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金融结构视角下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文章基于52个国家1997—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考察了不同金融结构下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金融结构异质性导致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国家的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金融结构中金融市场发展规模的提高,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中等收入国家的杠杆率对经济增长虽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具有门槛效应,且杠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受金融市场发展的抑制相对薄弱。因此,对处于中高等收入水平的中国来说,在继续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更加注重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并保证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优树张敏
- 关键词:金融结构杠杆率经济增长门槛模型
-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3
- 2020年
- 对于金融安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已然成为了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理论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可能从不同维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加剧效应和抑制效应。通过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提升金融体系内部的抗风险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资本的转移,从而为进一步加快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镜鉴。与此同时,鉴于有些可能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呈现出了向现实转化的迹象,新时期在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大力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风险防范与监管体系,并切实做到数字普惠金融与推进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惠及民生相结合。
- 李优树张敏
- 关键词:金融安全系统性金融风险
- 中美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内部传染效应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要求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不仅要考虑"太大而不能倒",更要兼顾"太关联而不能倒"。从银行、证券、外汇、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市场五个维度,分析中美两国系统性风险及内部各子市场间的传染效应。结果显示,近年来中美两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由"背离"向"趋同"转化。其中,美国主要表现为"U"型波动特征,中国则整体呈上升态势;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经历了由"均衡主导"向"非均衡主导"的转变,当前突出表现为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房地产的"三重主导",美国则长期以银行市场风险为主导;中国的风险内部传染效应低于美国,且中美两国内部子市场的风险中自身产生的风险逐渐减弱,而由内部传染效应引致的风险却愈演愈烈。
- 李优树张敏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传染效应
- 中国经济周期的演变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了周期性波动的一般规律,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型周期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长型周期的转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与经济周期演变表现出了鲜明的耦合性和规律性且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经济周期的演变机制主要体现政治周期、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周期,以及创新周期“三位一体”的时空转换,突出表现为从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周期为主导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周期为主导,再到新时代以创新周期为主导的内在“中式周期”演变规律。
- 徐志向张敏
- 关键词:新中国经济周期
-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被引量:20
- 2021年
-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
-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消费结构
- 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本文基于金融开放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采用金融压力指数法对2009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进行测度发现,金融开放过程中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螺旋上升态势且金融系统脆弱性风险较为突出。此外,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对金融开放与风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与汇率波动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存在长期正向关联,而与金融系统脆弱性风险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基本呈负向关联。同时,这种联动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存在显著的时变性和异质性。其中,金融开放对汇率波动风险存在显著的长期影响,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正在逐步衰减,而对金融系统优化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倒逼作用也在日益强化。因此,应着重强化汇率风险敞口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不断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与外债结构。
- 李优树张敏
- 关键词: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
- 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批判与超越被引量:5
- 2021年
- 数字经济虽是客观中性的概念,但只要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就会推动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发生变化。从价值运动视角来看,数字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体现为价值生产领域不稳定性的提升、价值实现领域隐匿性的削弱与价值分配领域不平等性的加剧。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思想表明,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为主导的价值运动构成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变的本质,内在规定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始终表现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不平等的矛盾对立。伴随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将持续转移深化并加剧资本主义阶级冲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拥有超越资本逻辑的绝对优势,有助于推动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 张敏李优树
- 关键词:数字经济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