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慧新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感皮层
  • 2篇皮层
  • 2篇成年
  • 2篇成年大鼠
  • 1篇单侧
  • 1篇电刺激
  • 1篇电极
  • 1篇运动皮层
  • 1篇神经化学
  • 1篇神经回路
  • 1篇神经活动
  • 1篇神经可塑性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生理调控
  • 1篇前肢
  • 1篇重复电刺激
  • 1篇坐骨
  • 1篇坐骨神经
  • 1篇坐骨神经损伤
  • 1篇外周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央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齐慧新
  • 4篇恽君惕
  • 3篇李辉
  • 1篇张敏磊
  • 1篇吴敏
  • 1篇张世仪
  • 1篇张艳萍
  • 1篇付建军

传媒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引起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变被引量:2
1994年
为了了解成年大鼠运动皮层(MI)的功能可塑性,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方法测定MI代表区并观察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对MI代表区的影响。实验组大鼠(9例)持续1.5~2小时的前肢神经电刺激导致前肢运动区(FL)与面部触须运动区(VI)边界向VI方向移动263.3±90.9μm(M±SD)并同时伴有运动阈值(MT)的改变:FL内MT降低5.0±13.3μA,而在VI内MT升高9.6±11.6μA(P均<0.01)。对照组大鼠(6例)间隔1.5~2小时的两次测定结果,FL-VI边界移动为29.7±43.2μm,MT无明显改变。这一结果表明体表转入输入的改变可快速地引起MI神经元输出特性的改变。
李幸芳恽君惕齐慧新李辉
关键词:运动皮层神经可塑性
单侧损伤大鼠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前爪运动功能障碍
1990年
单侧损伤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在8例大鼠引起对侧前爪运动障碍,表现为抓食成功率的明显下降,其中6例还出现前肢优势的转移。这些变化在术后两个月内未见恢复。4例对照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后部均未引起对侧上述指标的改变,表明感觉运动皮层在支配前爪肌肉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王经琳恽君惕齐慧新吴敏
关键词:大脑皮层
外周损伤引起成年大鼠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被引量:2
1992年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恽君惕齐慧新李辉
关键词:体感皮层坐骨神经损伤
加压素和脑啡肽对记忆的生理调控作用
1994年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涉及多种脑结构和多个神经回路的十分复杂的神经活动。这些神经活动的实现都依赖神经元释放各种神经化学物质(包括神经肽),进行信息传递或调控。学习记忆的神经化学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张世仪张敏磊张艳萍齐慧新付建军
关键词:神经回路神经活动加压素神经化学生理调控脑啡肽
大鼠体感皮层后爪代表区的微电极测定
1993年
利用微电极测绘技术对Wistar大鼠大脑皮层体感一区进行电生理研究,测定了后爪代表区的面积、与相邻代表区的关系。证明后爪代表区内部存在分域关系,但由于后爪皮层代表区神经元的感受野较大,分域是粗略的。
齐慧新恽君惕李辉
关键词:体感皮层微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