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规MRI及DCE-MRI在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2020年
- 目的:提高常规MRI及DCE-MRI在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常规MRI及DCE-MRI影像表现。平扫参考指标:病灶大小(最大径)、形状(规则/不规则)、有无包膜、囊壁/分隔厚度、实性成分比例、T2WI信号、ADC值、盆腔积液;DCE-MRI参考Ktrans、Kep以及Ve值。结果:MRI平扫显示良、恶性肿瘤的病灶大小、形状、实性成分比例、囊壁/分隔厚度、T2WI信号混杂程度、盆腔积液量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7项中ADC值参考价值最大,ADC取1.09×10^-3)mm^2/s为良恶性肿瘤阈值,小于阈值,考虑恶性。DEC-MRI良性肿瘤实性部分Ktrans、Kep以及Ve值显著低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参考价值最大,Ktrans值取0.091/min为良恶性肿瘤阈值,大于阈值,考虑恶性。分别以ADC值及Ktrans值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代表MRI平扫及DCE-MRI各项指标,得出常规MRI敏感度85.7%、特异性91.3%、准确度88.6%、阳性预测值90.0%、阴性预测值87.5%;DCE-MRI上述各项指标为72.7%、81.8%、77.3%、80.0%、75.0%;常规MRI联合DCE-MRI检查敏感度95.2%,特异性100.0%,准确度97.7%,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5.8%。结论:常规MRI联合DCE-MRI用于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王维平张乐李金星郭文斌马春忠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肿瘤样病变
- 高分辨率CT诊断眶内壁骨折误诊的原因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分辨率CT在诊断眶内壁骨折中的误诊原因。方法:对40例经高分辨率CT(HRCT)诊断为眶内壁骨折的患者应用HRCT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单纯HRCT和HRCT结合MPR、VR技术诊断眶内壁骨折的差异的原因。结果:采用HRCT在不伴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中8处(8/25)误诊为筛孔,复合型骨折中7处(7/11)将筛孔误诊为骨折。单纯HRCT和HRCT结合MPR、VR技术诊断眶内壁骨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CT结合MPR、VR技术可以准确诊断有无骨折、准确区分不伴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和筛孔。结论:不结合MPR、VR技术的单纯HRCT诊断眶内壁骨折存在误诊可能。
- 马春忠王建军郭文斌刘圣源王维平于晓坤
- 关键词:眶骨折
- 肠壁气囊肿症的影像学表现及病因病理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肠壁气囊肿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成机制及X线检查对其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7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肠壁气囊肿症患者,采用腹部X线平片,SHIMADZU DAR-3000 DIGITEX PRO数字胃肠机及PICKER IQ~CT机检查。结果: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间位小肠及串珠样囊状透亮区。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可见胃窦溃疡,幽门梗阻及结肠内球形透亮充盈缺损,肠壁柔软。CT平扫可见胃壁十二指肠及小肠壁内线样透亮影。结论:X线检查在肠壁气囊肿症的鉴别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王维平孙德津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PICKER膈下游离气体综合影像学胃窦溃疡
- 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MRI鉴别诊断的再认识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提高对椎体压缩性骨折定性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5 6例 78个椎体 ,外伤性骨折 11例 15个椎体 ;非外伤性骨折 17例 2 5个椎体 ;恶性压缩性骨折 2 8例 38个椎体 ,MRI分别重点观察了椎体骨髓信号、椎体后缘的形态、MRI增强的强化方式、椎弓根的形态及椎旁软组织的形态。结果 :恶性压缩性骨折较特异性的MRI征象有 :( 1)T1WI像上椎体呈广泛均匀低信号 ;( 2 )椎体后缘呈球形凸出 ;( 3)T2 WI像上椎弓根膨大且可见高信号 ;( 4 )T1WI像受累椎体的不均一强化 ;( 5 )瘤样椎旁软组织肿块。结论 :MRI的特征性改变能准确地鉴别良。
- 马春忠王维平
- 关键词:椎体
- 溺水致吸入性肺炎和ARDS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王建军林华孙莉萍李建国王维平
-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ARDS溺水病例资料呼吸急促湿罗音
- 胃粘膜巨大肥厚症(附1例报告)
- 2005年
- 患者男39岁。上腹隐痛不适,饱胀伴返酸嗳气十余年四年前,曾行胃肠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胃小弯溃疡:经制酸及解痉药物治疗后,症状曾一度缓解。近半年来患者自觉消瘦,上述症状加重,偶吐胃内容物,无吐血及黑便。
- 刘圣源王维平
- 关键词:胃粘膜巨大肥厚症X线检查钡餐造影胃镜
