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伟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混凝土
  • 3篇风积沙
  • 2篇压强度
  • 2篇水泥
  • 2篇微观结构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强度
  • 2篇混凝土力学
  • 2篇掺量
  • 1篇冻融
  • 1篇冻融循环
  • 1篇性能试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学校建筑
  • 1篇学子
  • 1篇载力
  • 1篇再生混凝土
  • 1篇再生混凝土柱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机构

  • 7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7篇董伟
  • 3篇薛刚
  • 2篇李志强
  • 2篇王尧鸿
  • 1篇韩建国
  • 1篇宋少民
  • 1篇杭美艳
  • 1篇高春彦
  • 1篇杨晓明
  • 1篇郝润霞
  • 1篇李娟
  • 1篇邵建文
  • 1篇许胜

传媒

  • 4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混凝土世界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2025年
为研究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恢复力模型,设计五个不同风积沙取代率的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风积沙取代率为30%时,试件的抗震性能相对较优。基于试验数据和建立的骨架曲线模型、卸载刚度方程,构建了柱子的恢复力模型,该模型能反映试件的滞回特性,适用于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王尧鸿陈康杰路晓凯李志强李志强
关键词: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承载力恢复力模型
高掺量橡胶集料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高掺量橡胶粉与膨胀剂对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的影响,在水泥砂浆中分别单掺10%、20%、30%(体积分数)的20目(0.83 mm)、50目(0.27 mm)橡胶粉和4%、7%、10%(质量分数)的膨胀剂,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测试复掺橡胶粉及膨胀剂砂浆的自由收缩性能。结果表明:单掺时,水泥砂浆的自由收缩率随橡胶粉粒径减小、掺量增大而减小;20目橡胶粉掺量在30%、50目橡胶粉掺量大于10%、膨胀剂掺量为4%时,自由收缩率显著降低;复掺时,影响自由收缩的主要因素是橡胶粉;28 d前膨胀剂对自由收缩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掺量橡胶粉补偿后期收缩的作用显著,且对同期膨胀剂有一定促进作用;膨胀剂发挥最佳补偿收缩作用的掺量为2%,这一结果为膨胀剂在干旱地区橡胶砂浆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薛刚孙立所邵建文董伟
关键词:膨胀剂正交试验
建材学子塞上论剑 青年才俊鹿城争锋
2017年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于2017年7月24日至26日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行。
韩建国宋少民杭美艳高春彦郝润霞李娟董伟
关键词:建材水泥制品学校建筑
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粒径为30目(0.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砂制备橡胶混凝土,将普通混凝土试件和橡胶混凝土试件冻融不同次数后,进行等幅单轴压缩疲劳试验,分析试件的疲劳变形特征,建立考虑失效概率的疲劳寿命方程和疲劳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未冻融状态下,橡胶混凝土最大应变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提高约500με,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延性特征减弱,加入橡胶颗粒可以改善混凝土疲劳破坏的延性。冻融循环作用下橡胶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极限疲劳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约9.8%,临界损伤比普通混凝土降低约37%。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掺入橡胶颗粒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
薛刚姚文龙邵建文朱浩君许胜董伟
关键词: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冻融循环
偏高岭土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偏高岭土(MK)取代相同质量的水泥(取代率为0%、5%、10%、15%和20%)配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分析MK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偏高岭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核磁共振(NMR)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T_2谱和孔径比例分布图。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很大提高,尤其对早期强度贡献比较大;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T_2谱分布主要有3个峰,偏高岭土的掺入可以优化孔结构,当其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优,毛细孔和非毛细孔所占比例最小,胶凝孔比例变化与力学变化规律一致。
董伟苏英吕帅
关键词:偏高岭土抗压强度核磁共振孔结构
风积沙与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18年
为了研究风积沙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风积沙内掺替代相同质量的河砂,替代率为0%、10%、20%、30%和40%,内掺粉煤灰为10%、20%情况下配制混凝土。对风积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积沙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尤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贡献比较大;粉煤灰在风积沙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对28 d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因此要控制其掺量;风积沙替代率20%,粉煤灰掺量10%,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优。最后,建立了风积沙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演化方程。
董伟吕帅薛刚
关键词:粉煤灰抗压强度微观结构抗拉强度
橡胶集料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与微观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不同橡胶集料取代率对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制作10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通过对各试件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能量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测试,对比分析了橡胶集料和风积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并研究了橡胶集料风积沙混凝土和橡胶集料混凝土两种试件水泥石砂浆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集料风积沙混凝土和橡胶集料混凝土试件的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橡胶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折压比随橡胶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橡胶的掺入使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更为薄弱,试件内部呈现出较多微小孔隙,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王尧鸿王尧鸿杨晓明李志强杨晓明
关键词:微观结构界面过渡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