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升高
- 作品数:54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铁岭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碘化钾法抽提冻存外周血DNA的方法初探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碘化钾法从冻存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的产量及质量。方法:对400μL冻存血标本(-20℃保存半年)及200μL新鲜血标本(4℃保存不超过1周)分别采用KI法提取基因组DNA,比较其浓度和纯度,并进行CYP2C19相关基因的PCR扩增。结果:通过增加处理标本量,可以相应提高从冻存外周血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产量,但获取的DNA纯度低于新鲜血标本。结论:KI法提取DNA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
- 刘珺胡祥鹏马升高王均炉
- 关键词:基因组DNA
- 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及SIRT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乙酰化酶3(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型(MD)组、低剂量治疗组(RLD)、高剂量治疗组(RHD)。造模7 d后同时停止使用造模药物,随后RLD组及RHD组给予白藜芦醇治疗7 d,NC组及MD组给予生理盐水7 d。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并检测结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D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SIRT3表达降低;白藜芦醇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减低,SIRT3表达升高,且RHD组效果优于RLD组。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SIRT3、GSH、SOD以及下调MDA、ROS从而降低黏膜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对UC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 马升高孙倩郭保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藜芦醇氧化应激
- 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临床研究
- 马升高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3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医院37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恶心、呕吐、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腹部体征与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符,伴四肢皮疹、关节疼痛或肾脏损害。结论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复杂,需详细询问病史,当出现消化道症状伴关节痛或尿检异常时,需考虑该病并及时治疗。
- 何景梅吴鑫莲俞君萍马升高吴建胜
- 关键词: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
-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疾病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及其他胆道疾病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料支架组30例,金属支架组26例。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退、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100%。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51.25%,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2.09%,r-谷胺酸转肽酶(r-GT)下降29.07%,碱性磷酸酶(ALP)下降36.18%。金属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70.25%,ALT下降55.23%,r-GT下降41.68%,ALP下降43.74%。早期并发症主要为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其中胰腺炎2例,发生率3.57%,胆管炎3例,发生率5.34%;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堵塞,共3例,发生率5.34%。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良恶性胆道梗阻及胆漏、胆道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塑料支架对胆道良性狭窄及预计恶性梗阻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具有优越性;对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下放置金属胆道支架是最佳治疗方法。
- 姚时春杨俊文马升高胡祥鹏吴明
- 关键词:胆道梗阻胆道支架
- 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石病
- 胆石病是胆管系统的常见病,其形成原因多数人认为与胆汁成份改变、胆汁排泄不肠、,胆管感染有关。而与十二指肠憩室关系的尚不明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术时的相关发现,以了解十二指肠憩室...
- 朱启槐胡滨马升高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胆石病胆总管取石
- 文献传递
- 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1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9名对照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结果: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分布频度在结肠癌组(38.7%、45.2%和16.1%)、直肠癌组(34.5%、52.7%和12.7%)和对照组(36.7%、44.0%和19.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和直肠癌组,PM型经性别和年龄调整后的OR值分别为0.693(95%CI:0.266~1.807,P=0.454)和0.757(95%CI:0.263~2.184,P=0.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无直接关系。
- 胡祥鹏吴建胜吴明陈增强黄庆科马升高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YP2C19基因多态性病例对照
- 十二指肠降部淋巴管瘤致消化道出血一例被引量:4
- 2008年
- 患者女,40岁,因黑便、下腹部疼痛1个月伴晕厥1次收治入院。查体:急性贫血貌,意识清,精神差,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静脉曲张,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未闻及肠呜音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胃镜检查:十二指肠降部见绕2/3周不规则肿块,表面糜烂渗血,见图1。超声内镜检查:病变部位呈中等回声改变,起源于黏膜层,最厚处达10mm,边界欠清,见图2。小肠造影及CT均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
- 马升高吴建胜吴明
- 关键词:十二指肠降部消化道出血淋巴管瘤超声内镜检查下腹部疼痛腹部膨隆
- 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马升高吴建胜朱启槐杨俊文吴明
- 关键词:急诊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致肺损伤的病理机制中Sirt1的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加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灌肠的方法建立大鼠UC模型,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每组各24只,每个观察时间点正常组与模型组各8只。于造模后第0、2、4周动态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olt检测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IL-6和IL-10浓度。结果造模第2、4周时,模型组肺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加了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Sirt1表达降低。结论肺组织中Sirt1低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损伤密切相关,其可能是UC肺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 马升高孙倩郭保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去乙酰化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