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作品数:55 被引量:830H指数:16
相关作者:郑仕中陆茵王爱云张峰倪光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9篇纤维化
  • 19篇肝纤维化
  • 12篇星状细胞
  • 12篇肝星状细胞
  • 10篇针刺
  • 10篇缺血
  • 8篇针灸
  • 6篇电针
  • 6篇针药
  • 6篇针药结合
  • 5篇凋亡
  • 5篇血性
  • 5篇增殖
  • 5篇基质
  • 4篇信号
  • 4篇血管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衍生
  • 4篇血小板衍生生...

机构

  • 44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河南省医学科...
  • 3篇江苏省第二中...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江苏省方剂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郑仕中
  • 21篇陆茵
  • 17篇王爱云
  • 14篇倪光夏
  • 14篇张峰
  • 10篇孔德松
  • 9篇陈文星
  • 9篇倪春艳
  • 9篇张雪娇
  • 8篇马进
  • 6篇张自力
  • 5篇雷娜
  • 5篇赵喜新
  • 4篇田开宇
  • 4篇张晓平
  • 4篇史曙生
  • 4篇路玫
  • 3篇常明
  • 3篇冉群芳
  • 3篇魏东华

传媒

  • 11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针刺研究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体育科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江苏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6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非穴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50%四氯化碳(CCl4)和橄榄油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针刺"太冲""期门""肝俞",电针"足三里"。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PDGF信号通路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DGF含量及肝脏PD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则能够抑制PDGF-βR及其下游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与mRNA的表达(P<0.01,P<0.05);而针刺对Jun细胞核激酶(JNK)、P 3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P>0.05)。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蛋白与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通过抑制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PDGF信号通路,减少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起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孔德松马进陆茵倪光夏倪春艳张雪娇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
关键词:针刺C-JUN氨基末端激酶
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干预效应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为阐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及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CBR1激动剂NADA与拮抗剂AM251,CBR2激动剂JWH015与拮抗剂AM630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M251对HSCs中ERK、JNK、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olt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了姜黄素对HSCs中两种类型大麻素受体CBR1与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在姜黄素对CBR1激动剂与拮抗剂的刺激下HSCs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影响。结果激动CBR1可促进HSCs的增殖,相反拮抗CBR1后则可以抑制HSCs的增殖(P<0.05);而激动CBR2也可抑制HSCs的增殖(P<0.05),但抑制CBR2对HSCs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CBR1拮抗剂AM251能够明显抑制ERK与JNK的磷酸化,并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P<0.05,P<0.01),但对p38蛋白表达的影响较小(P>0.05)。姜黄素可抑制HSCs中CBR1的表达(P<0.05),对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BR1激动剂导致的ECM成分表达的上升,并可协同CBR1拮抗剂抑制HSCs表达ECM成分的作用(P<0.05,P<0.01)。结论大麻素受体在HSCs的增殖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自力张涉郭瑶王妤清倪雯霞张衍孔德松郑仕中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姜黄素大麻素受体MAPK信号通路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参考Bederson6级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和模型组更显著的改善大鼠缺损的神经功能(P<0.05)。穴位针刺可以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实现的。
冉群芳倪光夏项晓人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CASPASE-3原位杂交技术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肝纤维化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在肝损伤中,肝星状细胞是公认的主要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导致肝纤维发生有很多关键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的ACE-AngⅡ-AT1R受体轴具有致肝纤维化的作用,ACE2-Ang(1-7)-Mas受体轴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两者相互作用调节肝纤维化的进程。该文旨在对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张晓平张峰陆茵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
关键词:肝纤维化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受体
解剖针刺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解剖针刺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95例),分别给予解剖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达77.8%,优于对照组的51.4%(P
王茵萍仲远明赵卫梅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针刺疗法刺法
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和细胞生化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在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中涉及到很多作用靶标,但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发生肝纤维化后,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最终将恶化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从而使循环血液中内毒素增加,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内毒血症、高动力循环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素受体参与急、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改善与恢复过程,被认为是抗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从大麻素系统概述、大麻素受体与肝纤维化、大麻素受体防治肝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大麻素及其受体在肝硬化并发症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张自力张衍张涉段旭酉郭瑶倪雯霞王妤清郑仕中
关键词:大麻素受体肝纤维化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肝星状细胞
姜黄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干预机制。方法以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I型前胶原(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对调控细胞外基质降解平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与其组织抑制剂(TIMP-1)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可显著下调α-SMA、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蛋白与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表达下调和MMP-2的表达上调。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合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进而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孔德松张自力雷娜张峰张晓平陆茵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
关键词:姜黄素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
线粒体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中药对其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肝细胞凋亡在肝纤维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许多促细胞凋亡信号作用于线粒体,能够改变线粒体通透性,继而导致其蛋白释放入胞质,由此构成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从抗氧化、稳定线粒体膜流动性、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及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等方面发挥线粒体保护作用,从而减少肝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现就肝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及中药保护进行综述。
张雪娇郑仕中陆茵倪春艳马进王爱云
关键词:肝纤维化细胞凋亡线粒体中药细胞色素C
针灸抗化疗骨髓抑制所致白细胞减少机制研究综述被引量:21
2003年
本文旨在揭示针灸抗化疗骨髓抑制的机制 ,从理论上说明针灸疗效确切并为针灸治疗其他造血障碍性疾病提供依据。通过检索本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展望 ,认为针灸疗效确切 ,其机制涉及血细胞生成的动力学、白细胞生成的种类、造血干细胞的保护、体液性调节因子的活性等。造血微环境也参与调节 。
赵喜新王和平田开宇路玫黄喜梅闫杜海
关键词:针灸白细胞减少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规律性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无明显突破,相对而言,针药结合在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文献显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组,但该结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治疗的规律性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探索性地提出了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思路:①超早期(6h内)应以溶栓药物为主,神经保护剂与针灸为辅;②急性期(48h内)治疗应神经保护剂与针灸并重;③恢复及后遗症期(48h后)治疗应以针灸为主,改善大脑代谢药物及中药为辅。
倪光夏冉群芳
关键词:脑梗死针药结合针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