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妮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急性
  • 2篇骨折
  • 1篇蛋白
  • 1篇调节基因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腰椎
  • 1篇腰椎侧隐窝狭...
  • 1篇腰椎侧隐窝狭...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作用
  • 1篇早期神经功能...

机构

  • 7篇攀枝花市第二...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攀枝花市第二...
  • 1篇攀枝花学院附...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9篇陈杰妮
  • 4篇王建
  • 2篇龙晓艳
  • 1篇田飞
  • 1篇吕赛平
  • 1篇林琳
  • 1篇杨金升
  • 1篇邹学森
  • 1篇李得彬
  • 1篇叶忠峰
  • 1篇桂曙光
  • 1篇李德彬
  • 1篇王建
  • 1篇陈纯静
  • 1篇魏海萍
  • 1篇张淑梅
  • 1篇陈恩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N-myc下游调节基因2和雷帕霉素靶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N-Myc下游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 NDRG2)、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水平变化,探讨其与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关系。方法 150例AIS患者,入院时和入院第7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END发生情况,其中发生END者33例为END组,未发生END者117例为非END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NIHSS评分,入院时血清NDRG2、mTOR水平及血脂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NDRG2、mTOR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价值。结果 END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症、TOAST分型、吸烟、饮酒比率,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非EN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组入院时、入院第7天NIHSS评分[(6.25±1.24)、(8.05±2.41)分]均高于非END组[(5.31±1.01)、(4.74±1.51)分](t=4.482,P<0.001;t=9.627,P<0.001),入院时血清NDRG2[(8.25±2.46)mmol/L]、mTOR[(31.29±7.85)mmol/L]水平均高于非END组[(6.54±1.58)、(28.25±5.67)mmol/L](t=4.801,P<0.001;t=2.485,P=0.014)。入院时NIHSS评分(OR=4.327,95%CI:2.745~6.821,P<0.001)、入院第7天NIHSS评分(OR=4.701,95%CI:3.128~7.065,P<0.001)及入院时血清NDRG2(OR=4.518,95%CI:2.941~6.941,P<0.001)、mTOR(OR=4.606,95%CI:3.025~7.012,P<0.001)是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血清NDRG2、mTOR分别以8.22 mmol/L、32.81 mmol/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AUC分别为0.695(95%CI:0.582~0.809,P<0.001)、0.605(95%CI:0.480~0.729,P<0.001),灵敏度分别为42.42%、45.45%,特异度分别为94.02%、85.47%;二者联合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AUC为0.839(95%CI:0.761~0.918,P<0.0
柘晓宁余青龙龙晓艳陈杰妮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雷帕霉素靶蛋白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高血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对236例高血压合并TIA患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结果予以早期药物治疗的疗效满意,随访3年仅8例复发。结论 TIA予以早期药物治疗的治愈率高且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淑梅龙晓艳叶忠峰陈杰妮
关键词:卒中
降钙素在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比较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鲑鱼降钙素与单纯行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降钙素组和对照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健侧腕部骨密度,记录肩关节评分及sF—12量表评分,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部位骨折情况。结果:76例患者获得至少2年以上随访,降钙素组38例,对照组38例,除对照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l例发生肱骨头坏死行肩关节置换外.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均提示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1年、2年降钙素组健侧桡骨远端平均骨密度T值分别为-1.83±0.28、-1.32.4-0.22、-1.17.4-0.15,对照组分别为-2.35.4-0.31、-1.98±0.24、-2.03±0.26,降钙素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高。术后两组患者肩关节ASES评分及术后1年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两组患者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钙素组无一例发生其他部位骨折,对照组术后13。24个月.3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l例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结论: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方便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而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降低再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建陈杰妮
关键词:降钙素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1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的43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6.3个月。未出现术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1个月缓解;1例出现肺部感染、咳嗽、发热,使用抗生素1周后症状缓解。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05.62 min,住院时间7~16 d,平均10.34 d。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6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93.02%。结论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能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改善症状,且手术微创,相对安全,并发症少,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王建李得彬陈杰妮周朝义文材曹利芸
关键词:侧隐窝狭窄老年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HS组70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62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较DHS组长,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住院时间较DHs组短,下地时间较DHs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5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2±0.79)年;PFNA组4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4±0.72)年。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29±9.38)分和优良率79.63%较PFNA组(94.68±4.90)分和95.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DHS相比,应用PFNA治疗具有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患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王建陈杰妮
关键词:骨钉骨螺丝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依据术后发生ASD与否,将患者设为ASD组(40例)与非ASD组(93例)。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等影像资料。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A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非ASD组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3)、术后弧弦距(OR=1.981)、椎间撑开高度(OR=2.321)、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OR=2.201)、融合节段数(OR=1.875)是颈椎病ACDF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病ACDF后ASD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王建陈杰妮李德彬桂曙光曹利芸冷娜
关键词:邻近节段退变
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中STAT3及IL-6表达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构建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动物模型,探讨STAT3及IL-6在青霉素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青霉素,制备癫痫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电图及行为学,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动物IL-6及STAT3的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动物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500 U/kg和800 U/kg青霉素腹腔注射均出现癫痫行为学发作症状及典型的癫痫脑电波,癫痫发作率为100%;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6以及STAT3 mRN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IL-6分泌增加,STAT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在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中,STAT3及IL-6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恩林琳吕赛平陈杰妮陈纯静邹学森
关键词:癫痫STAT3IL-6
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研究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单纯给药磷酸川芎嗪,观察组给药磷酸川芎嗪...
陈杰妮王建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人血白蛋白急性脑出血
文献传递
艾芬地尔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nN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艾芬地尔对戊四氮(PTZ)急性致痫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癫痫发生的机制及艾芬地尔的药理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PTZ致痫组(B组)、艾芬地尔干预组(C组),通过腹腔注射PTZ建立急性癫痫动物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nNOS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nNOS水平较正常组各相应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nNOS在24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AOD值达到最高;艾芬地尔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表达下降,各时间点AOD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组织nNOS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NOS可能参与了戊四氮点燃癫痫的形成过程;艾芬地尔明显减少了nNOS阳性细胞的表达,有利于保护癫痫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功能。
陈杰妮杨金升魏海萍田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