- 3.0T ~1H-MRS技术在定量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定量测量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及实验室血液生化检测确诊的3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T2DM-NAFLD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需在禁食8 h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水平(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对比2组检测结果的差异。血液生化检测后,所有受试者均进行^1H-MRS、双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dual gradient ech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GE-MRI)以及CT检查,绘制ROC曲线,比较3种方法对肝脏脂肪变的诊断效能。采用PHILIPS自带软件对采集的原始^1H-MRS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采集所得的^1H-MRS谱线经过基线校正,得到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the interest,VOI)内水及脂类物质的波峰,并算出峰下面积及脂水比。应用Kappa检验比较3种方法对肝脏脂肪含量测定的准确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2DM-NAFLD组的Glu、ALT、AST、GGT、TG、TC和LDL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HDL则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组的脂水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H-MRS诊断肝脏脂肪变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0.00%、100.00%、90.91%,均高于DGE-MRI及CT;^1H-MRS的Youden指数(0.924)和Kappa值(0.813)显著高于DGE-MRI和CT。结论:3.0T ^1H-MRS技术可以无创性评估T2DM合并NAFLD患者肝脏的脂肪含量,其效果显著优于DGE-MRI和CT。
- 马春忠王维平蔡春沉张乐刘晓智王建军郭文斌
- 关键词:^1H-MRSCT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增长及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增长和早期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在发病72 h内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在发病7 d后对患者进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或CT检查。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由NIHSS评分来判断。根据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各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梗死增长组S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DWI不匹配明显高于非梗死增长组。SWI-ASPECTS与FLAIR-ASPECTS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01),与入院NIHSS评分(r=-0.619,P<0.001)、出院NIHSS评分(r=-0.502,P=0.001)及3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呈负相关(r=-0.375,P=0.02)。27例患者显示突出血管征(Prominent vessel sign,PVS),15例患者发现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PVS及SVS的存在与出院NIHSS评分相关。结论:SWI-DWI不匹配提示梗死增长风险,SWI可能是最终梗死面积和早期结局的有用预测指标。
- 穆丽颖张乐王维平魏元豪王静李又洁
- 关键词:卒中脑梗死
-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颅脑MR表现(附8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MR表现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成人散发型NIID的临床表现、MR表现及皮肤病理学特征,并综述多篇文献报道的NIID的影像特点。结果:8例NIID患者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痴呆,共济失调等。头颅MR主要表现为:7例(7/8)扩散加权成像(DWI)皮层下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高信号,8(8/8)例均可见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侧脑室旁脑白质对称性高信号,6(6/8)例可见胼胝体D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2(2/8)例外囊DWI线样高信号,4(4/8)例脑萎缩,FLAIR序列小脑蚓部旁白质区及小脑中脚高信号分别占2例(2/8)。6例皮髓质交界区高信号的ADC值均低于深部脑白质的ADC值。皮肤组织病理学发现皮肤的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汗腺细胞核内均含有嗜酸性包涵体。结论:成人型NIID的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对称性脑白质变性及DWI序列上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区"绸带样"高信号、结合皮肤活检发现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可以提示NIID的诊断。
- 贺伟光王维平李又洁孙雅静马春忠邱建星
- 关键词:神经元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