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侧髂总动静脉瘘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患者6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水肿,伴腹胀、食欲减退。于广东省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行经皮右心导管检查+左下肺动脉造影术,测右心房压28/10(18)mmHg,右心室压67/5(32)mmHg,肺动脉压60/16(37)mmHg,肺小动脉压51/16(29)mmHg,高流量吸氧10min后复测肺动脉压44/17(31)术中行左下肺动脉造影示各级肺动脉显影良好.
- 葛静张强张永恒张永恒刘建平江继端
- 关键词:文献复习动静脉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劳力性呼吸困难误诊右心导管检查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的外科围术期处理策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围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19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及策略。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1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术中左心室破裂死亡;1例术后因低心排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死亡率10.5%。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4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切口感染1例,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出院后随访17例,随访时间为8~44个月,均正常存活。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0例,Ⅱ级7例。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6.5±5.4)mm,射血分数48%~75%。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一旦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术后极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术前积极维护心功能、纠正全身情况,术中正确决策手术方式,术后加强监护、合理应用缩血管药物及适当补液纠正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可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 刘建平张永恒唐小娇周琴江继端曹霖龚晟张强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小左心室外科治疗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的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到2020年6月,在单中心行TEVAR治疗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疾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围术期及随访期死亡,围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内漏、覆膜支架移位、覆膜支架远端新发夹层、逆撕A型夹层、脑卒中、脊髓缺血、急性肾损伤等。结果:共纳入217例TBAD患者,其中急性期(A组)患者141例,平均年龄(60.1±12.8)岁;非急性期(B组)患者76例,平均年龄(63.5±11.4)岁。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57例。两组患者在术后30d死亡率(2.8%vs.2.6%),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2.8%vs.2.6%),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4.9%vs.14.5%);随访期死亡率(5.8%vs.10.8%),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3.6%vs.5.4%),主要并发症发生率(8.8%vs.6.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nyi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544,P=0.245)。结论:TBAD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提示TBAD急性期手术不会带来更高的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 葛静刘建平邹坪益马蓉唐小娇陈权龚晟贺一伟张强郑永张永恒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生存率手术时机
- β-受体阻滞剂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成功完成瓣膜置换术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强心、利尿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4周、8周及16周心脏功能及结构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神经内分泌激素[心房利钠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变化。结果两组术前LAD、LVEDD、LVEF、ANP、AngⅡ及AL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8周及16周,两组LAD、LVEDD、ANP、AngⅡ及ALD均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16周LVEF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及16周LAD、ANP、Ang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术后2周、4周、8周及16周LVEDD、LVEF、A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促进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改善心脏功能及心脏结构。
- 龚晟张强马蓉
- 关键词:瓣膜性心脏病Β-受体阻滞剂心脏功能心脏结构神经内分泌激素
- 遂宁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遂宁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导致AKI损伤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AKI情况及肾脏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 总共184例患者中,急性肾功能损伤25例,发生率为13.59%;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术前肌酐值、合并高血压、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输入红悬量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输入红悬量(OR=1.001,95%CI1.000-1.002,P=0.001)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入红悬量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KI有关,减少红悬输入可以降低AKI的发生率。
- 张强刘建平张永恒向华夏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急性肾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外科治疗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RDW和NLR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凝血功能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sP-SL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21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IE患者为IE组,并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与预后不良组16例;另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对象外周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以及sP-SLT水平;收集血常规结果包括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RDW,并计算NLR,采用ROC曲线评价RDW、NLR、sP-SLT及CRP对I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E组患者RDW、NLR及血清sP-S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14.045、9.893,P均<0.001);预后不良组RDW、NLR及血清sP-SLT、CR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2、10.507、21.922、9.790,P均<0.001)。sP-SLT和NLR预测IE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大于CRP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1、2.030,P均<0.05),RDW和CRP预测IE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29,P>0.05)。结论IE患者高RDW、NLR及血清sP-SLT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其中NLR及血清sP-SLT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 张强张永恒刘建平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溶性P-选择素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截瘫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9年
-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术后出现截瘫。经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SFD)术,辅以颅内脱水、改善脊髓供血、抗凝、控制性降压等综合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同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脊髓腔内出血、感染、漏液、脑疝等。现总结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 葛静张强张永恒张永恒刘建平江继端
-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截瘫
- ERACS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 2020年
-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以达到促进术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随着ERAS理念逐渐渗入外科学各个分支,并由此而衍生出加速心脏康复外科(ERACS)。本文就目前ERACS理念的主要内容以及ERACS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做一综述。
- 张强张永恒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