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才
- 作品数:76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的单体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抑癌基因HTPAP的单体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对肝癌病人的SNP检测、分析,构建了下述结构的HTPAP的单体型:C-A-T-C-A、T-G-G-G-G、C-G-T-C-A、T-A...
- 任宁钦伦秀汤钊猷叶青海武金才贾户亮孙海晶周海军
- 文献传递
- 四跨膜蛋白CO-029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0-029在人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印迹与实时-PCR检测20例患者肝内胆管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系HCCC-9810中C0-029的表达水平。应用组织芯片检测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理标本中C0-02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蛋白印迹与实时一PCR检测显示C0-029在2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在HCCC-9810细胞系中亦显著高表达(P〈0.05)。组织芯片检测显示C0-029阳性表达率为65%(26/40)。按复发时间(TTR)分组,术后早期复发组(TTR〈1年)C0-029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复发组(TTR≥1年),且C0-029表达与肿瘤包膜、肝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C0-029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 赵鸣李灼日周开伦陈良王业鸿武金才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复发转移预后
- DNA载体介导的RNAi抑制肝癌细胞的骨桥蛋白表达及侵袭性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CCLM3侵袭性影响。方法构建两个针对人OPN mRNA干扰质粒pENTR^(TM)/U6-INF(pINF-1、2)及对照质粒pENTR^(TM)/ U6-CTR(pCTR),并将其转染HCCLM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OPN的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测定OPN蛋白的表达量;噻唑蓝(MTT)比色法实验检测HCCLM3的增殖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的改变;结果与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2.01±0.13)相比。转染24h后,plNF-1组OPN mRNA用RT-PCR无法检测到,pINF-2组mRNA(1.00±0.12)下降50%,而pCTR组mRNA(2.02±0.1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h后plNF-1组OPN蛋白表达(0.11±0.02)与空白对照组(1.02±0.11)相比下降90%;转染plNF-1后,HCC-LM3细胞的增殖力下降2%。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28.4±1.5)相比,转染plNF-1后HCCLM3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的数量(10.2±0.8)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NF-1可以特异性抑制高转移肝癌细胞系HCCLM3中OPN的表达,并显著降低其侵袭力,但对细胞增殖力影响不大,此技术有望成为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新途径。
- 孙冰生叶青海刘道永任宁逄锦忠雷科锋张巨波林国领武金才李国才钦伦秀
- 关键词:骨桥蛋白RNA干扰
-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复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于复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1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37~79(51.3±7.6)岁,复发时间3~39(15.3±6.8)个月,既往均明确诊断肝癌,复发病灶直径1.3~3.5(2.5±0.6)cm,位于原发灶Cantile线对侧12例、同侧3例、双侧2例。观察并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360(130±40)min,术中出血50~800(165±45)mL,术后引流量为35~160(70±20)mL/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2.4±0.6)d,住院时间3~14(7.5±1.7)d,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胆漏、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肝内复发4例,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l例、术后8个月复发2例、术后14个月复发1例,其余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腹壁穿刺孔种植性转移等。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短期随访效果良好,用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严格把握适应证。
- 唐荣周开伦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李灼日
-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肝切除术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单体型与肝癌转移潜能的关系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以下简称肝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全球所有癌症中占第3位,是我国第2位癌症死亡原因。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肝癌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
- 武金才
-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肝细胞癌单体型复发转移无瘤生存
- 文献传递
- miR-144脂质体复合物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及对裸鼠种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mi-RNA-144脂质体复合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观察其在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DOTMA阳离子脂质体,与miR-144孵育得到miR-144脂质体复合物,通过摄取和转染实验确定DOTMP脂质体与miR-144的体积质量比;观察miR-144脂质体复合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杀伤、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在裸鼠肝脏种植肿瘤模型,观察miR-144脂质体复合物的抑瘤作用。结果选择DOTMP脂质体与miR-144的体积质量比为3:1,得到的miR-144脂质体复合物粒径在200 nm左右,其多分散性指数(PDI)小于0.3;DOTMP脂质体与质粒的体积/质量比(μl/μg)为3:1时,转染效率最高(P<0.05);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miR-144脂质体复合物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均增强(P<0.05);经miR-144脂质体复合物处理过的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距离均显著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经过miR-144脂质体复合物处理的肿瘤细胞接种肿瘤直径显著缩小(P<0.05)。结论 miR-144脂质体能够在体外和体内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许达峰周开伦李灼日武金才陈鑫苹张震生郑进方王雨刘向梅
- 关键词:HEPG2SMMC-7721细胞裸鼠
- 一种用于抗肿瘤药敏检测的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肿瘤药敏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盒体的上表面通过刻线分成了实验区和对照区,所述实验区和对照区内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对应设置一个标识卡,每个安装孔内分别放置有一个培养器...
- 武金才陈家诚陈骋许达峰陈良刘路政唐荣林世勋罗相相谭声义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的Haploview单体型构建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进行单体型构建和分析。方法取100例肝细胞癌(HCC)新鲜标本,应用激光捕获组织显微切割获取纯肝癌细胞、提取DNA,对HTPAP基因上已登录的15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应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结果15个SNP位点中,有8个表现为单态、5个呈多态性、2个未能检测出。对100例肝细胞癌的该5个多态位点进行单体型构建后发现11种单体型,其中3种单体型(C-A-T-C-A、C-G-T-C-A和T-A-G-G-G)最常见,占87%,另外8种单体型占13%。4个SNP(rs7007097、rs3830326、rs1149、rs3739252)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关系,尽管rs11539529出现重组现象,但从整体看还是属于同一个单体型块。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在肝癌中常见C-A-T-C-A、C-G-T-C-A和T-A-G-G-G三种单体型,针对不同单体型研究分析可能为肝癌转移复发、预后预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指标。
- 武金才任宁李国才孙冰生刘道永史炯戴春董琼珠孙海晶叶青海钦伦秀
- 关键词:肝细胞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
- 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共374例,随机分为Ⅰ组(80例)和Ⅱ组(294例),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Ⅰ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m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Ⅱ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表达,分析ITGAV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ITGAV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ITGAV阳性表达率为54.8%。按复发时间进行分组,ITGAV在早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过表达,在未复发或晚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则低表达(P=0.025)。与ITGAV低表达胆管癌患者比较,ITGAV过表达胆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复发,复发时间较短(HR=1.90;95%CI1.41~2.62;P<0.001),术后生存时间较短(HR=1.95;95%CI1.42~2.73;P<0.001)。ITGAV过表达是胆管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HR=1.73;95%CI1.13~2.63;P=0.011)和术后生存时间(HR=1.65;95%CI1.08~2.51;P=0.02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胆管癌中ITGAV过表达可以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ITGAV过表达预示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胆管癌术后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分子预测指标。
- 陈平平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唐荣李梦婷章家超曾勇超陈良
- 关键词:肿瘤转移胆管癌预后
- 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癌预后的关系
- 目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对864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跨HTPAP基因全长检测发现了6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武金才陈虒李灼日周开伦贾户亮任宁
-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体型复发预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