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国康

作品数:83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会议论文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喉癌
  • 20篇声门
  • 20篇激光
  • 18篇手术
  • 16篇声门型
  • 16篇门型
  • 15篇肿瘤
  • 14篇声门型喉癌
  • 11篇声带
  • 11篇激光手术
  • 10篇切除
  • 9篇内镜
  • 6篇术后
  • 6篇切除术
  • 6篇细胞
  • 6篇喉功能
  • 6篇喉镜
  • 5篇早期声门型喉...
  • 5篇声带白斑
  • 5篇声带粘连

机构

  • 6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桐乡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井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3篇范国康
  • 14篇王琦
  • 12篇王华林
  • 8篇袁晖
  • 6篇林志宏
  • 5篇陈鸣
  • 4篇徐霖
  • 4篇邢昌全
  • 4篇沈磊
  • 3篇杨蓓蓓
  • 3篇吕新法
  • 3篇张洪庆
  • 3篇段洪刚
  • 3篇汪文斌
  • 2篇伍建军
  • 2篇徐慧芳
  • 2篇苏立众
  • 2篇王传喜
  • 2篇袁晖
  • 2篇陈惠敏

传媒

  • 7篇全国耳鼻咽喉...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2005年浙...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医学
  • 2篇2012年浙...
  • 2篇2014第四...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新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陈旧性外伤性歪鼻畸形的矫治
陈旧性创伤性歪鼻畸形是指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外鼻受外力的损伤后未及时、正确地处理而发生的错位愈合和纤维化牵拉所致的畸形。鼻骨骨折是面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钝挫伤如交通事故、运动伤和打架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很多骨折常为复合...
张洪庆范国康王华林
关键词:歪鼻畸形鼻内镜下鼻腔通气功能鼻中隔软骨鼻甲粘膜
文献传递
喉显微激光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相关问题研究
目的 探讨CO2喉显微激光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相关问题研究,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和放射治疗在肿瘤学疗效,社会学效益做比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T1-T2NOM0声门型喉癌行CO2喉显微...
范国康
关键词:早期喉癌声门型激光手术
室带黏膜瓣转位创面修复预防T1b声门型喉癌术后声带粘连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应用室带黏膜瓣一期修复重建声门区创面,预防T1b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声带粘连的可行性。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例T1b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0~85岁(中位年龄64.5岁),均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带切除术,并一期行室带黏膜瓣转移修复术重建声门区创面,术后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学疗效,手术并发症情况,声带粘连程度以及嗓音功能情况,并常规随访。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分。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随访时间12~37个月,中位随访期19.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出现室带黏膜瓣缝线脱落,黏膜瓣上缩移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症状。6例患者术后声带无粘连,12例患者术后声带长度比为(0.80±0.23),术后最大声门开放角度为(46.5±7.7)度。术前及术后半年喉黏膜稳定状态下行嗓音功能评估,12例患者VHI-10中位数评分术前为20分,术后为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27,P<0.05)。结论应用室带黏膜瓣修复重建T1b喉癌激光切除术后的声门区创面对于预防术后声带粘连有确切的效果,术后患者嗓音功能恢复好。
张健王琦李贇范国康
关键词:喉疾病声带粘连声门型喉癌
基于电子喉镜和图像增强内镜的喉结核形态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总结喉结核在电子喉镜和图像增强内镜(image-enhanced endoscopy,i-scan)下的形态学特征。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喉结核的3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21~84(57±15)岁],包括电子喉镜、i-scan内镜的形态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补充临床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病程1~12(3.0±2.8)个月。临床症状有声嘶27例,咽部异物感2例,咽痛2例。26例累及1个部位,其中声带24例、室带1例、会厌1例。5例累及多部位,其中声带和杓间区2例;杓会厌襞和会厌2例;杓会厌襞、室带和会厌1例。18例患者电子喉镜呈现单一形态,水肿渗出型4例、溃疡型5例、肉芽增生型9例。水肿、溃疡、肉芽增生可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2种及以上形态者共13例,其中水肿渗出型、溃疡型、肉芽增生型出现频次分别为7、9、10次。22例患者合并肺部有活动性肺结核或慢性肺结核,9例患者肺部影像学检查正常。21例患者喉组织活检病理为慢性肉芽肿,10例为慢性肉芽肿伴干酪性坏死;其中19例完善齐-尼氏染色(7例抗酸杆菌阳性),3例完善聚合酶链反应(均为阳性)。20例完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19例阳性),18例完善痰涂片(6例阳性),18例完善抗结核抗体(6例阳性),14例完善血沉(4例阳性)。6例患者进行了i-scan检查,溃疡型喉结核若周边组织无肉芽增生,i-scan可见溃疡周边有丰富管径稍增粗迂曲的斜行及树枝状血管,深溃疡伪膜厚则无法观察到血管影,浅溃疡处见深部充血灶和散在疏密不均分布的点状血管影;水肿渗出型和肉芽肿型并存的喉结核i-scan可见声带水肿,表面有白色渗出物,声带渗出物下可见散在疏密不均分布的点状和不规则扭曲线条状血管影,病灶周边有迂曲的斜行及树枝状血管;肉芽肿型喉结核i-scan可见溃疡灶周边的肉
