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洁

作品数:27 被引量:334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血液
  • 19篇血液透析
  • 15篇维持性
  • 15篇维持性血液
  • 15篇维持性血液透...
  • 10篇血液透析患者
  • 10篇透析患者
  • 10篇维持性血液透...
  • 5篇自我
  • 4篇生活质量
  • 4篇自我管理
  • 4篇活质量
  • 2篇带教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弹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青年
  • 2篇现状及影响
  • 2篇现状及影响因...
  • 2篇现状及影响因...

机构

  • 2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雅安市人民医...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2篇杨玉洁
  • 17篇袁怀红
  • 10篇张颖君
  • 5篇余少斌
  • 3篇刘俊
  • 3篇蒋婕
  • 2篇陈林
  • 2篇付平
  • 2篇王雪
  • 2篇熊晓红
  • 2篇马登艳
  • 2篇樊丹丹
  • 1篇朱亚林
  • 1篇李亚娟
  • 1篇李海燕
  • 1篇马春妍
  • 1篇黄振
  • 1篇毛明英
  • 1篇邱瑛

传媒

  • 6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护理研究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西部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血透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血透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简称新冠疫情)中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血透护士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对成都市6所医院的129名血透中心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新冠疫情中血透护士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为(21.04±7.72)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透护士是否有隔离(t=4.126,P<0.05)、所在医院是否有支援(t=-2.649,P<0.05)是影响血透护士在新冠疫情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的得分为(24.59±4.87)分,低于国内常模(t=-11.517,P<0.001);消极应对的得分为(32.48±5.62)分,高于国内常模(t=20.965,P<0.001)。血透护士在新冠疫情中HAMA得分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中的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292,P<0.001);HAMA得分与TCSQ中的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473,P<0.001)。结论新冠疫情中血透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质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对于突发疫情,应该重视血透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手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使其更好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
王雪袁怀红杨玉洁曾英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心理健康水平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在血液净化临床带教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临床带教中开展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生共8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采用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40名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均带教3个月。比较两组带教后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带教前后的岗位胜任力和对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带教后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考核:t=4.01,P<0.05;实践考核:t=3.94,P<0.05)。带教前两组有效沟通能力、适应与应对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沟通能力:t=1.31,P=0.193;适应与应对能力:t=1.25,P=0.216;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t=0.93,P=0.356;管理能力评分:t=0.76,P=0.451);带教后两组上述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均较带教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沟通能力:t=12.60、6.63,P<0.05;适应与应对能力:t=11.21、6.44,P<0.05;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t=10.80、5.78,P<0.05;管理能力评分:t=12.42、6.79,P<0.05)。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P=0.007),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t=6.49,P=0.011)。结论对血液净化实习临床带教中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不仅可提高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提升岗位胜任力,还可提高教学满意度。
蒋婕杨玉洁袁怀红李海燕黄振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互动教学血液净化
血透专科护士压力负荷现状与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调查血透专科护士压力负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与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为血透专科护士减轻压力负荷,提高职业获益感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3月~4月四川省三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119名血透专科护士及119名肾内科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负荷量表与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血透专科护士与肾内科病房护士压力负荷总分(3.00±1.26、2.70±1.24)分,事件负荷维度(3.49±1.15、3.16±1.23)分、个体脆弱性维度(2.59±0.60、2.31±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透专科护士年龄、职称是压力负荷的影响因素(P<0.05);血透专科护士与肾内科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19±0.62、4.23±0.84)分,其中正向职业感知、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友认同、团队归属感、自身成长各维度得分为(4.07±0.62、4.33±0.49、4.04±0.75、4.21±0.75、4.28±0.50;4.10±0.83、4.30±0.83、4.01±0.93、4.28±0.72、4.36±0.7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透专科护士压力负荷与护士执业获益感呈显著负相关(r=0.280,P<0.05)。结论血透专科护士压力负荷与护士职业获益感均处于中等水平,血透专科护士的压力负荷高于肾内科病房护士,且受年龄、职称的影响,临床实践中应注重血透护士的心理健康,并提升其血透护士的职业获益水平,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大获益。
曾英杨玉洁杨玉洁毛明英袁怀红毛明英付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
自我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自我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通过饮食指导及控制、饮食记录引导患者自我饮食管理。共3个月,第4个月开始记录2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共记录3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透析期间体质量(IDWG)增长与干体质量的比值、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饮食管理可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而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杨玉洁张颖君袁怀红蒋婕
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管理干体质量
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6个月干预后的健康素养评分中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得分(t值分别为3.454,4.012,3.659;P值分别为<0.05,<0.05,<0.05)以及健康素养总分(t值4.435,P值<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济支持意愿改变(t值3.478,P值0.451)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照顾活动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179,3.412,3.268,3.281,4.665;P值分别为<0.05,<0.05,<0.05<0.0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颖君薛贵方杨玉洁袁怀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我管理授权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能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能水平,并确定MHD患者体能水平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本研究包括103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MHD的患者,调查其一般资料及体能水平(6min步行试验、握力、Berg平衡量表)现状。结果 MHD患者体能水平均显著下降,6min步行试验总距离为(424.64±91.45)m;握力为(24.97±8.55)Kg;Berg平衡量表得分为(50.90±5.76)。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睡眠障碍是影响患者6min步行试验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65,P=0.001);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影响患者握力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431,0.301;P值分别为<0.001,0.002);年龄、糖尿病是影响患者平衡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280,-0.275;P值分别为0.013,0.023)。结论 MHD患者体能水平是下降的,应及早识别危险因素,重视多学科合作,维持或提高患者体能水平,促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杨玉洁何茂芯曾英袁怀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握力
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调查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青年MHD病人127例,采用中文版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病人进行调查,并收集病人人口学资料及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数据。[结果]青年MHD病人EQ⁃5D⁃5L评分为(0.84±0.13)分,PSQI评分为(7.78±4.41)分,GSES评分为(6.76±2.12)分。病人EQ⁃5D⁃5L评分与PSQI评分、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个人年收入、每日尿量是青年MHD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MHD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不高,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干预措施,重视多学科结合,维持或改善病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杨玉洁袁怀红薛贵方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青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EQ-5D-5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选用EQ-5D-5L对2018年7月~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与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的相关性,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MHD患者EQ-5D-5L得分为(0.86±0.12)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HADS得分、Piper疲乏量表得分与ED-5Q-5L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得分与ED-5Q-5L得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HADS、年龄、疲乏、透析后有无工作均是ED-5Q-5L的影响因子(P<0.05)。结论MHD患者HADS、年龄、疲乏、失业均影响其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疲乏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就越低,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EQ-5D-5L对MH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以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樊丹丹袁怀红付平曾英杨玉洁付呈新薛贵方余少斌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社会因素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疾病感知与症状负担的现状调查被引量:21
2021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虽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却使患者受疲劳、瘙痒等症状的困扰[1]。心理弹性作为MHD患者面对外部因素的心理防御机制,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2]。疾病感知反映了MHD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表征,影响着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行为[3]。症状负担反映了MH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严重及困扰程度[4,5]。
刘俊杨玉洁李亚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弹性
基于质量反馈的反思性教学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采用基于质量反馈的反思性教学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6名血液透析实习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常规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基于质量反馈的反思性教学。带教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教学前后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并比较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0.05);教学后两组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放思维、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信心、认知成熟度和求知欲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上述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实施基于质量反馈的反思性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实习生的思维能力,还可提高其对带教的满意度。
蒋婕杨玉洁袁怀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临床带教思维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