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广新

作品数:32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荨麻
  • 8篇荨麻疹
  • 7篇牛磺
  • 7篇牛磺酸
  • 7篇慢性
  • 7篇磺酸
  • 6篇皮肤
  • 6篇皮炎
  • 6篇慢性荨麻疹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4篇皮肤病
  • 4篇脱敏
  • 4篇吸入
  • 4篇高压液相
  • 4篇变应原
  • 3篇血清
  • 3篇寻常性
  • 3篇寻常性银屑病
  • 3篇异位性

机构

  • 20篇天津市长征医...
  • 8篇天津市中医药...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于广新
  • 15篇张理涛
  • 6篇张玉环
  • 5篇李军
  • 4篇毛舒和
  • 3篇孟令贺
  • 3篇王国祥
  • 3篇焦振山
  • 3篇张俊
  • 3篇张玉环
  • 3篇阳忠辉
  • 2篇张敏
  • 2篇李虹
  • 2篇赵振宇
  • 2篇李振化
  • 2篇宋蒙蒙
  • 2篇肖尹
  • 2篇曹晓佳
  • 2篇刘玉笰
  • 2篇张铁楠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2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 f1)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摘要)
目的 :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 f1)cDNA序列,为进一步表达重组的Der f1变应原用于尘螨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打下基础。方法:挑取活的粉尘螨经-70℃冷冻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De...
于广新张铁楠张理涛纪岩文
关键词:粉尘螨变应原CDNA
文献传递
牛磺酸对TH1/TH2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玉环焦振山阳忠辉王国祥张理涛于广新吕宁
该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牛磺酸(taurine)对牛磺酸治疗AD的方法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牛磺酸的浓度在10~80mmol/L时,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雷公藤多苷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大于2mg/L时,抑制...
关键词:
关键词:牛磺酸雷公藤异位性皮炎
吡硫嗡锌气雾剂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慢性湿疹是一组以皮肤浸润肥厚及不同程度苔藓化为特征的异质性免疫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率高。临床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易出现皮肤萎缩、快速耐受及皲裂加重的现象,并且也容易反复。我们自2011年2月—2011年12月应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商品名:适今可)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于广新宋蒙蒙张敏曹晓佳聂振华张峻岭张理涛
干扰素注射后泛发性扁平苔藓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35岁。躯干及四肢泛发紫红色扁平丘疹1个月余。3个月前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α-2a辅助治疗尖锐湿疣,1个月前全身泛发紫红色扁平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诊断: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治疗、结论与文献分析:停用干扰素、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治疗后皮疹消退,提示本病有自限性。干扰素可以引起泛发性扁平苔藓,与其他药物诱发扁平苔藓不同之处在于发病机制与其本身的生物活性有关。
于广新张俊孟令贺张理涛
关键词:干扰素扁平苔藓
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 f1)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2010年
目的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 f1)cDNA序列,为进一步表达重组的Der f1变应原用于尘螨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打下基础。方法挑取活的粉尘螨经-70℃冷冻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Der f1片断,进行克隆、测序。结果筛选出2株长度为361bp的Der f1 cDNA片断,一株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上的Der f1序列(AB034946)完全相同;另一株与Der f1序列比较有2处不同,同源性为99.7%。结论粉尘螨变应原的序列具有多态性,我们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区Der f1的cDNA克隆片断与Genebank上公布的Derf1序列高度同源。
于广新张铁楠张理涛纪岩文
关键词:粉尘螨变应原CDNA
姐妹同患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被引量:1
2013年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epider-molysisbullosapruriginosa,DEBP)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epidermolysisbullosa,DEB)的一种少见亚型。姐妹2人同患此病,国内少见类似报道;
于广新张俊孟令贺单士军张理涛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营养不良型
氦氖激光血液体外照射疗法治疗皮肤病143例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治疗十分棘手,抗组胺药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影响生活、工作;长期用药可致耐药性增加。我们采用LH-160型多功能氦氖激光体外照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湿疹78例...
于广新李虹
关键词:氦氖激光皮肤科体外照射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皮肤病
文献传递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检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测定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并分析相关性。方法高压液相方法检测血清牛磺酸水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积分(P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比较,P<0.01),并且牛磺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99,P<0.01)。结论血清牛磺酸水平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有关。
于广新张玉环
关键词:牛磺酸血清寻常性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PASI高压液相
特应性皮炎的外用药治疗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剧烈瘙痒、苔藓样变、皮肤干燥及继发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病因和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缺乏特效治疗.长期以来,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为抗组胺药、抗生素、润肤剂及局部...
于广新毛舒和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苔藓样变继发感染病因病机皮质类固醇激素
文献传递
慢性荨麻疹444例常见吸入过敏原及脱敏治疗分析
为揭示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对444例典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15种吸入物的皮内试验,并对60例阳性患者进行常规脱敏治疗。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80.6%(358/444),阴性19.40(86/444)。...
于广新李军毛舒和
关键词:荨麻疹皮内试验脱敏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