(t=-4.603,P=0.000)。2组术后肺功能每分钟通气量相对值(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MV)、1秒用力呼气容积相对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下降,术后1周时胸腔镜组MV为(95.6±16.4)L,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81.9±12.7)L(t=3.296,P=0.002),胸腔镜组FEV1为(57.1±5.7)%,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51.4±6.9)%(t=3.105,P=0.003)。结论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适合于早中期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常建华游庆军翁鸢蔡铭常庆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
雾化吸入化疗的肺组织损伤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PTX)化疗药后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其腱糖蛋白(tenascin-C,TN-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评估雾化吸入化疗的安全性并探讨肺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PTX(3 mg/kg)、DDP(5 mg/kg)、5-FU(10 mg/kg)、雾化液通过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直接注入肺内。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的病理学变化及TN-C表达,明胶酶谱法(gelatin zymography)测定MMP-2、MMP-9的活性。结果吸入DDP、5-FU、PTX可导致气管黏膜上皮增生、管周水肿、肺泡壁增厚、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肺泡融合,但未见明显纤维化改变。雾化吸入后早期各组都有TN-C高表达,其中PTX组TN-C高表达持续于损伤修复期。MMP-9表达偏重于雾化吸入后损伤早期,而MMP-2更多表达于后期。结论雾化吸入3 mg/kg以上剂量的PTX可导致较严重的肺损伤;5 mg/kg的顺铂、10 mg/kg的5-FU比较安全;MMP-2与MMP-9可能在肺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蔡铭游庆军翁鸢李先华常庆常建华
关键词:化学疗法雾化吸入肺纤维化腱糖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外伤后迟发性心包填塞3例诊治体会
2006年
翁鸢常建华徐富仁
关键词:迟发性心包填塞外伤后诊治体会外伤性心包填塞急性心包填塞心前区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在电视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以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86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两种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AVB(动脉-静脉-支气管)组46例和aBVA(后升支动脉-支气管-动静脉)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AVB组相比,aBVA组在手术时间(138.4 vs 181.6 min,P<0.001)、术中失血(113.0 vs 196.5 mL,P<0.001)、切割闭合器钉仓数量(4.0 vs 5.4,P<0.001)、胸腔引流时间(3.6 vs 4.8 d,P<0.001)、住院时间(6.2 vs 7.8 d,P=0.001)、住院总费用(61000 vs 69000元,P=0.001)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5.2%vs 12.5%,P=0.717)。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采用aBVA解剖入路安全可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手术风险,简化手术流程,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朱军翁鸢朱扣军耿纪群王福栋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癌
胸腺肿瘤WHO分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对胸腺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成绩的分析而探讨WHO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了78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分类和外科治疗成绩。结果有7,22,7,11,16和15例患者分别为WHO分类之A,AB,B1,B2,B3和C类肿瘤,与A,AB,B1类患者相比侵润性肿瘤更多见于B2,B3,和C类患者。肿瘤侵犯肺脏、心包和胸膜的频率在B2,B3,和C类患者中要高于A,AB,B1类患者,另外,肿瘤复发和肿瘤相关死亡仅见之于B2,B3,或C类患者。结论研究表明从浸润性,再发和预后看B2,B3,或C类肿瘤更具有恶性本质,因而WHO分类在治疗胸腺上皮性肿瘤时是有效的指南。
蔡铭翁鸢常庆常建华
关键词:WHO分类胸腺肿瘤胸腺上皮性肿瘤肿瘤侵犯肿瘤相关类肿瘤
整合素αvβ3分子探针18^F-Alfatide在肺癌患者中的生物学分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18^F-氟化铝螯合的聚乙二醇环RGD二肽(Alfatide)在肺癌患者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肿瘤组织对18^F-Alfatide的摄取。方法选取15例疑拟肺癌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56+9)岁,按体质量静脉注射18^F-Alfatide3.7MBq/kg,静卧60min后行体部及头部PET/CT扫描,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端,勾画ROI并计算SUVmax和SUVmean。对肿瘤石蜡标本切片后进行整合素仅。αvβ3免疫染色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18^F-Alfatide摄取和αvβ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中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18^F-Alfatide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液清除快,肌肉及血液本底低,肝、脾及肾脏放射性摄取较高,肺部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肿瘤组织的SUVmax与SUVmean。分别为4.27±1.32与2.75±0.77,T/NT为15.19±9.33;肿瘤组织18^F-Alfatide摄取水平随αvβ3,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增加(rs=0.765,P〈0.05)。结论18^F-Alfatide具有较好的体内生物学分布特性,相应的PET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αvβ3,表达水平。
郁春景米宝明翁鸢潘栋辉徐宇平陈飞陈小元杨敏万卫星
关键词:肽类氟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医源性支气管损伤1例及治疗经验的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气管支气管损伤可分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损伤。其中医源性气管支气管损伤主要发生于手术操作的误伤、气管插管导致的损伤,其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临床表现不一。气管支气管损伤诊断主要依靠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目前尚无系统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或先保守治疗后手术治疗。本文主要分享1例医源性支气管损伤并破裂的病例,分析并总结医源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朱军翁鸢王福栋
关键词:最佳治疗方案医源性损伤气管支气管损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关并发症
劳累后胸痛发热7d,伴胸闷气短2d
2012年
病历摘要患 者,男,56岁。因劳累后胸痛发热7d并胸闷气短2d,于2011年8月2日入院。入院前7d,患者劳累后出现间歇性胸部隐痛,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右侧胸部疼痛,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9.3oC。起病3d后患者至本院门诊就诊,X线胸片示右下肺点片状阴影,右侧肋膈角变钝,提示右下肺炎。建议住院治疗,遭患者拒绝,要求每日至门诊输液治疗;给予静滴头孢米诺钠2.0g2次/d、左氧氟沙星氯化钠0.5g1次/d、盐酸氨溴索90mg2次/d;治疗2d后,患者胸痛发热症状无明显好转,同时出现间歇性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加重。
李先华丁卫军蔡铭翁鸢金小寅常建华
关键词:胸闷气短间断发热劳累胸部疼痛右下肺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