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芬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多多和“麦”——试析多多诗歌中“麦”的意象
- 2015年
- 作为纽斯塔特文学大奖的获得者,多多以其诗歌闻名于世。他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其中以"麦"这一意象出现的频次最高。对"麦"的阐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多多的诗歌及其文学创作精神。他用诗歌为阅读者提供某种精神的平衡:用伤痛来抚平伤痛、用恐惧来消除恐惧、用苦难来弥合苦难。
- 常如瑜岳芬
- 关键词:诗歌意象
- 荒诞剧的人物性格及其意义——浅析《等待戈多》对《诗学》的继承和超越
- 2015年
- 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成功地塑造了超越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中所描绘的传统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成为内在于性格的、在潜意识层面上得以实施的表现方式。善与恶的单向度传统的表现方式被存在的自我否定所取代,永恒的、持久不变的循环以及一成不变的人物性格,成为贝克特思考人性的依据。
- 岳芬
- 关键词:《等待戈多》《诗学》荒诞剧人物性格
- 论《雪国列车》的生态主题及其三重场域
- 2014年
- 《雪国列车》(又称《末日列车》)是2013年生态电影的代表作,影片缠绕着痛苦、绝望、挣扎、死亡等复杂的情感,交织着"压迫——反抗"的社会模式以及存在的荒诞体验。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三重嵌套的圈环组成的系统:即社会场域、自然场域和精神场域。贯穿这三个圈环的是"打开下一个大门"的理想。"门"是影片的核心意象,象征叛乱者获取更多生存权利的渴望,生的希望和死的恐惧同时隐藏在门后。
- 岳芬
-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以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
- 2010年海南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外部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设施、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更重要的事,海南省在体育产业理念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较之以往,这些理念的施舍和推行,对于海南体育产业的发...
- 岳芬
- 关键词:公路自行车赛环湖赛国际旅游岛体育产业发展
- 文献传递
- 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被引量:5
- 2013年
- 在整个20世纪,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得不面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大变迁时代,开始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生态电影成为传统文学艺术之外又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而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兴起,生态电影在思想深度和批评力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生态电影拓展了观众的视野,引领他们的关注焦点从金钱、物质到自然、生态。
- 常如瑜岳芬
- 关键词:生态电影生态批评生态纪
- 城市与自然 ——试论卡尔维诺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 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城市意象是其所有作品的核心意象之一,卡尔维诺对城市意象的塑造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方面:传统城市(祖先之城)意象、现代城市(奇观之城)意象以及未来城市(蜃景之城)意象。从生态批评和生态观念的角度来看,城市意象的...
- 岳芬
- 关键词:城市生态批评生态思想
- 文献传递
- 城市与自然——论卡尔维诺作品中的建设性后现代生态观
- 2015年
-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人类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精神历程。在他的小说中,城市既是重要的元素和组成部分,也承载了作家的精神旨归。卡尔维诺对城市以及居住于城市中的人的描绘,在思想上为新的文学批评范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卡尔维诺的作品是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一次生动阐述,他作品中的城市意象包涵了丰富的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思想。
- 岳芬
- 关键词:城市
- 略论西方现代小说中的“场所”及其生态意义
- 2015年
- 小说家对场所的思考始于18世纪,在大部分西方现代小说作品中,场所是隐性的,它是故事的背景,用于证明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并为故事奠定情感基础。在20世纪之后,场所被赋予新的内涵,它的内容也得到迅速拓展,场所不再是小说的边界,而是作品的中心。场所是主体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场所具有基础性和指示性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隐喻的场所暗示自然的存在状态,限定作品中主体的道德标准,并赋予主体以特有的审美感知力;另一方面,主体并非孤立地生活在场所中,而是处于"主体——场所"的相互关系之下,小说中的场所为主体的精神性存在提供多种诠释角度。场所不仅是静止的序列,还包含大的时代历史背景和自然时序。
- 岳芬
- 关键词:环境伦理生态批评
- 镜头中的生态精神——《舌尖上的中国》生态思想探析被引量:7
- 2012年
-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最热议的电影系列片之一,它不仅为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纪录片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在精妙的叙述、灵活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感官呈现之外,引入了大量的生态思想。影片向观众展示了这样的内蕴:"食"的意义在生态的层面上得到延展和丰富,人的世界包容于万有的宇宙和自然之中,最终回归于生态精神,并对人的存在方式进行重构。
- 常如瑜岳芬
- 关键词:纪录片生态思想《舌尖上的中国》
- 八十年代的文学梦和思想潮——评《梦里潮音》及其文学史价值
- 2016年
- 鲁枢元先生一曲《梦里潮音》为读者送来三十年前的记忆、诗与思想,这本日记合集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梦的回顾,是对八十年代思想潮的再现。《梦里潮音》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八十年代的文学史,抒写了文学、思想以及文人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的各种变化。这本日记还可以被当作一部描绘八十年代作家和批评家心理的传记,它代表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
- 常如瑜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