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发病率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发病率预测
  • 2篇ARIMA模...
  • 1篇毒性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乙酰氨基酚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孕妇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受试者

机构

  • 5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北京市宣武区...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沈阳市皇姑区...

作者

  • 9篇崔策
  • 2篇宋静
  • 2篇张燕
  • 1篇段玲
  • 1篇仝国辉
  • 1篇王岩
  • 1篇赵媛媛
  • 1篇韩松
  • 1篇张楠
  • 1篇谭壮生
  • 1篇王凤芝
  • 1篇穆效群
  • 1篇梁多宏
  • 1篇范红
  • 1篇刘淑岭
  • 1篇李明颖
  • 1篇胡广义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西城区呼吸道传染病报告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西城区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7种10 434例,年均发病率156.77/10万,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46.02,P<0.01);发病前3位的是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猩红热,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0.57%;发病时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占病例总数的61.95%;人群的年均发病率男性(170.78/10万)多于女性(142.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8,P<0.01);发病年龄以0~19岁组(5 073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8.62%;职业以学生(2 429例)和托幼儿童(1 608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38.69%。结论流行性感冒是西城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另外还应该结合各病种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加强日常监测和病例管理,做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应急准备工作。
崔策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氯化镉、对乙酰氨基酚对HepGⅡ、HEK293的细胞毒性
2006年
谭壮生穆效群仝国辉崔策
关键词:细胞毒性靶器官
北京市宣武区2005年成人慢病监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掌握辖区内人群主要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53名18岁以上在北京居住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的主要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7.0%、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8.4%、一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28.7%、二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27.2%,且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依旧不高;而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率、饮酒率、缺乏体育锻炼率等仍居高不下。结论宣武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的患病率较高,慢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张楠王岩刘淑岭赵媛媛崔策
关键词:成人慢性病
2008-2012年北京宣武区梅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宣武区2008-2012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制定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宣武区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共宣武区共报告梅毒病例775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3.80/10万、23.57/10万、20.20/10万、32.00/10万和23.42/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发病年龄以20~2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所有梅毒病例数的20.26%。结论规范梅毒诊治,加强对该地区重点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崔策李明颖胡广义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移动百分位数控制图法在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传染病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移动百分位数控制图法(简称控制图法)在北京市西城区3种重点传染病中的预警效果,为传染病预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3种重点传染病的周发病数据,建立以观察周和前后各2周(A方法)或其前后各1周(B方法)作为基线数据的两种控制图模型,参考"流行"标准,通过比较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出最优预警模型和预警界值。结果对北京市西城区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水痘进行预警测试,控制图A方法的最优预警界值分别为P_(85)、P_(65)和P_(8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98、0.919和0.982;控制图B方法的最优预警界值分别为P_(85)、P_(70)和P_(80),AUC值分别为0.996、0.932和0.977,同病种两种控制图法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图法具有简单实用和预警功效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应用于西城区3种重点传染病的预警工作。
崔策张燕宋静
关键词:预警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01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城区2013-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西城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发病156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狂犬病)。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占92.31%(12/13),事件的发生时间与传染病发生的季节特点一致。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其中,水痘发生次数最多,占学校事件总数的80.00%(4/5)。事件从发生到结案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3.61 d,持续时间最长的为肺结核(118.69 d),最短的为霍乱(5.95 d)。结论防控学校传染病突发是西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应结合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崔策张燕宋静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ARIMA模型与GM(1,1)模型在痢疾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在北京市西城区痢疾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对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4年痢疾发病率进行拟合,并对2015年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ARIMA(1,0,0)×(0,1,0)_(12)模型和GM(1,1)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17.38%和10.24%,预测百分误差分别为14.33%和33.22%。结论在传染病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和比较多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测。该研究发现,ARIMA模型对痢疾发病率预测精确度较高。。
崔策
关键词:ARIMA模型
孕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调查孕妇的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5例孕妇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产妇孕期的抗TOX-IgG阳性率为21.5%(87/405)。结论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抗TOX-IgG阳性率有统计学联系,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TOX-IgG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怀孕次数、流产史与孕妇弓形体感染未见统计学联系。
梁多宏王凤芝范红韩松段玲崔策
关键词:孕妇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产妇
ARIMA模型在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月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采用ARIMA模型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探讨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和实用性的思路。方法利用ARIMA模型对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结果通过参数估计和残差白噪声检验,得到模型ARIMA(1,0,0)(1,1,0)_(12),BIC=1.958,Ljung—Box=7.885(P=0.952),2015年手足口病月发病率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47%。结论利用ARIMA模型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是可行的,可以为地区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崔策
关键词:ARIMA模型手足口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