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按资源植物的用途与相似有机化学物质类群,将峨眉山资源植物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绝对数量最高的大类资源植物依次为药用植物、园林植物和食用植物,而药用植物、芳香植物在我国同类资源中占较大的相对比重;绝对数量最高的小类资源植物依次为纤维、鞣质、油脂与蛋白植物资源种类,而淀粉、维生素与色素资源种类比重达到或超过全国同类资源植物数量的1/2。峨眉山资源植物的特点是:种类丰富,蓄积量小;珍稀度高,特有性强;品类齐全,潜力巨大。围绕峨眉山资源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立长效的科技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编目与监测水平,建立"峨眉山植物园",逐步树立"峨眉山"资源植物品牌等建议。
- 吴荭庄平张超邵慧敏
- 关键词:资源植物
- "中国杜鹃园"杜鹃花属植物的迁地保育及其研究进展
- 32年来,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中国杜鹃园"在杜鹃花资源搜集、培育、评价与研究中取得了可喜进展,初步建成了保存421种(含70亚种与变种)的杜鹃花保育基地。切实健全杜鹃花迁地保育的合作体系,将是实现杜鹃花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
- 庄平王飞邵慧敏张超
- 关键词:杜鹃花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中山区试验树种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评价了四川茂县大沟地区海拔1800~2000m的区段10个供试树种的成活率、生长量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具体生境条件下,供试树种的成活率受到自身遗传、生态习性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通过对高生长量的测试确定了上述树种的生长量差异序列,并进一步结合对抗逆性的现场调查确定青榨槭、光皮桦、臭椿、天师栗很适应当地的环境,可以作为当地植被恢复的材料使用;腺果杜鹃、山桃、枫香、野核桃适宜当地环境,但尚需作进一步研究观察,以便确定使用方案;而银杏与珙桐不能作为营林材料利用。
- 张超程秦明冯正波邵慧敏
- 关键词:岷江上游
- 粉背灯台报春的繁殖与栽培
- 2002年
- 张超
- 关键词:繁殖栽培
- 四川省杜鹃花科植物新记录种-桃叶杜鹃
- 2022年
- 通过标本采集与鉴定、馆藏及电子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等,对四川凉山州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资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发现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即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该种隶属于露珠杜鹃亚组(Subsect.Irrorata),与同属于该组的露珠杜鹃(R.irroratum)、蝶花杜鹃(R.aberconwayi)、滇西桃叶杜鹃(R.annae subsp.laxiflorum)较为相似。据文献记录,桃叶杜鹃原来仅分布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此次发现扩展了其地理分布范围,扩大了开发利用基础。
- 喻丁香岳红王飞张超朱大海姬慧娟马文宝
- 中国蛇足石杉资源调查与评估被引量:64
- 2005年
- 通过对我国蛇足石杉主要分布区35个野外样点和总样方量71300m2的调查,结合国内12个标本馆470余号蛇足石杉馆藏标本及现有文献的研究表明:蛇足石杉的主要分布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所在的地理区域,幅员面积260×104km2,实际分布生境总面积约39×104km2;性喜阴湿,所适应的生态环境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生态系统;野外生物量的调查得到了蛇足石杉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生物量分布格局,并由此结合专家系统对直接取样结果和间接推导数据的权重分析及环境参数的评估,初步确定我国蛇足石杉天然生物量为4656.6t;并以此为基础,在进一步考虑人的采集能力的前提下,判定我国蛇足石杉的理论可采量为1604t;同时指出,在目前收购价格条件下(30~40元/kg),我国蛇足石杉商业可采量大约不会超过200t。由于蛇足石杉资源分散,而且许多相对集中的产地均位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范围内,因此,不可大规模开采,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有赖于寻求其他更加科学合理的途径。另外,论文为小型植物的生物量和可采量评估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 吴荭庄平冯正波张超靳昌伟
- 关键词:蛇足石杉
- 美容杜鹃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比的方法,筛选出最佳的栽培措施。通过对比实验表明:美容杜鹃幼苗管理按生长时期大致可分为营养袋苗管理和露地苗管理两个阶段。2a生的幼苗要移栽到营养盘或营养袋中,基质是这个时期生长良好的基本保证。经过筛选的森林土、泥炭、腐殖质和沙以2∶1∶1∶1的比例配制成的基质较为理想。保持土壤湿度,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杜鹃根系的发育。良好的营养袋苗是提高杜鹃幼苗露地栽培时成活率的关键;杜鹃花的露地栽培管理首先是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有一定的坡度,以便利水,pH值在5.5~6.5之间。美容杜鹃适宜生长在郁闭度40%左右的林缘、林窗环境下。
- 李天兴张超
- 关键词:幼苗管理基质水分光照
- 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种群分布格局对降水梯度的反应被引量:16
- 2009年
- 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聚块性指数及点格局方法,沿着鄂尔多斯高原从东至西的降水梯度(336~249mm.a-1),设置5个采样点,对油蒿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对降水梯度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水梯度的递减,在小尺度上研究区油蒿种群分布格局表现为由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在大尺度上则表现为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转变.降雨的减少显著改变了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进行生态恢复时需对植物个体进行合理配置.
- 李秋爽张超王飞来利明张莉李文婷白桦郑元润
-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油蒿
- 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被引量:53
- 2004年
- 通过半定量评价法 ,对四川都江堰中国杜鹃园内引种的来自各地的、分属杜鹃属 7亚属、 35组 (或亚组 )的 131种杜鹃花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很适应的占 2 5 % ,适应的占 5 2 % ,欠适应的占 15 % ,不适应的占 8%。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的多数种类或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中的杜鹃类群 ,很适应或适应中国杜鹃园的生境 ;而主要分布于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上和低海拔松 -栎林中的杜鹃类群 ,表现为欠适应或不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从上述证据中我们认为中国杜鹃园地址的选择基本上满足了杜鹃花的迁地保护需要。
- 冯正波庄平张超邵慧敏
- 关键词: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生境
- 退耕还林工程中几个生态问题的探讨
- 2006年
- 本文将几个生态学问题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中进行讨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工程做出建议。一、“林窗”(林隙)是在自然植被大量存在的一种群落结构,它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的设计中,可在林中适当地设计林窗,促进植被发育;二、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植被选择时,首先要综合考虑其生态功能,还林的效果要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的发育,这就要求必须在工程中完成植被的空间配置,而不是单一树种的植树造林,同时考虑植被覆盖度在时间上的变化及其与退耕还林的关系;其次,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进行引种。最后指出,经济作物的栽培不能作为退耕还林的主体,而只能作该工程的一个补充。
- 梁刚张超罗会
- 关键词:退耕还林群落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