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晟

作品数:31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诊断符合率
  • 3篇腮腺炎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腮腺炎
  • 3篇防控措施
  • 3篇符合率
  • 3篇肝炎

机构

  • 23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市鹿城区...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26篇陈晟
  • 11篇林丹
  • 11篇周祖木
  • 9篇潘琼娇
  • 7篇余向华
  • 6篇山若青
  • 6篇魏晶娇
  • 5篇马洪波
  • 5篇蔡圆圆
  • 5篇倪庆翔
  • 5篇张孝和
  • 5篇陈祎
  • 3篇章显传
  • 3篇苏德华
  • 2篇赵丽娜
  • 2篇张鹤美
  • 2篇王大勇
  • 2篇汪若秋
  • 2篇叶振淼
  • 2篇陈向阳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2006-2011年人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1年温州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温州市2006-2011年累计报告狂犬病37例,年均发病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集中在秋冬季,年龄最小5岁,最大77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病例比为2.36∶1;病例以农民为主(48.65%),其次为民工(18.92%)。伤口暴露以Ⅲ级(85.71%)暴露为主,手部咬伤最多,占31.43%,其次为头面部和脚部(各占20%),头面部咬伤平均潜伏期最短,为18 d。37例狂犬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显示,在暴露后接受正规伤口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分别占8.57%、20.00%和2.86%。结论应加强相关部门间密切配合,加强犬只管理和提高犬只免疫覆盖率,加大狂犬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设置规范化犬伤门诊,提高治疗水平,提高狂犬病疫苗、被动免疫制剂质量和接种率以及开展狂犬病监测。
林丹陈晟余向华周祖木
关键词: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温州市消除疟疾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倪庆翔张孝和余向华魏晶娇李毅陈祎曾士典陈晟潘琼娇
温州市消除疟疾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编号:Y20140019)起始时间及截至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已完成验收,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如下: (一)掌握温州市疟疾流行病学和生物学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行...
关键词:
关键词: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现场流行病学
温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与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感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流感大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2010年温州市甲型H1N1流感报告信息和流感监测信息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温州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 288例,其中2009年报告3 959例,报告发病率为51.28/10万,死亡4例,病死率为0.10%;2010年报告329例,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61%。首发病例为从美国回国的留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0~29岁,占全部病例数的89.51%;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从2009年第30周开始超过2007和2008年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2009年9~11月达到流行高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儿童、青少年和学生群体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流感哨点监测,重点防控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和重症危重病例。
余向华马洪波陈晟林丹潘琼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感监测
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县(市、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诊断符合率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了解200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现状以及报告质量情况。方法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开展调查。利用2005年不同县(市、区)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中、低3个层次,选取3个县(市、区)内18家医疗单位,按国家诊断标准对报告的乙肝病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选取18家医疗单位内从事传染病诊治的临床医生1名接受有关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问题的访谈。结果调查共抽取1017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其中符合乙肝病例诊断的有598例,符合率为58.80%;乙肝诊断符合率以县(市、区)级医院最高,省级医院次之,乡镇卫生院最低。导致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最主要原因是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占81.38%。结论受访的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知识的掌握不理想。乙肝诊断符合率过低,尤其在乡镇卫生院,加强开展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传染病诊疗水平及报告培训至关重要。
林丹山若青陈晟周祖木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
温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对温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09年全市报告手足口病20 443例,发...
陈晟周祖木林丹山若青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文献传递
温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对温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09年全市报告手足口病20 443例,发病...
陈晟周祖木林丹山若青
文献传递
温州市2006-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为了掌握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周祖木马洪波蔡圆圆魏晶娇陈晟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
文献传递
2017—2018年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现状,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对温州市15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状况进行现场调查,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规范》对卫生学指标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获得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检测数据350个,总合格率为84.00%,送风中细菌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62.22%和31.11%。风管内表面细菌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56%和91.11%。18.18%(2/11)的冷却水样本中有嗜肺军团菌的检出。不同类型场所送风中细菌和真菌总数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商场和超市送风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均最高,酒店最低。有清洗记录的公共场所较无清洗记录的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检测结果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空调系统管道深度清洗工作,保证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期间室内空气质量。
佟冬青陈加档陈晟章乐怡陈松林徐青青赖亚辉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调查
温州市≥60岁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6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性伴特征、感染途径和感染来源等信息。采用Epi 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60岁的HIV/AIDS病例,男性占76.19%,60~69岁占66.67%,已婚有配偶占77.78%,文盲占42.06%,本市户籍占98.41%,30.95%独居。男性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占93.75%,女性异性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占68.18%。男性发生异性商业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性(χ^2=87.976,P<0.001)。有85.56%男性通过自己主动寻找商业性伴,交易价格<100元/次占76.66%。女性发生异性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01)。有64.29%病例确证前1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59%。配偶阳性比例为42.22%,女性配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15.043,P<0.001)。确诊前均未主动做过HIV抗体检测,95.24%病例不知晓艾滋病预防措施。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占29.03%,女性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比例高于男性(χ^2=3.928,P=0.047);本地感染占87.70%。结论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60岁病例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低,主动检测意识弱,以本地感染为主,需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蔓延。
叶振淼陈晟姚晓秋王大勇赵丽娜张鹤美苏德华陈向阳汪若秋
关键词:艾滋病老年人性行为
浙江省温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温州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以温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量、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率、信号核实方式、响应结果、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491条,信号响应率为100%,24 h信号核实率为71.75%。涉及24种传染病。8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7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43.75%,阳性预测值为0.08%。结论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系统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需要不断改进。建议不同的传染病可依据本地流行情况设定不同的预警值,以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质量。
余向华潘琼娇魏晶娇林丹倪庆翔陈祎张孝和陈晟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预警信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