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鼠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再住院
  • 1篇住院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模型
  • 1篇小鼠哮喘模型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门诊
  • 1篇门诊患者
  • 1篇聚体
  • 1篇急性加重
  • 1篇疾病
  • 1篇疾病患者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包爱华
  • 3篇周新
  • 3篇张旻
  • 2篇李锋
  • 2篇丁凤鸣
  • 1篇李群
  • 1篇张杏怡
  • 1篇张国清
  • 1篇张鹏宇
  • 1篇孙喆
  • 1篇张曼
  • 1篇郭海英
  • 1篇梁丽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臭氧暴露对OVA致敏/激发小鼠哮喘模型的影响
包婺平张旻张颖颖李锋包爱华费霞党亚洁周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在上海市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2月6日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北部院区(市区)和南部院区(郊区)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收集其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血液检查和胸部薄层CT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COVID-19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并行核酸检测。比较市区与郊区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OVID-19确诊情况。结果共1410例市区患者、1103例郊区患者入选。市区患者年龄为(42.8±17.8)岁,郊区患者年龄为(38.3±15.8)岁,市区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郊区患者(P<0.0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6)。与市区患者相比,郊区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更长[(1.5±0.7)d比(1.4±0.6)d,P<0.01],就诊时体温更高[(38.7±0.5)℃比(38.4±0.5)℃,P<0.01],呼吸频率加快者更常见[8.3%(117/1410)比4.3%(47/1103),P<0.01]。郊区患者中伴呼吸系统症状(干咳、脓痰、咽痛、胸痛),以及其他症状(恶心、腹泻和头痛)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市区患者(P值均<0.01)。郊区患者中急性发热呼吸疾病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疾病的占比,以及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市区患者(P值均<0.01)。市区患者中共103例(7.3%)诊断为肺炎,郊区患者中共124例(8.8%)诊断为肺炎,两组间肺炎诊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9)。在市区肺炎患者中,60~79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比最高(45.6%);而在郊区肺炎患者中,20~3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41.9%)。共65例患者有COVID-19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其中市区9例和郊区56例。经核酸检测,市区3例患者和郊区9例患者被确诊为COVID-19。结论市区和郊区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能与人口结构不同有关。
丁凤鸣李群傅春瑜殷东宁孙喆张杏怡贲素琴张国清包婺平包爱华顾翔张钧周新张旻
关键词:发热门诊
NaHS对臭氧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预防效应
目的 探讨NaHS(外源性硫化氨供体)对臭氧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预防效应.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空气暴露+NaHS,臭氧暴露、臭氧暴露+NaHS,每组8只,暴露于空气或2.5ppm臭氧,3小时...
李锋张鹏宇梁丽张曼包爱华Kian FanChung周新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再住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再住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5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患者血气分析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再住院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加重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患者[(1.24±0.56)mg/L比(0.39±0.22)mg/L,P<0.01];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r=0.712,P=0.000),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CAP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00;r=0.652,P=0.000);D-二聚体水平预测COPD患者一年内再住院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截断值为1.015 mg/L(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结论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急性加重再次住院有密切关联,对于预测患者的再住院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谢国钢田雪丁凤鸣包爱华郭海英贲素琴张旻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ROC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