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其用于辅助新生儿串联筛查结果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31家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法)5907547例数据和34家医院临床确诊的3028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以2018年1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360814例新生儿筛查数据进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的单盲试验验证,通过比较临床确诊病例的检出率、串联初筛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在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中的结果,验证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经数据筛选,共有3665697例新生儿串联初筛数据符合数据库建模的标准,选取所有临床确诊患儿数据3019例共构建了16种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涵盖32种遗传代谢病;在单盲试验验证入组的360814例新生儿中,临床确诊病例共45例,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结果一致,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均为阳性或高风险。串联初筛阳性人工判读为2684例,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为串联初筛高风险1694例,串联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74%(2684/360814)、0.46%(1694/360814);与人工判读相比,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阳性人数总体减少了36.89%(990/2684);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68%(45/2684)、2.66%(45/1694)。结论所建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准确、快速、假阳性率低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杨茹莱杨艳玲王挺徐玮泽俞刚杨建滨孙巧玲顾茂胜李海波赵德华裴菊英蒋涛贺骏邹卉毛新梅耿国兴强荣田国力王艳韦洪伟张晓刚王华田亚平邹琳孔元原周玉侠欧明才药泽蓉周裕林朱文斌黄永兰王玉红黄慈丹镡颖李龙尚清郑宏吕少磊王文君姚艳乐静舒强
- 关键词:人工智能遗传代谢病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生长发育与铁营养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在6个月时体格、智力发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重视及时干预,更好地促进甲低患儿生长发育。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病例组为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甲低患儿41例,对照组为同期到我院儿保科就诊的同龄儿童67例,均在6个月时,评估体重、身高、Gesell发育商(DQ),铁营养指标,包括RBC、HGB、MCV、MCH、MCHC,利用SPSS16.0对两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经早期治疗和干预后,没有低体重发生,有一例双胎低出生体重儿,6月龄时身高由均值-3SD提高到-2SD。2.病例组DQ值平均为98.34,对照组DQ值为97.61,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3.病例组6个月时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贫血发生率31.7%,对照组为20.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CH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避免矮身材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的发生。2.CH患儿在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更要注意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定期诊治,避免因铁缺乏及其他营养素的缺乏对患儿造成的其他伤害。
- 阎亚琼杨建平张华张晓刚郁梁郭虹王惠琴
- 关键词:铁缺乏症先天性甲低婴儿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体格发育与铁营养分析
- 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在6个月时体格、智力发育、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重视及时干预,更好地促进甲低患儿生长发育。指出,CH患儿在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更要注意营养缺乏性疾病的...
- 阎亚琼杨建平张晓刚郁梁郭虹张华王慧琴
-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患者激素治疗体格发育铁营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