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牛磺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增殖的影响及对其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牛磺酸对COLO-16细胞株的增殖作用。应用ELISA法检测牛磺酸作用前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牛磺酸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从20mmol/L到80mmol/L的浓度范围内,牛磺酸可以抑制COLO-16细胞株分泌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结论牛磺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增殖的作用,并可抑制IL-6和TNF-α的分泌。
- 吕宁焦振山康瑞珠张玉环
- 关键词:牛磺酸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细胞因子
- 免疫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被引量:1
- 2005年
- 张玉环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学基础学科生命科学
- 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 1、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因周身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糜烂伴瘙痒30年,于2006年11月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膝部出现片状红斑,其上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疱易破,破溃后形成糜烂面, 经久不愈。就诊于当地...
- 钟珊珊张玉环
-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营养不良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多苷对ACD小鼠体外培养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体外培养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以2,4-二硝氯苯(DNCB)制作ACD小鼠模型,分离淋巴细胞,各浓度雷公藤多苷体外作用48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CD4+T,CD8+T细胞数量。结果雷公藤多苷可以显著抑制Th(CD4+T)细胞的表达(约0.01),高低浓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约0.01),高中浓度组间、中低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雷公藤多苷可以降低ACD小鼠体外培养的Tc淋巴细胞(CD8+T)数量,抑制Tc细胞的表达。雷公藤多苷高浓度可以降低ACD小鼠体外培养的CD3+淋巴细胞数量,抑制CD3+细胞的表达(约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可以减少成熟T淋巴细胞表达,非特异性地降低郁型变态反应主要效应细胞CD4+T及CD8+T亚群的表达,可能是雷公藤多苷治疗ACD的免疫抑制机理之一。
- 王萍陈保疆张玉环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T细胞亚群
- 健脾利湿汤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疗效观察与相关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健脾利湿汤治疗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清总IgE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来自门诊的61例异位性皮炎患者分为西药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采用西药和西药配合健脾利湿汤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其血清总IgE及外周血CD3+T和CD8+T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低于治疗前,CD3+T和CD8+T计数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值分别<0.05和0.01),治疗后CD4+/CD8+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健脾利湿汤治疗异位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总IgE水平均有调节作用。
- 陈保疆张玉环
- 关键词:异位性皮炎免疫球蛋白ET细胞亚群
- 湿疹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湿疹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客观记录97例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皮损、全身症状以及舌、脉象等资料,分析湿疹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97例湿疹患者中湿热困阻型所占比例最高(39.18%),其中湿重于热14例,热重于湿型24例;其次是风湿热困型(23.71%)。97例患者中包括急性湿疹27例,亚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22例,急性发作23例。27例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4例,风湿热困型10例,脾虚湿困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督虚血瘀型1例;25例亚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脾虚湿困型7例,风湿热困型4例,脾肾两虚夹血瘀型2例,血虚风燥型1例,血热风燥型1例;22例慢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脾虚血燥型7例,脾虚湿困型6例,湿热困阻型4例,风湿热困型2例,血虚风燥型2例,湿熟瘀结型1例;23例急性发作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风湿热困型7例,脾虚湿困型4例,脾虚血燥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在四种主要证型中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χ2=0.72,P>0.05),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χ2=0.26,P>0.05),但在不同病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χ2=4.02,P<0.05)。其中风湿热困型出现的频率随着病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他证型则在0.5~5年的出现频率较高。结论湿疹主要的中医证候有风湿热困、湿热困阻(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脾虚湿困和脾虚血燥四种,在不同病程中分布的频率不同。
- 穆怀喜张玉环陆小左王学民
- 关键词:湿疹中医证候
- 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液IL-4、IFN-γ、IL-2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 目的:了解特应性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液细胞因子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分离培养97例A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E...
- 陈保疆张玉环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体外培养
- 文献传递
- 中药治疗银屑病实验研究进展
- 2007年
- 银屑病是一种表皮细胞增殖过度的疾病,是皮肤科顽症之一,病因至今不明确,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广泛使用中药和中成药治疗银屑病,疗效好,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 钟珊珊林发亮张玉环
- 关键词:中药银屑病
- 循证医学促进有限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 循证医学用于临床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获得最佳予后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人类健康要求层次提高,使医疗费用己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速度增长,有限卫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无限增长的人们对医疗保健的巨大需求,这是全球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进...
- 张玉环
- 关键词:循证医学卫生资源中医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检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测定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并分析相关性。方法高压液相方法检测血清牛磺酸水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积分(P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牛磺酸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比较,P<0.01),并且牛磺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99,P<0.01)。结论血清牛磺酸水平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有关。
- 于广新张玉环
- 关键词:牛磺酸血清寻常性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PASI高压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