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棠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在现况调查中的应用
- 2011年
- 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ercent,PAR%)是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病或死亡占人群发病或死亡百分比。它把病原因子的相对危险度和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结合起来,对某一暴露因素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因而在定群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在现况研究中的应用却较少报告。而现况研究又是流行病学和卫生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着重介绍现况研究中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的估计方法。
- 林琳曹桂华张茂棠刘渠李刚张起文董建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相对危险度综合评价
- 苯职业接触工人尿中酚和黏糠酸监测结果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苯接触工人尿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的监测与分析,开展低苯环境下苯接触生物标志物研究,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制鞋厂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液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浓度,并对作业工人工作场所中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接苯工人尿酚浓度与接苯浓度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与接苯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接苯工人班后尿中的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班前尿(P<0.05),吸烟对尿酚浓度影响较小,吸烟者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低浓度苯工作环境下,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替代尿酚反映机体苯暴露情况。
- 张茂棠陈浩梁宁
- 关键词:苯尿酚
- 食品中沙门菌整合子与耐药性关系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食品中沙门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整合子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整合子阳性菌档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69株大肠菌中25株携带1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甲氧苄氨嘧啶)和aadA(氨基糖甙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l-aadA1。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但是单个菌株的耐药谱与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缺乏对应关系。
- 林琳刘渠刘衡川李灶平白松涛林斯星张茂棠林少杰
- 关键词:整合子耐药性沙门菌食品
- 一宗伤寒流行疫情的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分析一宗伤寒疫情的发生、流行原因和疫情控制效果,为人口密集地区的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控制积累经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相关的饮水和饮食卫生进行分析,核实诊断,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流行原因及特点及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共发生28例伤寒确诊病例,波及11间工厂,造成本次流行的主要原因为外出进餐、饮用生水等。结论饮食卫生管理不到位是造成疫情发生的主要因素。采取隔离治疗现症病人、严格进行消毒和对接触者及重点人群预防服药、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等综合措施能及时有效控制伤寒的流行。
- 张起文林琳刘渠张茂棠董建叶伟雄陈嘉慧王文玲
- 关键词:伤寒
- 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健康人肛拭子标本150份取自深圳市健康人群,按《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索有耐受性,耐药率分别为63.33%、49.33%、40.67%、38.67%和35.33%;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和0.67%,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6.67%。其中121株(占80.67%)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87株(占58.00%)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36株(占24.00%)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2株(占1.33%)对9种抗生索耐药。结论 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故应严格控制抗生索使用并继续做好耐药性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情况。
- 林少杰刘海文张茂棠刘渠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抗生素
- 2008-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2008-2011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龙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8种计75 608例,年均发病率为478.30/10万,报告死亡49例,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病死率0.06%。结论 4年间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淋病、梅毒、肺结核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传染病,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为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成为近4年危害龙岗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作为今后几年防制工作的重点。
- 林琳曹桂华张茂棠刘渠李刚刘凤仁覃佩兰叶伟雄陈嘉慧叶碧莉杨燕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疫情统计分析
- 食品中大肠埃希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食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50株大肠杆菌中19株携带1类整合子, 2株携带2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和aadA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17-aadA5。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但是单个菌株的耐药谱与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缺乏对应关系。
- 刘渠林琳刘衡川李灶平白松涛林斯星张茂棠林少杰
- 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总DNAPCR检测
- 深圳市龙岗区1998~2004年麻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龙岗区开展麻疹监测以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对1998~2004年麻疹疫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998~2004年全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093例,实验室和临床确诊1 3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25/10万,其中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4.72/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3~7月,呈现低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的“双相移位”现象,14.50%的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68.94%的病例接种史不详.全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转基本正常,敏感性较高. 结论为加速控制麻疹,今后要提高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疫苗复种.
- 林少杰张茂棠陈海玲
- 关键词:麻疹免疫
- 一起蓄意投放亚硝酸盐引发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一起蓄意投放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刑事侦查比较,加强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方法按照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完成所有病例或知情者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和饮食史等面对面调查,获取食品原料、加工和销售等情况;采集样本检测亚硝酸盐。查阅有关资料和知情访谈,了解刑侦和司法调查结果。结果中毒总雁患率为56.25%(63/112),其中疑似和确证病例罹患率分别为41.96%和14.28%,病死率为3.17%(2/63)。临床表现和疗效符合亚硝酸盐急性食物中毒特征;发病时间集中,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无关。病例呕吐物、食物和环境样品共7批次191份,亚硝酸盐检测阳性率为18.84%。现场环境、食品经销和加工流程调查结果,支持亚硝酸盐经蓄意性投放的结论。刑事侦查结果表明,疑犯意图源于市场经营之争,购买亚硝酸盐在饮食摊档投放。结论该起蓄意投放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经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刑事侦查密切配合,获得充分的证据。刑事侦察与现场流行病学的配合在此类事件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 李刚李斌林琳张茂棠刘渠黄薇谢显清陈林张顺祥
- 关键词:亚硝酸盐现场流行病学刑事侦察
- 深圳市某塑胶五金厂急性混合性气体吸入反应的调查
- 2012年
- 目的调查与分析深圳市某塑胶五金厂一起急性混合气体吸入反应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职业卫生学的调查方法,对患者所在的封闭式丝印车间丝印生产线相关岗位进行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对工作场所使用的洗面水、洗网水、开油水、油墨等挥发性气体进行质谱分析以及对有吸入反应的工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根据调查,初步考虑为一起因接触车间空气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溶剂而引起的急性混合气体吸入反应事件。结论凡有使用洗面水、洗网水、开油水等有机溶剂的封闭式车间,应弄清其有毒物质化学成分,完善车间通风排毒系统,并严格要求发放和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 江伟于碧鲲张茂棠陈浩
- 关键词:急性中毒吸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