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3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5篇儿童
  • 13篇孤独症
  • 9篇谱系
  • 9篇谱系障碍
  • 9篇孤独症谱系
  • 9篇孤独症谱系障...
  • 6篇干预
  • 4篇心理理论
  • 4篇人际
  • 4篇社会
  • 3篇道德
  • 3篇道德判断
  • 3篇心率
  • 3篇心率变异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亲子
  • 3篇囚徒困境
  • 3篇互动
  • 3篇孤独症儿童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35篇李晶
  • 5篇朱莉琪
  • 3篇别怀玺
  • 2篇张长杰
  • 2篇张侃
  • 1篇程蓉
  • 1篇孙宇理
  • 1篇杨昕婧
  • 1篇王思涵
  • 1篇刘希平
  • 1篇赵宝然
  • 1篇马学红
  • 1篇魏坤琳
  • 1篇图娅
  • 1篇张弛
  • 1篇李娟

传媒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意图场景眼动注视模式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旨在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在观看不同意图场景视频时的视觉感知差异,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探索客观区分ASD和TD儿童的可行性。方法共纳入58名ASD儿童和50名TD儿童,观看包含联合意图和非联合意图的视频,使用儿童观看视频时在不同注视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占比和注视次数占比作为原始特征指标,输入到分类器中构建分类模型,分析比较不同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使用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算法、决策树、随机森林和邻近算法(K=1、3、5、7)8种常见的分类器基于原始特征指标进行分类时,最高分类精度为81.90%。为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采用特征重构方式,运用决策树分类器进行分类,分类模型的准确度高达91.43%,特异度为89.80%,灵敏度为92.86%,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P<0.001)。结论采用眼动追踪数据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精确地将ASD儿童与TD儿童区分开来,为开发快速客观筛查ASD的辅助工具提供科学依据。
程蓉程蓉侯文文周刚廖昊天张雪李晶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联合意图儿童
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n=30)和对照组( n=30)。对照组采用应用行为分析进行干预,实验组则采用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进行干预。2组儿童均每日干预3 h(实验组每日应用行为分析干预1.5 h,语言治疗干预1.5 h),每周干预5 d,连续干预3个月。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干预后)采用《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评估2组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口语沟通能力、口语表达内容复杂度、词汇理解和表达种类。 结果:干预后,2组儿童的S-S各阶段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例数较组内干预前均明显改善( P<0.05),且实验组儿童干预后S-S各阶段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干预后,2组儿童各口语沟通能力中的例数较组内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对照组 Z=-4.24, P<0.01,实验组 Z=-4.60, P<0.01)。干预后,2组儿童各口语表达内容复杂度中的例数和各词汇种类的理解和表达的例数较组内干预前均明显改善( P<0.05),且实验组干预后各口语表达内容复杂度中的例数和各词汇种类的理解和表达的例数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结论: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可显著改善ASD儿童的语言能力,其疗效优于单一的应用行为分析。
李丽芳李晶张长杰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治疗康复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特点及语言能力提升的康复干预模式
2025年
社交沟通缺乏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主要表现之一,而ASD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缺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儿童的语言问题。本文从前语言能力、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维度对ASD儿童的语言障碍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并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归纳了能提高ASD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的康复干预模式。本文总结文献得出,在ASD儿童的康复干预过程中,采用能提高ASD儿童前语言能力、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康复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ASD儿童的语言能力。
李丽芳李晶张长杰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障碍语言能力康复干预
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公平性被引量:1
2022年
群体情境下儿童的资源分配决策受到群体身份、群体地位和群体规范的影响。在群体因素与公平分配之间,儿童或坚持公平正义,或偏向群体利益。这三种群体因素对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均造成了影响;个体因素也会影响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决策。未来研究应对群体因素多加关注,通过操控分配情境中的群体信息,尝试探讨三种群体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进一步了解复杂的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公平性。群体情境下影响分配公平性的个体因素也是需要未来研究逐一验证和讨论的问题。
江丹莹杨运梅李晶
关键词:资源分配公平儿童
早期亲子互动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基于互动行为编码方案的应用证据被引量:2
2024年
早期亲子互动会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互动行为与互动水平的全面观察有助于更为客观地研究二者间的关系。基于近15年互动行为编码方案(Coding Interactive Behavior, CIB)的应用证据,发现早期亲子互动影响儿童情感社会化(共情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和行为社会化(亲社会行为与内化外化问题行为)。生物行为同步、催产素、依恋相关大脑网络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这一影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受到儿童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有必要关注早期亲子互动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潜在方向性和影响范围,丰富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据、探索“回溯式”的纵向研究方法以弥补现有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不足。
卜琳李晶
关键词:亲子互动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阅读与心理理论间的关系被引量:11
2022年
阅读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梳理文献发现两者可能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儿童通过与家长或老师的共享阅读,启动联合注意,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进行对话,进一步根据社会想象力,模拟社会互动,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心理理论能够助力儿童从宏观的阅读观的建立、元认知阅读策略的使用、故事情境模型的构建,到微观具体的短语、句子、语篇和多文本的理解等能力的提高,这些证据揭示了心理理论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神经生理证据发现,阅读和心理理论这两个过程的神经活动是有一定重叠的。由此推测,两者可能具备潜在的双向促进关系。未来需要更深入和长期的纵向追踪研究为两者的关系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此外,还应进行更多中国的低龄儿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课程的盛行,也应更多关注多媒体内容阅读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赵丽华杨运梅李晶
关键词:心理理论亲子阅读图画书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及其与合作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调查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和他们在囚徒困境博弈中的合作行为。选取了38 名6-12 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31 名正常儿童。儿童先对道德故事中主人公的道德品性(好与坏)进行判断,在正确判断故事中人物的道德品性...
李晶朱莉琪
关键词:道德判断囚徒困境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及其与合作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调查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和他们在囚徒困境博弈中的合作行为。选取了38名6-12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31名正常儿童。儿童先对道德故事中主人公的道德品性(好与坏)进行判断,在正确判断故事中人物的道德品性之后,...
李晶朱莉琪
关键词:道德判断囚徒困境
文献传递
互动性阅读对学前孤独症儿童口语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国外研究表明互动性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探索中的干预孤独症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方法。本文整理和分析了国外互动性阅读干预学前孤独症儿童口语沟通的实证研究,表明互动性阅读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词汇发展和口语(主动回应)有积极效果,而对口语(主动发起沟通)的效果存在争论,但由于这些研究的被试样本量较小,互动性阅读干预对改善孤独症儿童口语沟通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未来研究在更大的样本中探讨并验证互动性阅读干预对学前孤独症儿童主动回应和主动发起沟通的促进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互动性阅读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口语能力提升效果的维持和泛化情况。
梁淑琴李晶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干预口语能力
音乐人际同步活动促进社会联结的机制
2025年
音乐活动是引发自发社会影响的人类活动之一,伴随音乐的人际同步活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能够对个体之间的社会联结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在人际同步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上,探讨范围较为单一狭窄。社会联结是包括了亲社会行为在内范围更大的涵盖性术语,音乐在人际同步影响社会联结的路径中起到的作用没有被系统梳理。音乐能够提供节奏框架和情感框架,在人际同步活动促进社会联结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音乐活动的不同形式在其中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参考“生理-心理-社会”框架对音乐人际同步活动影响社会联结的机制进行梳理,旨在探明音乐人际同步活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社会联结,并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干预研究的发展指明方向。
于喆陆清岚乌哲丽坤李晶
关键词:音乐社会联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