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潘生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体内四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6年
-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7d起灌服青蒿琥酯300mg/kg·次,每周1次,共4次.于每次给药后的第3、第5d收集童虫,制成匀浆,作薄层淀粉胶电泳,胶中有关同工酶经底物显色,作酶活性定性观察.另设相应时间的不给药对照组.观察发现:该药对苹果酸脱氢酶(MDH)、6-磷酸甘露糖酶(MPI)和酸性磷酸酶(ACPH)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的活性影响不明显.提示青篙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能量代谢和肠壁对红细胞的消化有抑制作用.
- 吴玲娟宣尧仙郭尧徐潘生李思温
- 关键词:青蒿琥酯代谢同工酶
- 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体外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一个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代号LMP-Ad)在传代动物细胞株上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为动物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受试物LMP-Ad以不同感染复数(MOI=3000、1000、300、100和30)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幼仓鼠肾细胞(BHK)、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4种传代细胞株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LMP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情况;在MOI=3×105、3×104、3×103、3×102和30时,用MTT法和FCM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和细胞死亡率。结果在4种细胞中均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BHK细胞呈弱阳性,而Vero和KMB17在MOI低至30时仍较好地表达目的蛋白;随着感染剂量的提高,4种细胞的RGR下降而死亡率上升,其中以Vero细胞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受试物对上述细胞均具生物活性,并在高感染剂量时表现出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和一定程度的损伤,4种细胞以Vero和KMB17对受试物最为敏感,更适于作为该类新药的体外研究模型。
- 卢觅佳周国亮沈敏徐潘生张立将吴友苹宣尧仙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疫苗细胞毒性免疫细胞化学MTT法流式细胞术
-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家兔胚胎及胎仔发育的毒性作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对家兔胚胎及胎仔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精后的雌兔随机分为RCT-18高、中、低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于妊娠第6~18天分别经皮下注射RCT-18 51.3、14.7、4.4 mg/(kg.d)和0.9%NaCl注射液,每2 d注射1次,共7次。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变化,于妊娠第28天解剖孕兔,对着床、吸收胎、死胎、活胎、黄体进行计数,对胎仔的体重、身长、尾长以及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各组孕兔、胚胎形成、胎仔生长发育、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多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T-18对妊娠家兔未见明显母体毒性和胚胎-胎仔发育毒性,无致畸作用。
- 陈云祥徐潘生张立将由振强宋翼升张升李红文黄敏王文祥房健民宣尧仙
- 关键词:胚胎发育毒性作用
- 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优化方案及推广应用的研究
- 2003年
-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害是血吸虫尾蚴侵入宿主、发育成熟后,排出的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形成肉芽肿,临床出现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症状.鉴于这种发病过程,早期治疗预防血吸虫病的研究,可通过口服药物,达到杀灭进入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血吸虫童虫,以保护肝脏免受血吸虫的危害,保护宿主不发生血吸虫病.为此,我们对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进行了试验.
- 李思温吴玲娟张绍基戴裕海林丹丹徐明生刘旭张世清易志辉徐潘生刘跃民杨明瑾严晓岚漏磊君
- 关键词:青蒿琥酯日本血吸虫病疗效
- 人用重组禽流感血凝素疫苗接种大鼠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禽流感血凝素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经皮下注射9.4、1.88和0.375mg/kg剂量的重组禽流感血凝素疫苗(含氢氧化铝佐剂)、A(lOH)3和生理盐水,每10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2、22和42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病理学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3个剂量组疫苗第1次给药后第42天,检测抗体滴度(P/N)在8~11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及IFNγ和IL-2的含量与两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升高;连续3次给药后,大鼠的血液学和生化学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给药期间注射部位皮下出现肉芽肿样结节,经20d恢复后有所改善;9.4和1.88mg/kg剂量组动物出现可逆性的脾肿大症状;整个实验期间,动物未出现任何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禽流感血凝素疫苗对大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免疫原性较低。
- 徐潘生陈云祥沈敏辛艳飞陈国灿张升张立将由振强宣尧仙
- 关键词:禽流感安全性免疫原性
- 青蒿琥酯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1997年
- 本文报道了家兔服用青蒿琥酯药物可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的试验结果。家兔于感染后第7d开始服用青蒿琥酯16mg/kg,每wk服1次,连服4次。服药兔于感染后40d检查均未出现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体征。而对照兔则出现典型的发热、食欲差、体重增加缓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脾肿大等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也发现对照兔的特异性IgG和CAg全部阳性,而服药组IgG大部分阴性,个别兔为弱阳性,CAg则全部阴性。这是由于青蒿琥酯有效地杀灭血吸虫童虫,阻止或减少虫卵产生,使宿主免受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从而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
- 吴玲娟徐潘生范济堂杨明瑾李思温
- 关键词:青蒿琥酯急性血吸虫病
- 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包括染色质修饰蛋白1A,所述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C端连接His-Tag,N端连接PTD序列,所述PTD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
- 由振强宣尧仙辛艳飞张立将陈云祥陈国灿杨红忠陈颖周国亮李峰徐潘生
- 文献传递
- 青蒿琥酯和吡喹酮防治血吸虫病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8年
- 本文就血吸虫病预防药青蒿琥酯与血吸虫病治疗药吡喹酮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青蒿琥酯300mg/kg对第7天、第8天的童虫有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1.6%,减雌率为72%;口服吡喹酮300mg/kg对第7天童虫无效,对第30天成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2%,减雌率为78.3%;青蒿琥酯与吡喹酮同时服,或者先服吡喹酮后服青蒿琥酯均明显影响青蒿琥酯的杀童虫作用;先服青蒿琥酯而后服吡喹酮时,吡喹酮不影响青蒿琥酯的杀童虫作用。无论青蒿琥酯在服吡喹酮前服用,或后服用,或同时服用均明显影响吡喹酮的治疗效果。
- 吴玲娟徐潘生杨明瑾范济堂李思温
- 关键词:青蒿琥酯吡喹酮血吸虫病药物相互作用
- SD大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90天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陈颖杨红忠陈云祥徐潘生陈国灿卢祺炯陈浩宣尧仙
- 关键词:SD大鼠皮下注射
- 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包括染色质修饰蛋白1A,所述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C端连接His-Tag,N端连接PTD序列,所述PTD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
- 由振强宣尧仙辛艳飞张立将陈云祥陈国灿杨红忠陈颖周国亮李峰徐潘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