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平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肝癌
  • 6篇胆管
  • 5篇蛋白
  • 5篇细胞
  • 4篇肝细胞
  • 3篇胆管癌
  • 3篇胰腺
  • 3篇预后
  • 3篇切除
  • 3篇肿瘤转移
  • 3篇细胞癌
  • 3篇肝内
  • 2篇胆道
  • 2篇胆道镜
  • 2篇胆管结石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胰腺肿瘤
  • 2篇上皮

机构

  • 17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8篇陈平平
  • 14篇张震生
  • 13篇唐荣
  • 11篇武金才
  • 10篇郑进方
  • 5篇李灼日
  • 5篇陈良
  • 4篇李梦婷
  • 2篇郑林媚
  • 1篇周开伦
  • 1篇许达峰
  • 1篇王春玲
  • 1篇陈骋
  • 1篇杨丞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F18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RNF18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NF187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CC组织标本中RNF18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RNF18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在有子灶或血管癌栓的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子灶或血管癌栓患者的癌组织(P均<0.05)。RNF187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均<0.05);Cox分析显示RNF187高表达是肝癌术后生存(HR=1.313,95%CI=1.128~1.537,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NF187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或将成为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预测的分子指标。
唐荣郑林媚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陈良丁驿超陈平平章家超曾勇超
关键词: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Tspan8过表达与肝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Tspan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80例肝癌患者手术标本中Tspan8的m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352例肝癌组织样本中Tspan8的表达,分析Tspan8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span8的mRNA与蛋白表达在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MHCC97-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PLC/PRF/5、SMMC7721、Hep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肝组织,且在有肝内转移或血管侵犯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及血管侵犯患者的癌组织(均P〈0.05)。Tspan8高表达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HR=1.64,95%CI=1.21~2.23, P=0.002)和术后生存(HR=1.66,95%CI=1.23~2.2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Tspan8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pan8低表达组,术后复发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Tspan8促进肝癌侵袭转移,Tspan8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王春玲陈良周开伦张震生唐荣陈平平许达峰陈骋李灼日武金才
关键词:肝细胞预后
p28GANK在乙肝相关肝癌中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p28GANK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乙肝相关的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28GANK肝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分析其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其表达与HBV复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28GANK在肝癌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P<0.01)。p28GANK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侵袭转移及HBV-DNA复制水平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血清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p28GANK在HBV相关肝细胞癌中表达增强,可能参与HBV-DNA复制,是治疗HBV相关肝癌的重要生物靶点。
陈平平李灼日
关键词:肝癌免疫组织化学HBV复制
肝癌术后肺转移综合治疗获得完全缓解1例报告被引量:2
2021年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肝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1],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大大降低了生存期及生活质量[2-3]。
章家超张震生陈平平唐荣曾勇超李奇钊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治疗学
原发性肝癌合并胃贲门早期癌1例
2020年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又名重复癌,是指在同一机体内同时或异时发生的2种或2种以上互无关联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发生在机体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可发生在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的不同位置[1]。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自90年代以来其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居第2位[2]。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肿瘤病死率中居第3位[3]。但对于肝癌合并胃癌的MPC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同时发生肝癌合并胃癌更是罕见,其原因可能是临床医师对MPC的认识及重视不足,且MPC易与肿瘤的转移、复发混淆,最终延误患者的诊治。2019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了1例同时性肝癌合并胃贲门早期癌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平平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唐荣章家超曾勇超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胃癌多原发癌二重癌
