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月

作品数:45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糖尿
  • 34篇糖尿病
  • 15篇2型糖尿
  • 15篇2型糖尿病
  • 14篇病变
  • 12篇神经病变
  • 12篇糖尿病患者
  • 12篇糖尿病周围
  • 12篇糖尿病周围神...
  • 12篇糖尿病周围神...
  • 12篇糖尿病周围神...
  • 12篇周围神经病
  • 12篇周围神经病变
  • 12篇2型糖尿病患...
  • 12篇病患
  • 8篇木丹颗粒
  • 6篇药理
  • 6篇治疗糖尿病
  • 5篇药理学
  • 5篇网络

机构

  • 40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鞍山市铁东区...

作者

  • 45篇齐月
  • 11篇于世家
  • 8篇王镁
  • 8篇刘松岩
  • 7篇刘小溪
  • 5篇刘庆阳
  • 5篇郝宏铮
  • 5篇霍晶晶
  • 5篇郑曙琴
  • 5篇王英娜
  • 4篇张兰
  • 4篇吴志香
  • 3篇王森
  • 3篇李小娟
  • 3篇施剑
  • 3篇王东
  • 3篇高天舒
  • 3篇李莹莹
  • 3篇伊桐凝
  • 3篇王丽

传媒

  • 5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国医论坛
  • 2篇河南中医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手段的发展,其发病机制有了更多新的见解,但仍没有完全阐明。文章对近年来与DPN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检索,并从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的视角对DPN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上对DPN的研究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王乐旭伊桐凝齐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
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拾萃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合并症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心烦易怒,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机的特点可以归纳到中医的...
齐月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文献传递
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4例P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硫辛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木丹颗粒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神经传导速度(MNCV)、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FBG,Hb Alc,TG,CHO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G,CHO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治疗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O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治疗组MDA下降、SOD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木丹颗粒治疗PDPN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脂代谢,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齐月于世家
关键词:氧化应激木丹颗粒
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齐月于世家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基于金水相生法治疗糖尿病便秘
2025年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病程长且易反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认为,糖尿病便秘与阴虚燥热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有关,表现为机体津液运化失常。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源,肺肾二脏经络相通、五行相生、共主水液、阴阳相资,所谓“肺肾同源”“金水相生”,从肺肾治疗糖尿病便秘往往疗效确切。该文通过介绍金水相生理论基础及运用范围,以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探讨该理论指导糖尿病便秘治疗的遣药组方,并结合临床典型病案加以阐述。
赵新月齐月
关键词:糖尿病便秘消渴便秘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黄芪-地龙药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索黄芪-地龙药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搜索有关地龙成分的文献,对得到的成分进行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筛选,并在SwissTargetPretection网站中预测作用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找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靶点,运用微生信平台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生物信息学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及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运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将对接结果用PyMOL可视化。结果:得到黄芪-地龙的有效成分47个、作用靶点631个,疾病靶点5381个,两者交集靶点391个,筛选出核心靶点77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自磷酸化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前列腺癌、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尤其是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结论:黄芪-地龙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新思路。
杜佳霖齐月
关键词:地龙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对血府逐瘀汤加减的组方药物进行查询,筛选其化学活性物质和靶标基因,并利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靶点基因,药物与疾病的靶标基因取交集后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PPI网络,并寻找核心基因,再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找出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小分子和蛋白的对接情况,最后进行动物实验验证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DPN的关键化学成分共80个,分别为槲皮素、木犀草素、三柰酚、汉黄芩素、黄芩素等;药物-DPN的共同靶点142个,关键蛋白14个。GO富集结果包括小梁形态发生、积极调控、膜筏等;KEGG富集结果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三柰酚和汉黄芩素与AKT1结合活性较强;槲皮素、甘草查尔酮A与RELA结合活性较强;甘草查尔酮A与MAPK14、ESR1结合活性较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府逐瘀汤17.1 g/kg组能明显降低大鼠机械痛阈值,下调AKT1、RELA、MAPK14的蛋白相对表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三柰酚等多种化学成分调节AKT1、RELA、MAPK14等靶点,进而影响多条信号通路,通过抗炎、促进神经细胞增殖,修复神经组织共同发挥着治疗DPN的作用。
张栏译沈子涵齐月张兰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子对接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齐月
从气虚体质论治糖尿病肾病被引量:3
2023年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此病是糖尿病微血管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还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患者往往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现代中医研究发现,气虚体质患者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占比呈逐渐上升趋势。文章总结中医糖尿病肾病辨治的诊疗经验,简要概括气虚体质的概念,分析气虚体质形成的内因和外因,通过期流行病学分析地域、年龄、性别等的影响;另分析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其余气虚体质的关系,总结现代医家从气虚轮值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分析,从而验证从气虚体质角度论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基础和治疗优势,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王晓鹏齐月
关键词:气虚体质糖尿病肾病中医药
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桃仁、红花两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的靶点进行检索,通过GeneCards、DrugBank、TTD3个数据库找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靶点。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绘制韦恩图。利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微生信绘图网站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化合物成分36个,靶点214个,交集靶点156个。GO分析结果:生物学功能82条,生物学过程5 410条,细胞学组分515条。KEGG结果显示:共有264条信号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孙蕊齐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网络药理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