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为
- 作品数:44 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患者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患者(瓣膜置换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CPB过程中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CPB过程中给予生理盐水,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转流前、转流后30 min、停转流、手术结束、术后1 d和术后3 d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浆sTM、vWF和ET-1在CPB期间和术后1 d均显著增高,NO在CPB期间和术后1 d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指标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未能恢复。观察组患者CPB期间至术后3 d的血浆sTM、vWF和ET-1均低于对照组,NO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CPB可导致全身性VEC的急性损伤,乌司他丁可以减轻CPB导致的VEC损伤。
- 陈春龚园汤和青侯俊方为冯雪刚孙德海
- 关键词:乌司他丁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
- 盐酸戊乙奎醚在合并COPD患者腹部手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能否改善合并COPD患者腹部手术中肺功能。方法 60例合并COPD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0.03mg/kg;对照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006mg/kg。分别记录麻醉前和麻醉30、60、90min及术毕血气指标变化;分别于各时间点采血监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观察平均气道压(PeaK)。结果治疗组术中、术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各时间点PaCO2、PeaK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手术期间VEGF和vWF水平均低于东莨菪碱组。结论长托宁可以减少合并COPD患者腹部手术时的肺损伤。
- 陈春龚园杨鹏冯雪刚汤和清侯俊方为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COPD腹部手术肺功能
- 一种带吸氧管的口咽通气道
- 一种带吸氧管的口咽通气道,包括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管道内设有吸氧管,吸氧管位于口咽通气道的管道中部,吸氧管管壁与口咽通气道的管道侧壁固定连接。吸氧管为无毒PVC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吸氧管的口咽通气道,紧急困难气道...
- 汤和青余相地方为侯俊林雷
- 文献传递
- 地尔硫卓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A组和对照(B)组。A组在全麻诱导插管前静注地尔硫卓0.02 mg/kg;B组在诱导及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 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 min 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有轻微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结论地尔硫卓可以有效防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 侯俊汤和青方为陈春孙德海
- 关键词: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地尔硫卓艾司洛尔
- 不同硬膜外阻滞平面对手术患者丙泊酚镇静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硬膜外阻滞平面对手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和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中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中阻滞平面组(T4组,n=32)和低阻滞平面组(T10组,n=28)。两组麻醉阻滞平面分别控制在T4和T10以下,观察15 min后,分别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输注30 min后停止。记录硬膜外阻滞前,硬膜外阻滞后每5分钟及输注丙泊酚前、后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并记录达到镇静程度的诱导时间、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的诱导用量和维持用量。结果中阻滞平面组(T4组)的患者镇静诱导时间较低阻滞平面组(T10组)缩短(P〈0.01),从镇静状态恢复到清醒的恢复时间较低阻滞平面组(T10组)延长(P〈0.05),中阻滞平面组丙泊酚诱导和维持用量较低阻滞平面组减少(P〈0.01)。结论与低位硬膜外阻滞比较,中位硬膜外阻滞时丙泊酚镇静起效较快,恢复较慢,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 龚园陈春孙德海候俊方为汤和青冯雪刚朱耀明
- 关键词:丙泊酚硬膜外阻滞脑电双频指数靶控输注
-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缺血再灌注组(IR)和依托咪酯组(Etom),各20只。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后1d、3d、7d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Etomidate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明显上升(P<0.01),但Etom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低于IR组(P<0.05)。组内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PTP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 侯俊杨鹏汤和青皮明芳方为冯雪刚
- 关键词:依托咪酯海马
- 天麻素对心肺转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心肺转流(CPB)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CPB过程中给予天麻素,对照组CPB过程中给予生理盐水。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NO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浆sTM、vWF和ET-1在CPB期间和术后1 d均显著增高,NO在CPB期间和术后1 d均显著下降,对照组较观察组变化明显,且观察组各指标于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未能恢复。结论天麻素可以减轻CPB导致的VEC损伤。
- 龚园朱耀明陈春汤和青候俊方为冯雪刚孙德海
- 关键词:天麻素内皮细胞心肺转流术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妇科患者血清IL-6与皮质醇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3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15)和ANH组(B组,n=15),分别于诱导前、切皮前、手术开始1h和手术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1h和术终的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未导致妇科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 侯俊龚园汤和青唐万英方为陈春
-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中低温心脏停跳CPB下二尖瓣置换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方法,试验组在CPB前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CPB开始前鼻咽温为36℃时(T1)、CPB降温至28℃升主动脉阻断20min时(T2)、心脏复跳20min鼻咽温为36℃时(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的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测量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组内比较,CERO2:T2时与T1比较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T3时较T2回升(P<0.01);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对照组和试验组T2与T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ERO2:T2、T3时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BF/CMRO2:T2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中天麻素能降低脑氧耗,有利于改善大脑氧供需平衡。
- 汤和青林雷侯俊方为陈春柯齐斌
- 关键词:天麻素体外循环
- 帕瑞昔布钠对两种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输注下七氟醚MACBAR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纳对两种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输注下七氟醚阻断肾上腺素能反应最低肺泡气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七氟醚+瑞芬太尼1ng/ml(A1组);七氟醚+瑞芬太尼3ng/ml(A3组);七氟醚+瑞芬太尼1ng/ml+帕瑞昔布钠0.8mg/kg(P1组);七氟醚+瑞芬太尼3ng/ml+帕瑞昔布钠0.8mg/kg(P3组)。依据HR或MAP变化序贯法观察七氟醚浓度改变。记录诱导前、切皮前2min、切皮后5min期间每分钟HR、MAP。序贯法半数效量公式计算每组七氟醚MACBAR。结果 A1、P1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1.66%[95%可信区间(CI):1.31%~2.11%]和1.48%(95%CI:1.28%~1.72%),P1组较A1组减少11%(P<0.01);A3、P3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0.32%(95%CI:0.26%~0.40%)和0.29%(95%CI:0.24%~0.35%),P3组较A3组减少9%。结论 1ng/m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帕瑞昔布钠可减低七氟醚MACBAR的11%;而在3ng/ml靶控输注时,则可减低七氟醚MACBAR的9%。
- 汤和青林雷方为侯俊柯奇斌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