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靠奇

作品数:43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理学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电极
  • 9篇化学发光
  • 8篇碳电极
  • 8篇玻碳
  • 8篇玻碳电极
  • 6篇电化学
  • 6篇修饰
  • 6篇流动注射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4篇电化学行为
  • 4篇多巴
  • 4篇多巴胺
  • 4篇修饰电极
  • 4篇锰酸钾
  • 4篇纳米
  • 4篇纳米金
  • 4篇分析化学
  • 4篇感器
  • 4篇高锰酸钾

机构

  • 41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石家庄医学高...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石家庄财经职...

作者

  • 43篇连靠奇
  • 27篇康维钧
  • 20篇牛凌梅
  • 12篇石红梅
  • 9篇马莉
  • 8篇徐向东
  • 8篇李珊
  • 5篇刘士朋
  • 4篇张玉娜
  • 3篇徐秀娟
  • 3篇许丽琴
  • 3篇屈晶
  • 3篇陈庆
  • 2篇刘菲
  • 2篇孙汉文
  • 2篇李增宁
  • 2篇谢颖
  • 2篇丁月新
  • 2篇张瑞
  • 2篇张红兵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光谱实验室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化学传感器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卫生研究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红花红聚合膜修饰电极及其应用
2010年
研究了番红花红(SFR)在玻碳电极表面聚合过程及聚合条件。SFR聚合膜对于肾上腺素(EP)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分别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法(DPV)、计时电流法研究了EP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线性关系,发现其浓度分别在2.0×10-6~9.0×10-6mol/L、1.0×10-5~1.0×10-3mol/L(CV),2.0×10-5~4.0×10-4mol/L(DPV),2.0×10-6~5.0×10-6mol/L(计时电流法)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已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牛凌梅康维钧连靠奇马莉李珊
关键词:玻碳电极肾上腺素
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培养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的学习分析化学兴趣,进行了几点简要的探讨。
连靠奇牛凌梅康维钧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方法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片含量
2014年
基于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可以直接氧化普萘洛尔产生化学发光信号这一现象,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普萘洛尔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实验对影响普萘洛尔发光信号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下,普萘洛尔在0.1—20.0mg·L^-1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刘士朋代婷婷林华萍连靠奇
关键词:普萘洛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高锰酸钾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小分子药物的电化学分析研究
现代分析化学是一门信息科学,生命现象表现为一种电化学现象,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分子,可为动植物生理学提供一些科学根据和有用信息,因此以电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现象己是当今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多巴胺(DA)是一种重要的儿茶酚...
连靠奇
关键词:小分子药物电化学分析抗坏血酸电催化氧化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法检测粮食中的伏马菌素B_1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法检测粮食中伏马菌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伏马菌素B1对鲁米诺-三价银[Ag(Ⅲ)]化学发光体系有抑制作用,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选择5×10-3mol/L硼砂为电泳缓冲溶液,鲁米诺浓度为2×10-3mol/L,Ag(Ⅲ)浓度为3×10-5mol/L溶解于0.01 mol/L Na OH。结果经过条件优化后进行试验,伏马菌素B1的线性范围为1~200μg/ml,检出限(S/N=3)为1μg/ml。对200μg/ml的伏马菌素B1进行8次平行测定,其出峰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4%和7.8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伏马菌素B1的检测,适用于玉米中伏马菌素B1的测定,结果比较理想。
王晓琳杜红珍李增宁徐向东连靠奇谢颖
关键词:伏马菌素B1毛细管电泳霉菌毒素食品污染物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分析化学教学效果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分析化学课程特点及微信教学优势,提出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结合分析化学教学平台的建设实践,探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分析化学辅助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必要性和促进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意义。
马莉康维钧牛凌梅连靠奇徐向东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平台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研究大蒜素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建立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探讨了大蒜素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脑组织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组、大蒜素(DAS)组、百草枯染毒(PQ)组和大蒜素治疗(PQ+DAS)组,每组6只。PQ组灌胃PQ 35 mg/kg建立中毒模型,Con组和DAS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DAS组和PQ+DAS组小鼠于造模2、26、50 h后腹腔内各注射1次DAS(25 mg/kg),PQ组和正常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脑组织样品并称重,处理后进样。色谱分析采用Acclaim 120 C18(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离子对缓冲盐溶液-甲醇(93∶7,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0.27 m L/min;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工作电压为450 m V。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和DAS组比较,PQ组部分神经递质水平降低;DAS治疗后能够改变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与PQ组相比,PQ+DAS组神经递质含量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样品中5-HT、DA、5-HIAA、DOPAC和HVA低、中、高3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为79.8%~112.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实验表明,大蒜素对百草枯中毒后小鼠体内含量降低的神经递质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檀笑昕张淑娟刘坤张铧尹连靠奇徐向东康维钧
关键词:百草枯大蒜素单胺类神经递质
百草枯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百草枯对小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百草枯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百草枯染毒组的染毒剂量分别是8.00、2.67、0.89mg/kg,对照组为蒸馏水。经口灌胃,1次/d,连续染毒28d后,测定脏器系数,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中、高剂量组MDA含量为(1.24±0.70、1.60±0.13)nmol/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0)nmol/mg;低、中、高剂量染毒组SOD活力为(5.47±0.19、4.67±0.89、4.23±1.59)U/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6±0.46)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DA含量,高剂量组NE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系数及高剂量组肺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百草枯导致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陈庆康维钧张荣马莉薛鹏赵丽娟连靠奇
关键词:百草枯脂质过氧化作用生物源单胺类
基于番红花红聚合膜的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尿酸(UA)在番红花红(SFR)聚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SFR聚合膜电极对UA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分别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法(DPV)、计时电流法研究了UA在pH4.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线性关系,发现其浓度分别在2.0×10-5~9.0×10-4mol/L(CV),6.0×10-6~1.0×10-4mol/L、2.0×10-4~8.0×10-4mol/L(DPV),4.0×10-6~1.0×10-4mol/L(计时电流法)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牛凌梅连靠奇康维钧李珊刘汝俊
关键词:玻碳电极尿酸
Ag(III)氧化化学发光新体系和生物小分子电化学行为及其卫生检测新技术研究
康维钧石红梅牛凌梅徐向东连靠奇李珊马莉丁月新刘士朋许丽琴刘菲
该课题以Ag(III)配合物作为氧化剂,深入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哌啶酸、丙二醇类药物分子的氧化还原机理;首次发现Ag(III)配合物-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体系,利用皮质醇、多巴胺等生物小分子明显增强该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现...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