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立替康与同步放化疗对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首次选用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并随访统计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期为促进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及更好地改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自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将所入选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3组,即单纯放疗组、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和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各组40例。单纯放疗组给以宫旁照射、体外盆腔照射及腔内照射治疗方法,顺铂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顺铂进行治疗,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健康测量结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脉管癌栓浸润与阴道残端浸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方面两两相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与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放疗组相比,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同步放化疗组的测量结果与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降低了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健康指标。
- 赵肖丽周伟慢王辉王华孟丽
- 关键词:宫颈癌伊立替康化学药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
- 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SF-36、SSR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的影响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则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予以伊立替康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F-36、SS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生活质量八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SRS评分分别为(27.35±2.47)分、(25.49±2.15)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疗效明显,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情况,安全性较好。
- 王华王辉赵肖丽
- 关键词:宫颈癌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析姜黄素(CUR)介导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3年01月妇科经阴道镜活检和HPV检测确诊为HPV感染的150例CI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采用姜黄素介导PDT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治疗。治疗后,第3、6、12个月各随访1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宫颈脱落细胞HR-HPVDNA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R-HPVDN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3、6、12个月后随访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局部出血、局部不适以及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介导PDT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疗效,对预防疾病的进展,促进HPV的转阴率有显著作用,并且伤害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姜昭敏王华赵泽华安丽
- 关键词:姜黄素光动力疗法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收治的11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定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组视觉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S)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 赵肖丽周伟慢王华周丽景郑少娜王丽秀张真
- 关键词:宫颈癌伊立替康顺铂放化疗
- 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绝经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的疗效评价
- 2020年
- 探讨绝经期宫颈癌患者在腔内后装治疗前,于盐酸丁卡因胶浆给药基础上,取米索前列醇加用价值。方法:选取绝经期罹患宫颈癌的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在腔内后装治疗前,就单取盐酸丁卡因胶浆应用(对照组,n=30)与加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n=30)宫颈扩张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绝经期宫颈癌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3.33%,对照组经评定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经评测为(2.17±0.74)分,对照组经评测为(5.17±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昏1例,不良反应率为3.33%;对照组胃肠不适1例,胸闷1例,不良反应率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绝经期宫颈癌患者,在腔内后装治疗前,于盐酸丁卡因胶浆基础上,取米索前列醇给药加用,可协同增强宫颈扩张效果,缓解疼痛,且具较高临床安全性,开展价值显著。
- 王华
-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胶浆米索前列醇腔内后装治疗疼痛评分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常规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试验组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将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50/60),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1/60),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8.3±2.5)分,常规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1.3±2.0)分,试验组生活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运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同步化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 赵肖丽王华
- 关键词:伊立替康顺铂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 放射化学同步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分析
- 2020年
- 研究放射化学同步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放射化学同步治疗方式与单纯放射治疗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管壁厚、宫颈长度、子宫高度、子宫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颈管壁厚、宫颈长度、子宫高度、子宫宽度(P<0.05)。结论:通过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放射化学同步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王华
- 关键词: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
-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姜黄素介导PDT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局部用药。比较两组疗效、HPV-DNA转阴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恢复情况、炎性细胞因子水平、Ki-67阳性、Survivin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年龄(35±4)岁。两组年龄、病程、初次性生活年龄、CIN分级、HPV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12)。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的HP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1个月:65.0%(26/40)比42.5%(17/40);3个月:87.5%(35/40)比67.5%(27/40);6个月:95.0%(38/40)比80.0%(3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7、4.59、4.1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HR-HPV载量均低于对照组(1个月:42.4±5.8比56.7±6.7;3个月:31.0±4.5比40.3±3.7;6个月:14.5±2.4比2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4、10.17、26.77,均P<0.001)。观察组子宫颈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30±3)d比(39±5)d,t=9.37,P<0.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Ki-67、Survivin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5/40)比7.50%(3/40),χ^(2)=0.56,P=0.456]。结论姜黄素介导PDT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患者总有效率较高,能够降低HR-HPV载量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HPV-DNA转阴率。
- 姜昭敏王华赵泽华安丽牛金平
-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瘤病毒姜黄素光动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