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萍
- 作品数:15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尾壳核内注射μ或δ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操作式条件反射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3年
- 通过微计算机,训练大鼠建立巩固的操作式防御性条件反射。尾壳核(CPU)内埋置套管后,进行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条件反射测验。吗啡、亮氨酸脑啡肽或DAGO分别注于CPU后30min或2h,均引起条件反应率(CR)显著下降或伴有潜伏期(L)延长。稍大剂量的DPDPE亦导致CR下降,L无明显变化。以上药物对动物自发活动无影响。结果提示,尾壳核内注射μ或δ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都抑制已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再现。
- 张世仪张敏磊付建军张艳萍王玢
- 关键词:阿片受体尾壳核
- 加压素的促记忆作用与肾上腺素能系统
- 张敏磊张艳萍张世仪
- 关键词:肾上腺心得安近交系小鼠精氨酸加压素肾上腺素能Β受体
- 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1
- 2004年
- 目的建立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符合心理和胃肠生理因素互动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Ⅱ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模型动物,以樟脑丸特殊气味为条件刺激,肢体束缚加结直肠伤害性扩张刺激(气囊内压力>60mmHg)为非条件刺激,建立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肠功能紊乱模型。以cFos表达为标志,研究条件应激过程中的脑活化部位,并观测应激前30min侧脑室注射促皮质释放因子拮抗剂CRF941对内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结合3次后,条件刺激即可稳定地诱发模型动物肠功能紊乱,持续达2h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后2h腹壁自发电活动增强[(5.50±0.55)次/5min比(0.83±0.75)次/5min,P<0.01];与对照组[(1.8±0.6)次/5min]相比,条件应激组近端结肠峰电位增多[(5.7±1.5)次/5min,P<0.01]。条件应激后1h大脑皮层多个部位cFos表达显著升高,其中与对照组[(2.4±1.1/HP)]相比,额前皮质在条件应激组[(30.6±11.5)/HP]和应激组[(35.6±13.5)/HP]表达显著增高(P<0.05)。在条件应激前30min侧脑室注射CRF9415μg,显著抑制条件应激诱发的内脏敏感性反应[(5.6±0.9)次/5min比(1.8±0.5)/次5min,P<0.01]。结论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可稳定诱发符合IBS发病特征的内脏功能紊乱。
- 王伟岸钱家鸣潘国宗温淑豪张艳萍
- 关键词:IBS肠易激综合征雄性侧脑室注射
- 条件刺激引起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02年
- 王伟岸张艳萍等
- 关键词: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肠易激综合征
- 不同年龄大鼠胸腺及脾脏P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被引量:4
- 1994年
- 实验以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观在了5天、15天及1、2、3、4、6,12个月不同年龄组大鼠胸腺及脾脏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了成年大鼠皮下注射(s.c)辣椒素(Cap)及新生大巴s.c.SP抗血清对大鼠胸腺和脾腺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腺及脾脏这两大重要免疫器官中均有SP存在;胸腺中SP含量与胸腺的重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脾脏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不如胸腺显著。此外不管是胸腺还是脾脏其中的SP外均不能为Cap耗竭,可能不是来源于无髓的感觉神经末梢;幼年期改变动物的SP水平可以影响成年后胸腺的重量,即SP可能与胸腺发育及退化有关;SP对脾脏的发育可能影响不大。
- 朱高发陈娟刘燕张凯张艳萍徐承焘
- 关键词:胸腺脾脏P物质
- P物质在雷公藤引起免疫抑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 1995年
- 本实验观察了雷公藤与P物质(SP)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利用辣椒素(CAP)耗竭大鼠脊髓后角SP,进一步探讨了脊髓后角SP在雷公藤引起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提示雷公藤具有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脊髓后角SP含量增高有关,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辣椒素耗竭脊髓后角SP,既可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水平,也可减轻雷公藤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表明脊髓后角SP可能参与雷公藤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刘燕王伟朱高发陈娟徐承焘张艳萍
- 关键词:雷公藤P物质辣椒素白细胞介素
- 中枢注射加压素的促记忆效应被引量:4
- 1990年
- 以小鼠为对象,侧脑室内埋植慢性套管,行为训练后icv精氨酸加压素(AVP)1.5 ng/鼠,对抑制性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有增强作用.行为训练前ip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Pro 0.5mg/kg,能阻断AVP icv对记忆保持的易化.摘除小鼠双侧肾上腺,不改变外周注射AVP 10μg/kg所产生的促记忆效应.结果提示AVP促记忆作用的部位可能在中枢,并与脑内肾腺β受体有关.
- 张艳萍张世仪张敏磊黄醒亚
- 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普萘洛尔
-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B一50(GAP一43)与神经再生和发育的关系被引量:5
- 1994年
-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B一50(GAP一43)与神经再生和发育的关系张艳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神经元受损伤后能够再生或者退化,都受着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调控。目前受到注意的是,在神经元发育、分化和再生期间,有一类与轴突生长相伴随...
- 张艳萍
- 关键词:神经元损伤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加压素和脑啡肽对记忆的生理调控作用
- 1994年
-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涉及多种脑结构和多个神经回路的十分复杂的神经活动。这些神经活动的实现都依赖神经元释放各种神经化学物质(包括神经肽),进行信息传递或调控。学习记忆的神经化学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 张世仪张敏磊张艳萍齐慧新付建军
- 关键词:神经回路神经活动加压素神经化学生理调控脑啡肽
- 脊髓后角P物质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1996年
- 在实验性过敏性神经炎(EAN)、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及佐剂性关节炎(AA)3种不同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上,观察改变脊髓后角(SDH)P物质(SP)水平对免疫功能及自身免疫病(ID)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辣椒素(Cap)耗竭SDHSP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SP受体拮抗剂均可使机体免疫反应亢进,ID发病率上升、发病潜伏期缩短、病情加重;相反ithSP受体激动剂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抑制,ID病情减轻。3种动物模型在发病高峰期SDHSP含量均显著上升。提示SDHSP参与ID的发病过程;在免疫应答高峰期SDHSP含量的升高可经某种途径反馈性地抑制免疫反应,使后者不致过强。SP在免疫负反馈调节中起神经递质的作用,故提高SDHSP水平对ID治疗可能有益。
- 陈娟李淑兰刘燕吴抒见季红张艳萍徐承焘
- 关键词:P物质脊髓后角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