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宏

作品数:46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诊治
  • 6篇气管
  • 6篇并发
  • 5篇肉芽肿
  • 5篇切除
  • 5篇插管
  • 4篇肉芽
  • 4篇气管插管
  • 4篇喉癌
  • 4篇喉咽
  • 4篇儿童
  • 3篇手术
  • 3篇脓肿
  • 3篇细胞
  • 3篇小儿
  • 3篇肌瓣
  • 3篇关节
  • 3篇喉咽癌
  • 3篇恶性

机构

  • 46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杭州市第一人...
  • 4篇余姚市人民医...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46篇林志宏
  • 8篇滕尧树
  • 7篇王华林
  • 6篇范国康
  • 5篇王辉萼
  • 5篇陈鸣
  • 5篇袁晖
  • 4篇方建苗
  • 4篇段洪刚
  • 3篇林敏
  • 2篇徐立红
  • 2篇李福军
  • 2篇沈磊
  • 2篇郑婷婷
  • 1篇刘剑锋
  • 1篇杨蓓蓓
  • 1篇赵长青
  • 1篇陆美萍
  • 1篇魏欣
  • 1篇姜彦

传媒

  • 7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2005年浙...
  • 1篇2006年浙...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咽后脓肿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成人咽后脓肿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35例累及咽后间隙的成人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15例,根据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将两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白细胞计数、CRP、脓腔最长径、是否累及3个及以上间隙、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基础疾病以及是否累及纵隔等共计10项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提示CRP、脓肿长径和病程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根据ROC曲线,取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脓肿长径截定点26.5mm作为自变量,将脓肿长径>26.5mm、CRP和病程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脓肿长径>26.5mm是增加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脓肿长径>26.5mm的患者需手术治疗的风险是≤26.5mm患者的56.4倍(β=4.032,OR=56.4)。结论对于脓肿长径大于26.5mm的患者宜尽早手术引流。
张萍萍黄应亮楼浙伟熊国辉林志宏
关键词:咽后脓肿成人手术指征引流
鼻腔多形性腺瘤恶性变一例被引量:6
2007年
患者男,69岁。以右侧鼻塞5年,鼻旁隆起及鼻外肿块7个月于2006年2月23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右侧鼻塞就诊于当地医院,表面麻醉下经前鼻孔行鼻腔肿物摘除,病理报告为鼻腔混合瘤。术后鼻腔通气较好,未曾复诊。半年前开始出现渐进性鼻塞及少量涕中带血,右侧鼻前孔有肿物突出伴右侧鼻背隆起畸形。4个月前在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鼻腔前部有光滑肿物,骨质完整,未行治疗。近1个月来,
林志宏林敏滕尧树王华林
关键词:鼻腔肿物多形性腺瘤病理报告鼻腔通气涕中带血
气管插管后并发喉双侧肉芽肿被引量:3
2007年
喉肉芽肿是成人气管插管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通常位于声带突处,喉双侧肉芽肿较为罕见。我们诊治2例,报道如下。
林志宏王华林王辉萼
关键词:喉肉芽肿气管插管并发症
环杓关节半脱位6例的诊断和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气管内插管麻醉的增多,喉内创伤也相应增加.以环杓关节半脱位最为严重,且早期诊治极为重要,否则可致关节粘连和固定而长期声音嘶哑及呛咳.近10年来笔者遇到6例环杓关节半脱位患者,现报告如下。
毛振宇林志宏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麻醉早期诊治声音嘶哑关节粘连
喉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喉鳞状细胞癌为多。喉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层面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喉癌与EGFR、COX-2、Survivin、VEGF、STAT3、p16、p53和Cyclin D1等基因相关。通过对这些基因的深入研究,基因治疗将为喉癌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途径,对人类战胜喉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蓓蕾徐立红袁晖林志宏
关键词:喉癌基因治疗
食道异物穿孔并发急性甲状腺脓肿的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急性甲状腺脓肿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由食道异物穿孔所致更为罕见。笔者查阅了近20多年相关的中文文献,发现仅有一例影像学报道。现将笔者诊治的一例患者情况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林志宏朱永斌林敏
