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白桦酯醇“的相关文章
白桦抗轮状病毒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白桦(BE)抗轮状病毒(RV)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BE按0.03125~64μmol·L^(-1)浓度梯度处理MA104细胞72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②设细胞对照组、RV组和RV+BE组,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并结合MTT法检测BE抗RV病毒作用(干扰RV吸附、抑制RV生物合成和直接抑制RV)。③细胞分组同②,加药培养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RV结构蛋白VP6的表达水平。④细胞分组同②,加药培养24 h后,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及抗炎因子IL^(-1)0和Ⅱ型干扰素IFN-γ水平。⑤实验分组同②,加药培养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进一步检测MYD88和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①与细胞对照组相比,BE在0.03125~1μmol·L^(-1)未出现明显细胞毒性,>1μmol·L^(-1)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②与RV组相比,BE可抑制RV生物合成,0.0625~1μmol·L^(-1)的BE抗RV-Wa的抑制率>50%,EC50为0.0485μmol·L^(-1),治疗指数(TI)为119.48;0.25~1μmol·L^(-1)的BE抗RV-SA-11的抑制率>50%,EC50为0.1226μmol·L^(-1),TI值为47.27。而BE抗RV吸附和直接抑制RV的作用不明显。③与RV组相比,RV+BE组RV结构蛋白VP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④与RV组相比,RV+BE组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⑤与RV组相比,RV+BE组TLR4,MYD88和TRAF6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BE具有抗RV生物合成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降低了RV引起的炎症反应。
杨思雁袁月钱余培易灏森杨芷胭徐文韬赵文昌宋丽军
关键词:轮状病毒白桦酯醇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
白桦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白桦悬浮细胞为试材,将0.1~5.0μmol/L白桦添加到培养7 d的白桦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处理12 h~14 d,采用比色法分析白桦悬浮细胞活力、丙二醛和NO含量等,解析白桦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白桦处理12 h~14 d,白桦悬浮细胞鲜重、活力、pH和电导率与同期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最大值分别在处理后14 d、7 d、14 d和12 h;与同期对照相比,白桦处理后白桦悬浮细胞中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基本呈增加趋势,在处理14 d时达最大值;除1.0和5.0μmol/L白桦处理显著增加了白桦悬浮细胞中NO含量外,其他处理下NO和亚硝基硫含量与对照相比未产生显著影响。可见0.1~5.0μmol/L白桦白桦悬浮细胞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
王勃姜洋詹亚光范桂枝
关键词:白桦酯醇细胞活性生长生理
一种白桦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对硝基苯氧基白桦基(28)甲酰及以其合成的白桦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以白桦为母体合成四种衍生物,即对其结构末端进行修饰,在C‑28位引入碳酰化试剂对硝基苯基氯甲酸,生成...
金英今苗宇雷檬泽周鑫吴学
文献传递
白桦白桦NO代谢的影响及其响应NO的BpbZIP25基因克隆分析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介导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物调控和抗逆等方面的关键信号分子。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是NO发挥其信号转导作用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前期发现,NO及其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
姜洋
关键词:白桦一氧化氮代谢白桦酯醇
文献传递
对硝基苯氧基白桦基(28)甲酰及以其合成的白桦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对硝基苯氧基白桦基(28)甲酰及以其合成的白桦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以白桦为母体合成四种衍生物,即对其结构末端进行修饰,在C‑28位引入碳酰化试剂对硝基苯基氯甲酸,生成...
金英今苗宇雷檬泽周鑫吴学
白桦基于Lipin1/2介导P2X7R信号通路改善酒精性肝病发展进程
目的:本研究结合体内外实验,以酒精刺激的AML-12细胞以及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饲养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探究白桦对酒精性肝病发展进程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为酒精性肝病药物靶...
李亚梅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白桦酯醇临床疗效
白桦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
白桦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它具有消炎、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由于白桦溶解性差,在生物体内利用率低,因此对白桦进行结构修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白桦结构修饰,白桦C...
雷檬泽
关键词:细胞凋亡BAX/BCL-2CASPASE-3抗肝纤维化
文献传递
SNP与K^+、Ca^(2+)互作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白桦累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对白桦悬浮细胞中K^+、Ca^(2+)和白桦累积的影响及外源K^+、Ca^(2+)与SNP互作对白桦累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比色法分别测定白桦、K^+及Ca^(2+)含量。[结果]SNP处理对白桦悬浮细胞中K^+、Ca^(2+)的累积存在浓度和时间效应,其中1 mmol·L-1SNP处理12 h时K^+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1.47倍,而Ca^(2+)含量在5 mmol·L-1SNP处理96 h时最高,是对照组的1.50倍。1 mmol·L-1SNP与不同浓度KCl共同处理后,白桦含量高于单独SNP与KCl处理,其中,SNP与0.1 g·L-1KCl共同处理时,白桦的积累量最大,是单独SNP处理1.72倍,是单独KCl处理2.33倍。1 mmol·L-1SNP与不同浓度Ca Cl2互作处理后,白桦含量高于单独SNP与Ca Cl2处理,其中,SNP与0.1 g·L-1Ca Cl2共同处理时,白桦的积累量最大,是单独SNP处理2.75倍,是单独Ca Cl2处理2.18倍。[结论]SNP处理诱导了白桦悬浮细胞中K^+和Ca^(2+)的合成和白桦的累积,SNP分别与K^+或Ca^(2+)互作可以更好的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白桦的累积,同时推测SNP诱导的K^+、Ca^(2+)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白桦的累积。
黄雅婷詹亚光马明媚范桂枝
关键词:白桦酯醇硝普钠
腐胺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中白桦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本文以产白桦稳定的白桦悬浮细胞为研究材料,将不同浓度的腐胺(Put)处理白桦悬浮细胞3h~48h后,分析外源腐胺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和白桦积累的影响,明确腐胺促进白桦积累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在此基础上,分析腐胺处...
刘英甜
关键词:白桦悬浮细胞腐胺信号转导机制
文献传递
百里香醌及白桦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抑制肝纤维化以及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目的: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病理特征,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就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白婷
关键词:肝纤维化酒精性脂肪肝白桦酯醇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詹亚光
作品数:311被引量:1,66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水曲柳 悬浮细胞 三萜 愈伤组织
范桂枝
作品数:81被引量:31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白桦 三萜 悬浮细胞 CO2浓度 白桦酯醇
王丹云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白桦酯醇 裸鼠 白桦脂酸 HELA细胞 CASPASE-3
陈秀玮
作品数:44被引量:204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宫颈癌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癌 白桦酯醇
尹静
作品数:88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桦 三萜 小麦 次生代谢 内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