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及腹腔镜超声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价值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及术中腹腔镜超声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及术中腹腔镜超声治疗的38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超声对结石的部位、大小、范围及胆管血管情况作预先评估,确定切肝平面,再联合胆道镜探查进行网篮取石。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9.05±82.20) min,术中出血(351.35±86.12) 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06±6.41) h,住院时间(12.05±3.25) d。术后出现胆漏导致的断面积液2例,胸腔积液3例,胆道出血1例。随访12~48个月,患者均无结石残留及肝功能衰竭,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联合胆道镜及术中腹腔镜超声辅助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结石残石率及复发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陈平平张震生郑进方武金才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腹腔镜超声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肝动脉变异的识别与处理:附9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肝动脉变异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团队收治的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据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评估的肝动脉变异情况及其类型,以及术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患者的预后。结果根据术前腹部增强CT、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以及术中对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中有9例存在肝动脉变异:1例为替代肝左动脉,2例为替代肝右动脉,2例为副肝左动脉,3例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另1例为右肝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该例动脉变异在传统分型中没有。对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肝动脉在术中采取后路入进行分离血管,对来源于胃左动脉的变异肝动脉术中则采用前路入的方式进行分离。9例肝动脉变异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各种肝动脉变异,需要术前仔细评估;术中应根据血管直径大小以及阻断后肝脏血运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该变异血管;术中进行合理操作,以避免损伤肝动脉。
傅琪涵陈平平曾勇超唐荣章家超李启进乔欣张震生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
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共374例,随机分为Ⅰ组(80例)和Ⅱ组(294例),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Ⅰ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m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Ⅱ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表达,分析ITGAV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ITGAV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ITGAV阳性表达率为54.8%。按复发时间进行分组,ITGAV在早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过表达,在未复发或晚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则低表达(P=0.025)。与ITGAV低表达胆管癌患者比较,ITGAV过表达胆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复发,复发时间较短(HR=1.90;95%CI1.41~2.62;P<0.001),术后生存时间较短(HR=1.95;95%CI1.42~2.73;P<0.001)。ITGAV过表达是胆管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HR=1.73;95%CI1.13~2.63;P=0.011)和术后生存时间(HR=1.65;95%CI1.08~2.51;P=0.02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胆管癌中ITGAV过表达可以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ITGAV过表达预示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胆管癌术后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分子预测指标。
陈平平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唐荣李梦婷章家超曾勇超陈良
关键词:肿瘤转移胆管癌预后
胰尾部神经鞘瘤1例报告
2022年
神经鞘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病部位可遍及全身,但是多以头、颈等部位常见,发生于胰腺的神经鞘瘤较为罕见,并且术前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干扰性。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2个月余”于2021年7月19日前来本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章家超唐荣张震生陈平平曾勇超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鞘瘤外科手术
环指蛋白187诱导上皮间变促进肝癌细胞株转移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87(RNF187)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和上皮间变的关系。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HCC97-H)和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PLC/PRF/5、HepG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所)中RNF187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沉默RNF187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NF18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分子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MHCC97-H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高转移潜能组MHCC97-H的RNF187的mRNA表达(0.082±0.006)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组PLC/PRF/5(0.014±0.003)、HepG2(0.017±0.002,t=41.755、36.248,P均<0.05),MHCC97-H的RNF187蛋白表达(2.8±0.3)明显高于PLC/PRF/5(1.8±0.2)、HepG2(1.7±0.2,t=11.030、11.667,P均<0.05)。MHCC97-H-Mock和MHCC97-H-短发卡RNA(shRNA)-RNF187的EMT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分别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0.81±0.08,0.31±0.06)、Syndecan-1(0.70±0.08,0.22±0.07);间皮标志物N-cadherin(0.28±0.04,0.73±0.09)和Vimentin(0.26±0.03,0.68±0.08)。两组细胞株EMT各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2、24.634、19.424、17.854,P均<0.05),提示MHCC97-H-shRNA-RNF187细胞株EMT过程显著下调。MTT法示,72 h后,MHCC97-H-shRNA-RNF187的增殖能力(2.2±0.4)明显低于MHCC97-H-Mock(4.5±0.6,t=2.428,P<0.05)。Transwell小室法示,MHCC97-H-shRNA-RNF187组细胞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量[(178±67)个]明显少于MHCC97-H-Mock组[(482±73)个,t=14.563,P<0.05]。结论:RNF187表达可诱导EMT并参与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过程。
唐荣张震生郑林媚武金才郑进方刘哲豪陈平平曾勇超章家超陈良
关键词:肝细胞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