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虹
-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文件受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 2024年
- 文件受控管理是近年来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热点和要点,传统人工文件受控管理效率低,工作量大,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文件受控管理系统,通过自动信息化手段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文件受控减负。系统通过C/S通讯模式达到文档电子存储与区域流转,加入智能检索功能,解决传统纸质文件不易管理情况,并通过UUID对文件唯一性进行标识,实现受控管理。通过建立文件受控管理系统,实现纸质文件受控管理,初步测试系统功能稳定,临床试验文件受控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电子化文件受控管理可实现用户账号追踪,各操作流程均保留轨迹记录,实现全流程受控管理,使临床试验的开展更加规范、科学和有序,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娜蔡雪玲邹燕琴吕丽虹戴婕
- 关键词:信息化文件管理
- 多因子联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有效的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将H9hESC细胞株接种到基底膜提取物包被的培养板上,序贯加入含有下列诱导因子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100μg/L细胞因子活化素A(activinA)诱导3d,20μg/L骨形成蛋白4(BMP4)和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d,10μ∥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5d,最后以含10μg/L制瘤素M(OSM)及1×10^-7moVL地塞米松(Dex)的培养液继续诱导4d。于细胞诱导分化第16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分化细胞肝脏特异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过碘酸.雪夫反应(PAS)试验和吲哚氰绿(ICG)摄取试验检测分化细胞是否具备肝细胞功能。结果activinA、BMP4、bFGF、HGF、OSM和Dex联合诱导的分化细胞具有类似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呈多角形或卵圆形;RT—PCR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a1-抗胰蛋白酶(AAT)等肝脏特异性基因;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AFP、ALB、CK19、CYP7A1等肝脏特异性蛋白;PAS试验及ICG试验显示分化细胞具备糖原合成和ICG摄取释放等肝细胞功能。结论体外联合多种诱导因子可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 崔罗方商昌珍任萌曹君吕丽虹陈亚进闵军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肝细胞样细胞分化
- 大鼠原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二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脏移植180例,即肝上下腔静脉(SVC)采用连续缝合法吻合,门静脉(PV)以及肝下下腔静脉(IVC)采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模型稳定后,供肝冷缺血时间为(50.1±12.0)min,无肝期为(16.0±3.1)min,受体手术时间为(54.4±10.6)min,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主要表现为肝脓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泥形成等。结论胆管内支架管的选择以及手术技巧是影响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李国林龙天柱林浩铭吕丽虹徐鋆耀俞建东许晓婷闵军万云乐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 临床研究协调员参与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目的:探讨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参与药物临床试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确保人类遗传资源使用的合法合规。方法 对本中心CRC进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知识调研。随后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开展针对问题的专题培训,...
- 陈娜吕丽虹戴婕褚玉国邹燕琴
- 关键词:人类遗传资源全过程管理药物临床试验
- 酸性微环境下大蒜素增强大鼠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活性
- 2011年
- 目的观察体外酸性培养环境下大蒜素对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pH5.6、pH6.5和pH7.2的完全RPMI1640培养基对大鼠脾脏CD3-NKR—P1+NK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并给予30mg/L浓度的大蒜素进行处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干扰素(IFN)-1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法检测NK细胞的功能活性。结果酸性培养环境下大鼠脾脏NK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NK细胞功能活性明显受阻。在pH7.2、pH6.5和pH5.6三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大蒜素对NK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表现为随培养环境的pH降低反而升高,以pH5.6、培养16h时达最高33.3%。与之相对应,NK细胞分泌的IFN-1达(64.59±0.09)ng/L,较培养4h时升高28%,且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也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大蒜素可通过提高NK细胞IFN-γ分泌水平明显改善酸性培养环境下NK细胞的功能活性。
- 徐丽俞建东吕丽虹龙天柱黄永亨闵军万云乐
- 关键词:大蒜素自然杀伤细胞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文件受控管理现状及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临床试验中文件受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临床试验文件受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全国71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围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临床试验项目开展文件受控管理基本情况、受控管理文件范畴、文件受控管理方式、文件受控管理的问题及难点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研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71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共收回71份问卷,调查发现94.37%的机构已实现文件受控管理,其中25.37%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文件受控,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应进行受控管理且做到唯一、不可替换的纸质记录文件有:肿瘤评估表、受试者日记卡、药物管理表格。目前文件受控管理方式存在工作量大、难以实现闭环受控、电子受控系统保密性较差等问题。结论: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各类文件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将受控文件分为:一般受控文件、重要受控文件、核心受控文件3个受控管理级别,根据受控分级给出相应受控管理建议,以明确临床试验文件受控管理重点,提高临床试验文件管理效率及质量。
- 陈娜蔡雪玲叶穗雯潘芸芸曾参吕丽虹孙萍萍戴婕沈杰邹燕琴
-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受控管理问卷调查
- 抗肿瘤药物促进人肝癌细胞释放携带热休克蛋白的exosomes及其高效诱导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体外研究
- 【目的】Exosomes为活细胞胞内内体小泡或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s)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一种直径介于30-100纳米的膜性微囊小体。不同细胞来源的exosomes...
- 吕丽虹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热休克蛋白EXOSOMES
- 文献传递
- 大鼠肝脏NK细胞的分离、纯化与超微结构特征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而高效的大鼠全肝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分离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获得目的细胞,研究肝脏NK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通过灌注和消化法分离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经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后收集单个核细胞层,磁珠分选得到肝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荧光鉴定其纯度,并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目的细胞进行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分离所得NK细胞纯度为(88.64±4.36)%,存活率>95%。肝脏NK细胞具有典型大颗粒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胞内可见多量与其细胞毒性相关的分泌颗粒及NK细胞特有的囊泡结构。随着其被激活,细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结论:该方法是大鼠肝脏NK细胞分离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肝脏NK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为其细胞功能发挥提供可能。
- 龙天柱李国林吕丽虹俞建东许晓婷林浩铭万云乐
- 关键词:超微结构
- 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标记大鼠肝脏NK细胞体内转输示踪
- 2010年
- 目的 利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大鼠肝脏NK细胞进行体内示踪,观察其在受鼠体内的存活.方法 经SD大鼠门静脉转输1×106个/ml CFSE体外标记新鲜分离的SD供鼠肝脏NK细胞,于输人后1、3、7、15 d分别切取肝脏和脾脏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并收集门静脉血监测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CFSE对大鼠肝脏NK细胞的标记率为98.63% 转输NK细胞后第1天受鼠肝脏内CFSE荧光最强,7 d时荧光变微弱,15 d时荧光基本消失 脾脏在第1、3天时可见较弱荧光,7 d时荧光消失.转输NK细胞后相同时间点肝脏内CFSE荧光均明显强于脾脏.转输肝脏NK细胞的受鼠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比例第1天时最高,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第15天时基本回复正常水平,淋巴细胞比例仅一过性降低.结论 转输的肝脏NK细胞在受体内的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在受体内的存活时间约为15 d.
- 龙天柱商昌珍李国林俞建东许晓婷吕丽虹闵军林浩铭万云乐
- 关键词:示踪免疫荧光
- 大蒜素对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大鼠脾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NK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和抑制NK细胞自然凋亡的作用,并能提高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和增强对Yac-1细胞的杀伤毒性,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中30mg/L是大蒜素的相对适宜浓度。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上调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增强其体外肿瘤杀伤能力。
- 徐丽吕丽虹俞建东龙天柱黄永亨闵军万云乐
- 关键词:大蒜素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