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亚颀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血尿酸
  • 2篇预处理
  • 2篇叔丁基对苯二...
  • 2篇尿酸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疗效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脑损伤
  • 1篇凋亡
  • 1篇多西他赛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路径
  • 1篇震颤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水肿
  • 1篇同步放化疗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宋亚颀
  • 3篇王汉东
  • 2篇于亮
  • 2篇田向阳
  • 2篇闫伟
  • 2篇仲玲玲
  • 2篇乔梁
  • 2篇王庆丰
  • 1篇金伟
  • 1篇印红霞
  • 1篇孙晓阳
  • 1篇王万伟
  • 1篇虞颖
  • 1篇张晓晔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单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单药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影像及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T2-3N2-3M0)鼻咽癌68例,其中顺铂[(cis-dichlorodiamineplatinum(Ⅱ),PDD]联合放疗组32例和多西他赛(docetaxel,TXT)联合放疗组36例;放疗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6/15 MV X线外照射,肿瘤剂量66 Gy。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PDD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7例,TXT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两者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中,TXT联合放疗组仅血液毒性明显高于PDD联合放疗组(P=0.01),但均可控制,其余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T单药同步放化疗,具有PDD单药同步放化疗相似的近、远期疗效,虽然具有较大的血液毒性,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宋亚颀
关键词: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谷氨酸氧化毒性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用大鼠脑外伤模型研究谷氨酸氧化毒性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自由落体致伤的方法制作大鼠重型颅脑外伤模型,D609为治疗药物;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伤组和治疗组,各组内均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实验性外伤后24h的脑皮质谷胱苷肽(GSH)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伤侧皮质GSH含量显著高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水肿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TUNEL染色显示,外伤组伤侧海马见大量凋亡细胞,治疗组伤侧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外伤组及治疗组对侧海马和对照组海马均未见凋亡细胞。结论谷氨酸氧化毒性是引起大鼠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
王庆丰王汉东宋亚颀闫伟乔梁
关键词:颅脑损伤谷氨酸谷胱苷肽
不同运动分型帕金森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血尿酸肌酐比(uric acid/creatinine ratios,UA/Cr)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运动分型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4—2015年本院住院的PD患者77例为实验组,另7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A及UA/Cr水平的差异。将实验组依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分为两组,其中以震颤为主型(tremor dominant,TD)26例,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型(postural instability gait difficulty,PIGD)51例,比较两组UA及UA/Cr水平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UA及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 1),PIGD组UA及UA/Cr显著低于TD组。结论:UA及UA/Cr是PD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可作为其区分运动分型的生物学指标。
仲玲玲宋亚颀孙晓阳田向阳于亮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尿酸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转录元件信号路径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9年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保护性转录分子,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个器官中。在生理状态下,Nrf2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内;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被激活,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解毒、抗凋亡等功能。其中,以Nrf2和抗氧化转录元件(ARE)为核心的Nrf2-ARE信号路径就是Nrf2增强机体抗氧化、解毒功能最重要的保护性信号路径。文章对有关Nrf2-ARE信号路径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宋亚颀王汉东
关键词:细胞保护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高致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治疗脑损伤,改善其预后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以...
宋亚颀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叔丁基对苯二酚GSH含量
术后同期放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术后同期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49例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19例,仅行三维适形放疗,分次局部照射,40Gy/20f/4周,后改野加量至61—64Gy/27—28f/5~6周;全部治疗时间为5—6周;联合治疗组30例,于三维适形放疗后两周联合司莫司汀辅助化疗6疗程。观察患者肿瘤体积的变化及Kamofsky评分评价精神状态,并记录生存时间。结果放疗结束6月后,联合治疗组影像学所示肿瘤实体的缩小和身体状态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放疗组(均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远期生存期亦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放疗联合司莫司汀化疗可提高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术后肿瘤缓解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张晓晔宋亚颀王万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血尿酸及血尿酸/肌酐与帕金森病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uricacid,UA)及血尿酸/肌酐(uricacid/creatinineratios,UA/Cr)与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PD患者120例为实验组,以1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A及UA/Cr水平的差异。同时,依照Hoehn&Yahr(H—Y)分级将120例PD患者分为早期(1~2级)、中期(2.5~3级)、晚期(4~5级)3组,比较各组UA及UA/Cr水平。将可能影响患者病情的年龄、性别、多巴胺剂量、UA及UA/Cr等相关因素纳入等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PD病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PD患者UA及UA/Cr低于对照组,早期、中期PD患者uA水平及UA/Cr明显高于晚期PD患者,等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UA水平及UA/Cr是PD病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A水平及UA/Cr值与PD病情负相关,是PD发病及进展的独立预测生物学指标。
仲玲玲宋亚颀于亮田向阳虞颖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尿酸
叔丁基对苯二酚预处理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氧化应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重要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新近研究发现,Nrf2-ARE信号路径具有抗氧化作用。文中拟验证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 lhydroquinone,t-BHQ)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给药组,每组18只。给药组大鼠颅脑创伤前24h腹腔预注射t-BHQ,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颅脑外伤模型,伤后24h应用干湿重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局部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d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BHQ可降低大鼠脑损伤后脑皮质含水量,病理学检查结果也证实,t-BHQ预处理可显著减轻损伤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论t-BHQ预处理可有效地保护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损伤脑组织。
宋亚颀王汉东闫伟乔梁王庆丰金伟印红霞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水肿凋亡叔丁基对苯二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