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枝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灰区标本的假阳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灰区标本的假阳性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应用参考。方法收集本院Architect i2000检测抗HCV抗体阳性灰区结果(1≤S/CO≤5)的标本161例。全部标本均进行HISCL 5000检测。以高敏HCV核酸(RNA)定量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的结果为标准确定真、假阳性。结果 HISCL检测抗HCV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有23例,阴性的有138例。所有标本的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均阴性。RIBA检测13例结果阳性,45例不确定,103例阴性。Architect和HISCL与RIB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2.0%(148/161)和52.2%(12/23)。Architect方法检测的标本RIBA阳性组、不确定组和阴性组的平均COI值分别2.8、2.2和2.0,三组间的S/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SCL方法检测的标本RIBA阳性组、不确定组和阴性组的平均COI值分别为3.0、1.0和0.2,三组间的CO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chitect i2000和HISCL 5000检测抗HCV抗体的灰区标本均出现较高假阳性,假阳性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迫切需要研发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的抗HCV抗体的实验室筛查方法。
- 杜丽枝林勇平向波谢展松刘忠民
-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反应
- 丙肝和梅毒抗体的灰区标本假阳性结果分析及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改进的研究
- 研究背景: 丙型肝炎和梅毒是常见血液传播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可损害...
- 杜丽枝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假阳性
- 文献传递
- 多表位融合蛋白对减少梅毒抗体测定假反应性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针对梅毒低流行率人群,采用多表位融合片段策略以提高苍白密螺旋体(Tp)筛查试验的特异度,减少Tp假反应性结果。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包含Tp47蛋白多个优势B细胞表位的多表位融合蛋白。随后将该多表位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建立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并检测96份梅毒阳性血清(1≤S/CO≤10)。将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作为标准,将多表位融合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Tp47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2%和94.12%,Tp47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较低,为79.41%。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91.67%,高于Tp47蛋白的88.54%。结论多表位融合蛋白可有效提高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特异度。该研究为开发新一代具有较高特异度的梅毒诊断方法提供了思路。
- 雷雪林勇平向波杜丽枝邓湘雪刘斯琦林润培刘忠民
- 关键词:B细胞表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