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口腔矫正器佩戴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咽喉反流(LP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确诊为OSAHS的46例患者采用6个月口腔矫正器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仪和Dx-pH监测,并完成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4 h pH监测、LPR相关症状、RSI和RFS。结果干预前,RSI>13分和/或RFS>7分的患者共17例,干预6个月后仅3例;干预前,立位和/或卧位Ryan指数阳性的患者共11例;干预6个月后仅2例。患者AHI、鼾声指数、RSI、立位Ryan指数、卧位Ryan指数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平均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SI多个分项(持续清嗓、痰过多或鼻涕倒流、呼吸不畅或反复窒息发作、咽喉异物感)以及RFS分项(喉内黏液附着、弥漫性喉水肿)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矫正器有助于治疗OSAHS合并LPR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LPR症状。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中耳胆脂瘤经耳内镜手术(EES)和显微镜手术(ME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纳入比较EES和M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7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其中367例(48%)接受了EES治疗,397例(52%)接受了MES治疗。EES组在手术时间[MD=-18.61,95%CI(-22.21,-15.01),P<0.05]、手术并发症[OR=0.35,95%CI(0.19,0.67),P<0.05]、术后复发率[OR=0.28,95%CI(0.16,0.50),P<0.05]等方面合并效应的结果优于MES。结论初步证实E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