王琦凌奕黄杨熠艺周剑盛范国康
关键词:喉镜检查喉结核形态学
喉癌CO2激光手术创面愈合临床初步观察
喉癌CO2激光手术的特点是手术创面二期愈合,术中创面不缝合、不做粘膜或皮瓣的移植修复.术后创面愈合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自身愈合过程.孙敬武等用狗分别完成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术后创面面积...
范国康
关键词:喉癌创面愈合
文献传递
喉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及调控因子的研究
背景: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正常组织清除某些细胞的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模式,它也出现在多种病理状态下。细胞凋亡在控制生物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等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细胞凋亡有...
范国康Shigeharu Fujieda
关键词:喉癌组织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细胞凋亡无瘤生存率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变异体在喉癌发病机制中的相关问题
杨蓓蓓何建国陈嘉曹江张行范国康袁晖蒋骅陈鸣
该项目主要研究技术:⑴运用TagMan探针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喉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⑵运用TagMan探针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喉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表...
关键词:
关键词:喉癌肿瘤细胞增殖基因治疗
内窥镜手术与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其中16例有前期手术史。23例行鼻内窥镜手术,其中10例行鼻腔、唇龈沟径路内窥镜手术;63例行鼻侧切开术。全部病例随访11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23个月。术后复发率数据经SPSS10.0软件包统计处理。结果:内窥镜手术和鼻侧切开术都可以切除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前者可在术中提供良好的视野,并保存重要的解剖结构,面部无瘢痕;鼻侧切开术术后面部遗留瘢痕或畸形。随访显示:鼻侧切开术组术后复发率9.5%,内窥镜手术组术后复发率13%,两组术后复发率对照分析显示,其差别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鼻腔内翻性乳头瘤的复发率与鼻侧切开术相仿,且符合美容要求,所以是可行的。
王华林林志宏范国康陈惠敏
高清智能染色内镜结合频闪喉镜对声带白斑的诊疗价值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评估高清智能染色内镜(iSCAN)结合频闪喉镜鉴别声带白斑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行CO_(2)激光喉显微手术明确病理性质的79例声带白斑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4例,年龄33~90(61.5±10.3)岁。术前采用iSCAN和频闪喉镜观察和评估病变形态学特征、微血管形态、黏膜波特点等,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例患者,共119侧病变(56侧左,63侧右)。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恶性病变(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的声带侧别为51侧,良性病变为68侧。频闪喉镜下,黏膜波正常及轻度减退69侧,重度减退及消失50侧,黏膜波减退程度与恶性病变正相关(ρ=0.687,P<0.001)。iSCAN内镜下,病变部位微血管形态变化(垂直)与恶性病变正相关(ρ=0.687,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大、厚、颜色不均匀、颗粒状隆起、周边红斑和不对称与恶性病变正相关(ρ=0.530、0.401、0.538、0.315、0.497、0.28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的恶性病变风险是病灶小的5.437倍,iSCAN内镜下垂直血管改变的恶性病变风险是血管形态正常的8.711倍,黏膜波重度减退或消失恶性病变风险是黏膜波正常或轻度减退的9.12倍。结论iSCAN结合频闪喉镜,可以全面观察和评估声带白斑患者的声带形态、黏膜下微血管及声带黏膜波的变化,提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
王琦黄杨熠艺李林荣周剑盛李赟沈磊范国康
关键词:声带白斑频闪喉镜
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回顾分析
目的:本文对我科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做一概要的回顾分析,促进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个性化的选择.方法:回顾我科数十年喉癌资料,分析患者及临床医师早对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70及80年代我科对喉癌治疗以各种术...
范国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