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干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转慢性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展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断AITP住院患儿138例,对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等16个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成组对照研究。对有意义的单因素,再运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以期找到有意义的因素。结果病程(患儿起病至治疗时间)、ORh(D)+型血、用含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血小板上升正常时间都是影响AITP患儿转为慢性的主要因素,而与发病年龄、治疗初用血小板、血小板开始回升时间、性别、有无前驱显性感染、治疗前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系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幼稚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有无幼稚淋巴细胞数无关。结论 AITP患儿早期治疗时用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时血小板回升正常时间晚、ORh(D)+血型(相对于A和B血型)是转为慢性的高危因素。
- 王缉干罗建明
- 关键词: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
- 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水平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动态了解护士压力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崇左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201名儿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科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家属要求过高,不良的工作环境是压力源的前三位;而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亦是不可低估的因素。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在不同层级阶段应根据其压力源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其压力状况,合理配置护士,加强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和关怀,将压力变为动力,稳定儿科护士护理队伍。
- 马小花杨西宁王缉干石萍梁盼
- 关键词:儿科护士压力源
- 头痛儿童130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头痛的病因。方法对130例诊断头痛的儿童,根据临床与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5-10岁组及11-14岁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定义的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患儿发病时的年龄、头痛时间、持续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和头痛伴随症状,以及家族史。结果纳入研究男66例,女64例,平均年龄(10.57±2.82)岁,头痛常见于11-14岁组,5-10岁组中男患儿比例高于女患儿,11-14岁组中女患儿比例高于男患儿,但年龄与性别之间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最常见原因为鼻窦炎、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130例患者中,急性头痛75例(57.6%),慢性头痛55例(42.4%);急性局灶型头痛52例(40%),急性复发型头痛21例(16.1%),慢性非进展型头痛53例(40.7%)。结论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为鼻窦炎、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
- 王缉干韦爱玲许鲲本李柏
- 关键词:儿童头痛鼻窦炎偏头痛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转慢性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展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138例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断AITP住院治疗患儿进行电话随访行...
- 王缉干
- 关键词: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慢性
- 文献传递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7
- 2012年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数ITP患儿预后较好,而部分患儿则转为难治性ITP。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这部分患儿病情反复发作、迁移不愈,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脾切除等,不良反应较大。该病发病机制不是很明确,病因多种多样。
- 陈祺棠王缉干罗建明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
- 重症手足口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手足口病是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但部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较重,发展快,容易导致死亡,临床治愈时间较长。本研究收集了138例重症病例临床和实验指标等15个因素,以期找出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依据。
- 陈祺棠王缉干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肠道病毒71型预后丙类传染病法定报告
- 以抽搐为表现的儿童肥厚性心肌病1例
- 2014年
- 患儿,女,9岁9个月,因2 h前抽搐1次于2013年10月3日入院。患儿入院2 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抽搐1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抽搐,无口角歪斜、流涎,无发热,无咳嗽,无大小便失禁,予地西泮治疗后抽搐停止(持续30 min),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但不久即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不清,遂转诊我院,门诊拟“抽搐查因”收住我科。
- 王缉干李柏黄玉萍
- 关键词:四肢抽搐肥厚性心肌病儿童头颅CT检查神志不清口角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