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剑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膀胱
  • 2篇移行细胞癌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核酸分子...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细胞癌
  • 2篇核酸
  • 2篇核酸分子
  • 2篇核酸分子杂交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杂交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8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8篇熊剑华
  • 3篇杨庞
  • 2篇黄小彬
  • 1篇杨罗艳
  • 1篇孙强
  • 1篇黄之前
  • 1篇汪坚
  • 1篇章曙光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7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5年
目的:研究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例前列腺癌及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或NPar Tests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p7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1%(9/28),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无一例阳性表达0%(0/16)。组织学分级II、I级的p73阳性率为41.7%,III级p73阳性率为25.0%(P>0.05),无显著性差异。A-C期的p73的阳性表达率为7.1%,低于D期的28.6%(P<0.05)。结论:前列腺组织中p73表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73表达;前列腺组织中p73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熊剑华
关键词:P73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免疫组化
IGF-1R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receptor,IGF-1R)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IGF-1RmRNA的表达;分析IGF-1R mRNA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IGF-1R mRNA在BTCC中表达阳性率为77.5%,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不表达;2)IGF-1R mRNA在BTCC中表达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 mRNA在BTCC中高表达,且与BTCC的发生、发展相关,是膀胱肿瘤的一种重要标记物。
熊剑华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IGF-1R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Ets-1、MMP-1及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杨庞杨罗艳熊剑华黄小彬
HB-V型低能量碎石机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59例临床分析
2000年
章曙光孙强龚爱娣黄之前熊剑华黄小彬汪坚舒靖吴帆李小群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IGF-1R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receptor,IGF-1R)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IGF-1R mRNA的表达;分析IGF-1R mRNA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IGF-1R mRNA在BTCC中表达阳性率为77.5%,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不表达;IGF-1R mRNA在BTCC中表达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结论 IGF-1R mRNA在BTCC中高表达,且与BTCC的发生、发展相关,是膀胱肿瘤的一种重要标记物。
熊剑华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中低氧诱导CD_(105)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中低氧与常氧状态下CD105表达,为膀胱癌的抗血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中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常氧与低氧状态下CD105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CD105蛋白在低氧组和常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4±8.2)%和(61.0±7.5)%。结论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中低氧诱导CD105表达。
熊剑华
关键词:低氧CD105
高功率绿激光汽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附50例报告)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胜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应用高功率绿激光(平均功率80W、峰值功率280W)经尿道汽化治疗BPH患者5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并计算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留置导尿管1~3d。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6个月,IPSS评分由(23.4±4.7)下降至(6.3±2.6)(P<0.01);QOL由(4.9±0.8)下降至(1.3±0.6)(P<0.01);Qmax由(6.2±2.4)mL/s上升至(21.3±2.7)mL/s(P<0.01);PVR由(174.2±22.7)mL下降至(36.3±4.6)mL(P<0.01)。术后继发出血2例,排尿困难1例,尿路感染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结论PVP治疗BPH基本不出血,无TUR综合征,手术安全,患者痛苦小,效果好,微侵袭,康复快,并发症极少,操作简单,是治疗BPH最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杨庞熊剑华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
阴茎疣状癌诊治体会(附7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56岁。肿瘤均呈菜花状、外生型生长,最大直径1.6~6.3 cm。该7例病变几乎均局限在阴茎头部包皮及龟头;术前均行活检;治疗以阴茎部分切除或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报告高分化鳞癌,切缘均阴性;术后抗炎+抗病毒治疗,未做放、化疗;随访该7例至目前尚无复发及转移。结论阴茎疣状癌分化良好,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很少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活检方法不当易于误诊,治疗方法采用阴茎部分切除或肿块切除,患者预后较好,但术后应严密观察局部复发。
熊剑华杨庞
关键词:阴茎疣状癌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