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臻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肌酐
  • 1篇血症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者
  • 1篇湿化学
  • 1篇痰培养
  • 1篇球蛋白
  • 1篇球蛋白血症
  • 1篇细胞
  • 1篇酶法
  • 1篇巨球蛋白
  • 1篇巨球蛋白血症
  • 1篇苦味酸法
  • 1篇华氏
  • 1篇华氏巨球蛋白...
  • 1篇肌酐
  • 1篇肌酐水平
  • 1篇反应蛋白

机构

  • 2篇枣庄市立医院

作者

  • 2篇王臻
  • 1篇周长学
  • 1篇王国磊
  • 1篇孙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WM患者,分别采用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对超滤前后血清总蛋白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超滤前,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105.42±17.32)g/L,采用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407.46±323.82)μmol/L,高于干化学酶法检测的(69.13±22.05)μmol/L及苦味酸法检测的(70.22±21.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7、4.025,P<0.05);但干化学酶法与苦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05)。超滤后,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3.83±0.42)g/L,较超滤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0,P<0.05);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77.52±42.33)μmol/L,较超滤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5);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WM患者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高血清肌酐值时,应该考虑到巨球蛋白的影响。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可以使用干化学酶法或苦味酸法进行再次测定,或者离心超滤后再次进行血清肌酐的检测,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和误治,从而为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周长学王臻唐敏王姗姗王国磊
关键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血清肌酐苦味酸法
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变化情况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方法 139例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培养阳性患者依据病原菌分为白假丝酵母菌组26例、肺炎链球菌组20例、铜绿假单胞菌组40例、肺炎克雷伯菌组36例、流感嗜血杆菌组17例,另选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细菌培养阴性患者25例作为痰培养阴性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痰培养阴性组超敏C反应蛋白(3.2±3.4)mg/L、白细胞(6.8±2.2)×109/L,痰培养阳性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痰培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阴性组超敏C反应蛋白异常检出率16.0%(4/25),白细胞异常检出率8.0%(2/25),痰培养阳性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痰培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阳性者大多数会出现炎性反应,应当注重抗菌治疗。
孙阳王臻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