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妍
-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1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12月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14名作为试验组,采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培训3个月后对两组新入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并使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使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1.54±5.89)、(83.86±6.45)分,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6.89±3.65)、(90.58±5.15)分,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86.66±4.89)、(163.76±6.89)分,教学满意度分别为(4.56±0.72)、(3.56±0.97)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ler金字塔教学法用于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室新入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岗位胜任能力,同时也可提升教学满意度。
- 袁怀红杨玉洁马春妍李巧曾英
-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
- PDCA循环对血液透析护士查对制度培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血液透析查对制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5月—7月,对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48名护士,运用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4个阶段的PDCA循环理论进行查对制度的培训,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并比较培训前(2015年2月—4月)和培训后(2015年8月—10月)的操作和理论成绩。结果 48名护士在培训前对查对制度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3.87±1.49)分,培训后为(99.09±0.63)分,培训前对查对制度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3.87±1.49)分,培训后为(99.78±0.52)分,培训前后查对制度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理论在血液透析查对制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 杨洛陈林马春妍周丹
- 关键词:PDCA循环血液透析查对制度
- 持续质量改进对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选取128例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CQI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营养不良、血栓、感染、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透析后干预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刘司南陈林马春妍严雪萍
- 关键词:并发症
-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退缩人综合征并发骨折护理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31岁。因“尿毒症,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于2008年入院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用碳酸氢盐透析,使用合成聚酰胺膜透析器,膜表面积为1.6m2,血流量为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或1.50mmoL/L,血管通路为左上肢动静脉内瘘,透析时间4h/次,透析频率为血液透析2次/周,
- 马春妍陈林黄琴
- 关键词:血液透析退缩人综合征骨折
- 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血透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干预依据。方法于2019年10—11月应用问卷星程序对成都市303名血透护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一般情况调查、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中幸福感指数得分为10.27±2.50、情感指数得分为4.48±1.59、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1.38±6.47;社会支持总分为40.13±7.99,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9.40±3.18,主观支持得分为22.85±4.85,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7.88±1.86;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0±0.54。个人收入、社会支持度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支持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个人收入、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为影响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均P<0.05)。结论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度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 马春妍杨玉洁薛贵方张颖君税钰袁怀红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 日间与夜间血液透析对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日间血液透析(HD)与夜间HD对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70例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日间组和夜间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日间组患者PSQI得分(10.59±4.91)分明显高于夜间组(5.66±3.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常模(正常人群)得分(3.88±2.52)分。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低于正常成人。夜间HD患者睡眠质量优于日间HD患者,且不会增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 黄佩宣袁怀红薛贵芳马春妍
- 关键词:睡眠质量
- 微信用于直接照顾者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将微信运用于直接照顾者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的104例患者的直接照顾者,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后,采用生活质量问卷(成人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除物质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数较干预前均提高(P<0. 05),且试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患者操作告知、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运用微信对直接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能够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黄佩宣袁怀红陈林马春妍
- 关键词: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完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维持性血透老年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其中80例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问题,针对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疏导,并就疏导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80例心理焦虑患者能较好依照治疗方案,按时进行透析治疗,无患者因心理问题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对老年血透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支持,可有效避免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事件发生。
- 马春妍杨倩李巧
- 关键词: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