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晶晶

作品数:30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11篇尿酸
  • 10篇血症
  • 9篇酸血症
  • 9篇尿酸血症
  • 9篇高尿酸
  • 9篇高尿酸血症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神经病变
  • 7篇中医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糖尿病周围
  • 6篇糖尿病周围神...
  • 6篇糖尿病周围神...
  • 6篇中药
  • 6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病患
  • 5篇世家

机构

  • 26篇辽宁中医药大...
  • 16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霍晶晶
  • 21篇于世家
  • 12篇王丽
  • 6篇刘庆阳
  • 6篇郝宏铮
  • 6篇刘松岩
  • 5篇齐月
  • 5篇王镁
  • 5篇刘小溪
  • 4篇王英娜
  • 3篇王亚茹
  • 3篇王森
  • 3篇刘阳
  • 2篇郑曙琴
  • 2篇王宁
  • 2篇郭明
  • 1篇张军
  • 1篇伊桐凝
  • 1篇王森

传媒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合并症相关性研究
霍晶晶王丽于世家
利拉鲁肽治疗93例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观察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依从性.方法 93例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 mg/d,逐渐加量至1.2 ~1.8 mg/d,于1,4,12,54周随访利拉鲁肽对体重、血糖、原治疗方案的影响,记录不良反应和停药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即有32.2%(29/90)的患者体重下降,治疗54周后8例患者体重由(86.50±11.66)kg降至(83.13±10.88)kg(t=3.32,P<0.05);治疗12周后43例患者1,4,12周体重与0周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利拉鲁肽注射3d后空腹和餐后血糖即明显下降(t分别为4.30、6.90,P均<0.01)并保持继续下降至12周(t分别为4.58、6.71,P均<0.01);在治疗12周后24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胰岛素停用和减量者达83.3% (20/24),仅2例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发生轻微低血糖.主要不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以厌食最为常见,在4周内全部缓解,恶心、腹泻于5d内消失.23.7%(22/93)的患者因费用原因停用利拉鲁肽,占68.2%(15/22).结论 利拉鲁肽具有良好和迅速的减重、降糖作用,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为一过性,低血糖发生率低.
王镁于世家刘松岩刘庆阳齐月刘阳郝宏铮王亚茹霍晶晶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
中药复方治疗消渴病痹症的用药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消渴病痹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医学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消渴病”and“痹症”or“糖尿病”and“周围神经病变”and“中药复方”or“中医药”为检索词,检索2014年7月至今的相关文献,共搜索相关文献97篇,经过筛选,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8篇,将58篇文献中涉及的中药复方中的单味中药依次输入Excel中,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58篇文献中共涉及108味中药,共出现591次,其中用药频次≥10次的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桂枝、鸡血藤、红花、白芍、地龙、川芎、赤芍、牛膝、甘草、桃仁、丹参、细辛、生地、葛根。中药治疗本病的药性、药味、归经以温、苦、肝最常见,用药类别最多是活血化瘀药。聚类分析得出3个聚类基础方和多个药组药对。结论:正虚是该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感邪是发病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为其病机根本。补益气血、温里通络和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法对消渴病痹症的施治有很好的疗效。
陶运霞王丽霍晶晶
关键词: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于世家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中药组方规律研究
2024年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于世家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思维和选方用药,分析总结其核心类方。方法:通过门诊病历采集的方式收集于世家教授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消渴病医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集患者病历信息,建立“于世家-消渴病”病历数据库,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利用其方剂分析等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255个病历,涉及药物共122味,使用频次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黄芪、丹参、红花、鸡血藤、赤芍、知母、女贞子、黄精、当归、枸杞子,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清热类为主,常用药物组合21条,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类方3个,类方1由黄芪、车前子、薏苡仁、猪苓、生地黄组成,类方2由红花、鸡血藤、黄芪、丹参、三七组成,类方3由女贞子、丹参、黄芪、枸杞子、知母组成。结论:于世家教授坚持治病求本,主张将补气活血法贯穿于消渴病治疗始终,并提炼出3个核心类方,构思严谨,药力平和,可应用于消渴病的不同阶段,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商洪伟刘松岩刘小溪于世家霍晶晶
关键词:学术思想消渴病数据挖掘
益气利湿中药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丽于世家霍晶晶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挖掘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用药规律,获取最佳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7月—2021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由于世家教授亲自接诊的DKD患者病例信息;组建处方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总结最佳药物配伍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筛选出有效处方101首,使用中药65味。“黄芪–丹参”为最佳配伍,该药对共含有有效成分76个,靶点244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可能通过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于世家教授认为瘀血阻络贯穿本病始终,根据“久病必瘀”的思想,将益气活血贯穿治疗的始终。
商洪伟于世家霍晶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组方规律网络药理学
健脾祛湿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多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痛风或其他慢性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呈现逐渐流行的趋势,业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同时也成为诸多医家热衷的课题。高尿酸血症与尿酸代谢密切相关,西医将促进尿酸排泄以及抑制尿酸合成等方法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西医药物治疗易发生消化道损伤、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改变有密切的联系,中药及其复方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相关代谢途径改善高尿酸血症。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高尿酸血症多是由于脾虚湿生引起的,因此治疗上注重健脾祛湿类中药的运用。中药可以影响宿主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挥降尿酸作用,菌群可以将中药活性物质代谢分解为活性更强的物质从而发挥药效。由于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多成分、多途径、综合调控等特点,可调控肠道菌群以达到降尿酸效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手段选择,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文章旨在总结健脾祛湿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李柳霍晶晶于世家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代谢紊乱中药健脾祛湿
从脉痹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辨治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并发症也随之显露,而下肢动脉硬化症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应做到早治疗、延缓其发展。文章通过脉痹理论来论述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将其与脉痹的病因病机相比较,得出脉痹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密切相关,然后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及对其病程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梳理。最后,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疗给出了建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临床上以温阳散寒通脉法、清热祛湿解毒法、益气活血化瘀法、滋阴益气活络法、疏肝行气活血法为常见。
杨仲原霍晶晶
关键词:消渴病下肢动脉硬化症脉痹
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尿酸与血糖水平相关性分析
王丽于世家霍晶晶
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总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疼痛或(和)感觉异常等症状。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霍晶晶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组糖末宁消渴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