关键词:并发中文文献
甲状舌骨肌瓣在部分喉切除术中重建杓部的应用
目的:总结甲状舌骨肌肌瓣在部分喉切除术中重建杓部的制作方法及其防治误咽的作用。方法:对27例须切除单侧杓部的喉癌及喉咽癌,应用甲状舌骨肌肌瓣进行杓部重建,其中声门型喉癌17例(T2N0M0 10例,T3N0M03例,T3...
林志宏滕尧树
关键词:部分喉切除术声门型喉癌喉咽癌
文献传递
表现为恶性第二腮裂囊肿的颈部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一种不常见的、侵袭性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于青年男性的肢体。头颈部滑膜肉瘤非常罕见且部位隐匿,通常缺乏恶性肿瘤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故发现时瘤体均已较大;耳鼻咽喉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也往往不足,...
滕尧树林志宏李勇
关键词:滑膜肉瘤
文献传递
气管插管后环杓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提高对气管插管后环杓关节半脱位 (AS)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0例AS的症状、体征及电视频闪喉镜表现 ;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行环杓关节拔动复位术 ,同时服用类固醇激素和阿斯匹林 2周。随访 2~ 6年。结果 患者症状为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声嘶 ,检查可见声带固定 ,声带突高低不一 ,患侧声带振动存在。伤后 40天内就诊治疗 9例 ,拔动复位后杓部对称 ,声门闭合良好 ,嗓音恢复正常 ;1例伤后 4个月就诊者 ,多次拔动失败后 ,行甲状软骨板成形术Ⅰ型 ,嗓音得以改善。结论 病史及电视频闪喉镜检查可早期诊断AS。关节复位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林志宏王辉萼
关键词:气管插管并发症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和味觉障碍的发病率和预后:35566份中国多中心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明确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和味觉障碍发病率、发病特征、预后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中国45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的横断面研究。研究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1日共8周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健康状况、吸烟饮酒史、疫苗接种史、感染前后的嗅觉和味觉功能、感染后的其他症状以及嗅觉味觉障碍的持续时间和改善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自报的嗅觉味觉功能。采用χ^(2)检验、Losgistic回归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获得35566份有效调查问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味觉障碍的发病率为67.75%(24096例);其中女性为47.70%(16966例),高于男性的20.05%(7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13,P<0.001);18~4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更容易出现嗅觉味觉障碍(χ^(2)=120.210,P<0.001)。②性别(OR=1.564,95%CI为1.487~1.645)、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OR=0.601,95%CI为0.517~0.698)、口腔健康状况(OR=0.881,95%CI为0.839~0.926)、吸烟史(OR=1.152,95%CI为1.080~1.229)、饮酒史(OR=0.854,95%CI为0.785~0.928)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味觉障碍的发生相关(P值均<0.001)。③尚未恢复嗅觉味觉功能的患者中44.62%(4391/9840)伴鼻塞、流涕,32.62%(3210/9840)伴口干、咽痛。嗅觉味觉功能的改善情况与伴随症状的持续与否有相关性(χ^(2)=10.873,P=0.001)。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嗅觉味觉VAS分别为8.41、8.51分,感染后分别降至3.69、4.29分,截至调查时可恢复至5.83、6.55分。嗅觉障碍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5 d,味觉障碍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2 d。0.50%(121/24096)的患者嗅觉味觉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8 d。⑤嗅觉、味觉障碍总体的自报改善率为59.16%(14256/24096)。性别(OR=0.893,95%CI为0.839~0.951)、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OR
刘梦帆马瑞霞曹现宝张华周水洪蒋卫红姜彦孙敬武杨钦泰李学忠孙亚男史丽王旻宋西成陈福权张晓曙魏宏权余少卿朱冬冬巴罗曹志伟肖旭平魏欣林志宏陈枫虹单春光王广科叶菁瞿申红赵长青王振霖李华斌刘锋崔晓波叶胜难刘争许昱蔡晓杭伟章如新赵玉林喻国冻时光刚陆美萍沈暘赵玉桐裴嘉红
关键词:嗅觉障碍味觉障碍发病率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