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奇平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活检57例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对 5 7例的CT引导经皮肤穿刺活检的方针学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秦式穿刺针在CT引导下行活检 ,5 7例均作了细胞学检查 ,其中 43例作了病理学检查。结果 所有 5 7例CT引导下均穿刺成功 ,并获得组织学 (43例 )和细胞学 (5 7例 )材料 ,细胞学检查阳性率 (94 7% ) ,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率 (95 3 % ) ,发生并发症 6例 (10 5 % )。其中气胸 1例、咯血或痰中带血 5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相结合的检查方法 ,简便、准确、安全。
- 杨飞月陈颖娟邓奇平
- 关键词:胸膜CT引导活检肿瘤
- 多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 2003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3年前无诱因反复出现癫(*间)症状性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 冯莲英桂芗湘王传森邓奇平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癫痫海绵窦综合征首发症状
- 21例脑结核瘤高场强MRI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脑结核瘤临床相对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仅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5%~8%[1]。由于脑结核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并且近年来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抗痨药物研制相对滞后等原因,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2]。C T 检查对脑结核瘤诊断的特异性不高,M RI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而高场M RI更具有特异性[3]。为进一步提高对脑结核瘤的认识,本文对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脑脊液穿刺检查诊断后并抗结核治疗好转的21例脑结核瘤的M 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脑结核瘤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 刘宗才付隽邓奇平
- 关键词:MRI分析脑结核瘤高场强颅内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抗结核治疗
- 冠状窦插管影像学特点及意义
- 2002年
- 王华义周松邓奇平郑亚西张陈匀李世英范寿年
- 关键词:影像学特点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 高分辨率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
- 2001年
- 张湘燕李丹宋新灵邓奇平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HRCT影像学表现
- 肾肿瘤术前栓塞(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邓奇平何强周松
- 关键词:肾肿瘤术前栓塞手术治疗
- 双源CT一站式扫描诊断急性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一站式扫描对急性肺栓塞(PE)及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SCT对56例临床疑诊急性PE患者先行肺动脉成像(CTPA),间隔120~180s后再行深静脉成像(CTV)。利用MPR和MIP观察PE和DVT分布情况。56例中,12例于CTPA检查发现PE后接受DSA检查。以血管节段为单位,记录双源CT和DSA对PE和DVT的诊断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例PE患者中发现DVT 11例,CTPA对肺段及亚段动脉P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χ2=8.34、92.65,P均<0.01),对肺叶动脉及以上级别血管PE的检出率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V对DVT的检出率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7,P=0.414)。以DSA为金标准,CTV评价DV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16%(47/51)、96.49%(55/57)、94.44%(102/108)。结论双源CT一站式扫描可同时准确地诊断急性PE及DVT。
- 王荣品刘昌杰邓奇平顾福嘉王楠竹王涛杨秀林
- 关键词:肺栓塞静脉血栓血管造影术
- 改CT高mA为低mA扫描方法及应用报告
- 1994年
- 改CT高mA为低mA扫描方法及应用报告贵州省人民医院周松,苏有德,邓奇平1990年6月我院安装使用的SCT-3000TFCT机使用的球管型号为MODEL:GS-1585,球管最大热容量为1500KHU(1060KJ),属大容量X线管。安装调试时,厂方...
- 周松苏有德邓奇平
- 关键词:CT扫描
- 肺内孤立性病灶的良恶性CT征象分析
- 1998年
- 王建华王荣品周松邓奇平杜松林
- 关键词:肺肿瘤CT孤立病灶肺结核球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后:3T MRI评价肺血管形态和血流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应用3.0 T MRI技术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 BGS )后患者肺血流量与肺血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PC-MRI对22例BGS术后患者肺、体循环大血管进行血流测量,用Re-port Card软件计算左、右肺动脉及主动脉血流参数,计算肺、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应用CE-MRI测量肺血管发育指标。分析双肺动脉血流差异、肺血流量与肺血管发育指标关系、不同分组肺血流及肺血管发育差异。结果 BGS 术后, Qp/Qs 为0.599±0.111,肺动脉狭窄组显著大于肺动脉闭锁组( t =3.422, P =0.003);右肺血流量[(56.1±10.9)%]明显大于左肺血流量[(43.9±10.9)%];右肺动脉反流分数明显低于左肺动脉( t=-2.689,P=0.014)。 PC-MRI测量肺血流量与CE-MRI测量肺动脉发育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r=0.456~0.698)。肺动脉狭窄组的肺血流量及肺血管发育显著优于肺动脉闭锁组( P均>0.05)。结论3.0 T PC-MRI测量肺血流量与CE-MRI测量肺血管发育指标具有较好相关性,二者结合方可全面评估肺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保留肺动脉的连续性有利于术后肺血管发育。
- 王荣品梁长虹黄美萍刘辉杨明放邓奇平
- 关键词: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